大环内酯

  • 治疗支原体肺炎 首选药物是什么
    大流行。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近年来,随着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广泛应用,儿童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 2.有无替代药物? 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替代药物,主要包括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对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有确切疗效,用于可疑或确定的肺炎支原体耐药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保健与生活 2024年1期2024-01-18

  • 大环内酯酶酶解试验在克拉霉素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应用
    元环的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属红霉素的衍生物,通过阻碍核糖体50S亚基的联结,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产生抑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革兰阴性菌如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嗜肺军团菌等也有抑制作用[1-3]。克拉霉素在临床上常用于呼吸、泌尿、生殖、皮肤软组织、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4-7]。克拉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红霉素最低抑菌浓度的对数稀释浓度,低于或等于0.25 mg·L-1[8]。克拉霉素难溶于水,在微生

    药学研究 2023年12期2024-01-11

  • 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这些内容要清楚
    临床应用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药理特性赋予了它们极高的药效。 那么,什么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合成的天然产物,其中包括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多种衍生物。它们以其特殊的大环结构和内酯结构而得名,这种结构使得它们能够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与其他抗生素相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着更广泛的抗菌谱,对多种细菌感染均具有显著的疗效。 在临床应用中,大环内酯類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

    科学导报 2023年77期2023-11-08

  • 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MP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5]。近年来, MP感染率逐年升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使用频繁,世界范围内MP耐药情况严重,中国的MP耐药率亦高达90%以上[6-7],故临床重症和难治性MP感染随之增多。MP感染可导致多系统受累,其中以呼吸系统损伤最为常见,轻症患者多数表现为自限性,但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会造成治疗效果欠佳。与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的MP菌株相比,耐药菌株会引起更为严重的肺外并发症[8], 甚至导致不可逆的远期损伤[9-10]。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12期2023-09-02

  • 基层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管理研究
    18年)》《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菌外作用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等明确指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呼吸系统疾病有效。大环内酯类药物运用较广,长期使用会导致机体出现耐药现象,甚至会诱发一系列不良反应,造成二重感染[1]。本研究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及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指导方案,对本地区基层医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本院呼吸内科收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7期2022-08-11

  • mlnB基因敲除对解淀粉芽孢杆菌W1杀螨活性的影响
    菌活性的新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由深海细菌、放线菌属和芽孢杆菌属代谢产生。目前,对macrolactins类物质研究最多的是大环内酯A,它最早是由Gustafson等[15]从一些未分类的深海细菌的代谢产物中发现。研究表明,大环内酯A具有选择性的抗菌活性,除此之外还能够抑制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癌细胞的生长以及哺乳动物单纯性疱疹病毒的增殖,也能通过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以此来保护淋巴细胞[15]。Lee等[16]于2003年从土壤中分离鉴定出一株解淀粉芽孢

    西南农业学报 2022年5期2022-06-06

  • UPLC-MS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12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量
    12000)大环内酯类药物是一类快速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抑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1-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的治疗[3-4],少量使用能促进畜禽类的生长,故广泛应用于兽药领域[5]。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检测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6]、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7]、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8]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9]。其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因灵敏度、准确

    现代食品 2022年6期2022-04-19

  • 大环内酯类药物对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塞性肺病等。大环内酯类药物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临床中,其能够通过抑制生物被膜形成,并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对PA生物被膜相关感染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2]。本文将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于合并PA感染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80例患者中,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探究,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广东省揭阳市慈云医院内科收治的80例合并PA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囊性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将所选对象随机

    北方药学 2022年9期2022-02-02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
    0)0 引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具有12-16 碳内酯环的抗菌药物的总称,其通过降低50s 核糖体中肽酰转移酶的活性来阻碍细菌蛋白的合成,以此来起到抗菌作用,该药物属于快速抑菌剂[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具备基本的内酯结构,目前临床中应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大致分为三类,包括红霉素类、麦迪霉素类以及螺旋霉素类[2]。其中红霉素药物和其衍生药物均属于14 元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属于15 元环内酯类抗生素,麦迪霉素类药物以及其衍生物和螺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3期2021-10-04

  • 长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疗效与风险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的恶性循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因其独特的抗炎及抗菌作用在治疗NCFB中备受关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嗜血杆菌具有抑菌作用,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和毒素产生[6],可通过降低支气管上皮中性粒细胞堆积、降低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调控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募集和激活等多种途径调节炎性反应[7]。已有多项研究提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有效减少NCFB患者的急性加重频率[8-11]。然而,关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适的药物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1年5期2021-07-06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应用进展
    74035)大环内酯类药物是较为常见的抗生素药品,主要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等[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被发现,其中以红霉素为主,但是这类抗生素的抗菌谱较窄,并在用药后有较高的几率出现不良反应[2]。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更多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被发现,例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这些抗生素均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在很多疾病当中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当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很多呼吸道疾病中被使用,并取得较好的

    北方药学 2021年5期2021-03-26

  • 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长期使用 ——BTS指南带来的临床思考
    10515)大环内酯类药物是一类有14、15 或16 元大环内酯环的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蛋白体50s 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制剂。目前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等。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菌外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在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已有临床指南推荐以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为代表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可以小剂量、长期使用阿奇霉素治疗[1

    实用医学杂志 2021年18期2021-01-10

  • UPLC-MS/MS法检测禽蛋中10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多残留的研究
    00081)大环内酯类药物 (Macrolides)具有抗革兰阳性菌和抗支原体活性,广泛应用于临床兽药领域[1-3],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胃肠道感染等[4]。大环内酯类药物通过和细菌核糖体50S亚基发生不可逆结合,阻断转肽及mRNA位移,选择性地抑制蛋白质合成,从而发挥抗菌作用[5]。由于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可食用动物中的广泛使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阿奇霉素等人用药在家禽中滥用的现状,禽蛋中的兽药残留问题愈加凸显,这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隐患。另外,动物

    中国兽医杂志 2020年8期2021-01-06

  • 宁夏地区主要阳性球菌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分析
    兰阳性球菌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安全、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有利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宁夏耐药监测网所属30 家医院2014 年至2018 年临床分离的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重复菌株。1.2 方法细菌鉴定使用系统包括API 系统、VITEK系统、Microscan 系统、天地人细菌鉴定仪、赛默飞Sensititre、ATB Expression、珠海美华MA120,用纸片法或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5期2020-07-18

  • 动物源性食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67000)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抗生素[1]是一类因具有14~16碳内酯环化学结构而得名的抗生素.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副作用大,目前使用相对较少.20世纪70年代先后问世的罗红霉素、克拉霉素、氟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第二代半合成药物,与第一代比较,具有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对酸稳定、不良反应少、抗菌后效应明显等优点.由于耐药菌的不断出现,不易耐药的酮基大环内酯类第三代药物,如泰利霉素、喹红霉素已经上市,其结构由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衍生而来,耐酸

    化学研究 2020年3期2020-01-15

  • 耐药非结核分枝杆菌肺部疾病治疗进展
    治疗2.1 大环内酯类敏感的鸟分枝杆菌肺病治疗大环内酯类是治疗鸟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Mycobacterium avium complex-pulmonary disease,MACPD)的基础用药,是目前唯一能确定有确切疗效的药物。MAC-PD 治疗通常采用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利福平(或利福布汀)+乙胺丁醇3 药联合疗法,对于感染较重者可采用每日治疗方案,治疗空洞型或进展型MAC-PD 的前2~3 个月可加用阿米卡星和链霉素[1,4]。一项前瞻性研究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34期2020-01-10

  • 前体调控对Bacillus sp. 108菌株发酵合成抑制 甘蔗鞭黑粉菌活性物质产量的影响
    性物质24元大环内酯产量的影响,为Bacillus sp.108菌株发酵工艺规模化放大及甘蔗黑穗病的防治提供新途径。【方法】利用单因素优化方法,考察乙酸钠、丙酸钠、正丙醇、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对Bacillus sp. 108菌株发酵合成24元大环内酯的作用,确定有效前体的最佳添加浓度和添加时间;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Bacillus sp. 108菌株发酵产物24元大环内酯对甘蔗鞭黑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乙酸钠是Bacillus sp. 108菌株发酵合成24

    南方农业学报 2019年4期2019-09-10

  • 前体调控对Bacillus sp. 108菌株发酵合成抑制 甘蔗鞭黑粉菌活性物质产量的影响
    性物质24元大环内酯产量的影响,为Bacillus sp.108菌株发酵工艺规模化放大及甘蔗黑穗病的防治提供新途径。【方法】利用单因素优化方法,考察乙酸钠、丙酸钠、正丙醇、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对Bacillus sp. 108菌株发酵合成24元大环内酯的作用,确定有效前体的最佳添加浓度和添加时间;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Bacillus sp. 108菌株发酵产物24元大环内酯对甘蔗鞭黑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乙酸钠是Bacillus sp. 108菌株发酵合成24

    南方农业学报 2019年4期2019-09-10

  • 大环内酯类药物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Meta分析
    增加[9],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同时具有抗菌、抗炎以及免疫调节作用,这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防止AECOPD的发生。为了证实这一假设,许多研究者已经完成了几个随机对照试验(RCT),产生了相反的结果,如Banerjee等研究,他们招募了67名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Jadad(牛津评分系统)评分为3分,结果显示大环内酯类药物并不能预防患者AECOPD的发生,但Albert等招募1117名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大环内酯类药物能预防患者AECOPD的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9年2期2019-05-23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快速筛选鉴别猪血浆中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00029)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Macrolide antibiotics) 是一类具有大环内酯环这种基本化学结构和相似抗菌谱的弱碱性抗菌化合物[1],通常为14~16元环,在大环上通过羟基,以苷键与1~ 3个去氧氨基糖或二甲氨基糖缩合成碱性苷[2],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属、衣原体属等病原体都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广泛应用于畜牧养殖业[3-5]。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抑菌和杀菌作用[6-7]。在蛋白质的转录过程中,大环

    中国兽药杂志 2018年9期2018-10-10

  • 46株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剂有限公司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3 试验动物小白鼠,体重18±1 g ,雌雄各半,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1.4 试验方法1.4.1 试验过程棉拭子菌落将采集的接种到5%牛血清脑心浸液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培养15~20 h,将革兰阳性链状或成对排列的小球菌进一步纯培养,培养24 h 后对可疑菌落进行进一步鉴定。1.4.2 猪链球菌的鉴定利用商品化的链球菌乳胶凝集试剂盒对纯培养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并做动物试验观察菌株致病性情况。2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1期2018-09-13

  • 基于色谱-质谱法的肉类食品中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及其代谢产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2]。大环内酯类药物(Macrolide drugs,MALs)是兽药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广谱抗菌性抗生素,普遍应用于治疗猪、羊、牛和家禽的呼吸性及传染性疾病,或在低剂量下作为饲料添加剂促进动物生长发育[3]。但长期食用会导致大环内酯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在动物组织及器官内蓄积或储存,当该药物在人体内累积达一定浓度时,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和耳蜗神经损害,严重者还会造成肝肾的损伤[4-5],此外,食品中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不仅易造成致敏和毒性反应,致使细菌耐药

    分析测试学报 2018年8期2018-09-06

  • 警惕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大环内酯类药物主要有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克拉霉素和交沙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从投入临床以来,一直作为一线抗生素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毒副作用小、短期应用不良反应少、抗菌效果明显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然而,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时仍要警惕下列不良反应:1.肝脏受损 正常剂量下红霉素不会对肝脏功能构成影响,但长期使用可引起胆汁淤积和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可在停药后恢复正常。比较之下,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的肝脏毒副作用较大,

    保健与生活 2018年5期2018-04-28

  •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性质、特点及应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类化学结构与抗菌作用类似的抗生素。作为当前畜禽兽医临床四大主体抗生素之一,与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和酰胺醇类,占据了畜禽食品动物用药的近乎70%的化药市场份额。这几年,随着养殖量的增加和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更注重疫病防控,这四大主体抗生素市场份额也在逐年增长。世界上第一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20世纪中期在美国首先被发现和应用于临床的,它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红霉素。它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支原体的独特作用,使得其一度成为下呼吸道感染

    兽医导刊 2018年19期2018-03-18

  • 长期低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及安全性
    远低估。1 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支扩患者中的作用目前研究认为,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支气管扩张症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作用机制起效[5]:①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效,对非典型病原体也有较强的作用。②对细菌生物膜的作用:铜绿假单胞菌通过产生生物被膜从而逃避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抗菌药物的作用,而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以干扰生物被膜的形成[6]。③对呼吸道黏液的作用:研究表明,其能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在黏膜纤毛的清除和黏液粘度上产生作用。④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能减少分子黏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8年11期2018-03-17

  • 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近况
    原体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5].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多种放线菌属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主要结构是以1个大环内酯母核通过羟基,以糖苷键和糖分子连接;按其内酯环结构含碳母核的不同,可分为12元环、14元环、15元环、16元环大环内酯.临床上常用的14元环大环内酯类药物有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15元环大环内酯类药物是阿奇霉素,它在15元内酯环上有一个甲基取代的氮,是一个氮杂内酯类抗生素[6];16元环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有螺旋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8年8期2018-01-21

  • 2012—2016年大环内酯类药物不良反应综合分析
    —2016年大环内酯类药物不良反应综合分析李 珺(上海上药新亚医药有限公司, 上海 200042)目的分析大环内酯类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通过收集2012年至2016年发表于CNKI和万方医学网中关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道,分析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不良发应发生率、人群分布、最新的不良反应等。结果共纳入32篇相关文献,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02%至28.3%,发生年龄为0~94岁。消化系统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器官,且静脉滴注的发生率较高。201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2期2017-05-18

  • 大环内酯类药抗炎作用治疗呼吸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64000)大环内酯类药抗炎作用治疗呼吸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吕晓龙1,蔺静静2,曾理1(1.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河南信阳464000;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河南信阳464000)呼吸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一类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炎性细胞和炎性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主要是引起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下降,最终易发展成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对于这类疾病治疗抗炎是关键。大环内酯类药的抗炎作用逐步得到证实并应用于这类疾病的治疗

    当代医学 2017年20期2017-04-14

  • 喹诺酮与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对比
    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110例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根据抗生素应用种类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5例。两组患者入院均给予止咳、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 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对照组给予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 观察组给予喹诺酮(莫西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细菌清除率为89.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0期2016-12-28

  • 大环内酯类耐药和敏感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病例对照研究
    东·论著·大环内酯类耐药和敏感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病例对照研究冯雪莉1李勤静2孙 琳2焦伟伟2徐保平1殷 菊1郭 琰1申 晨2李洁琼2徐 放2綦 辉2肖 婧2申阿东2目的 分析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MP)肺炎临床特点。 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病房收治的MP肺炎患儿,入院当天采集咽拭子行MP的DNA及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检测,根据耐药检测结果分为大环内酯类耐药(MR)组和敏感(MS)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6年5期2016-11-26

  • 门诊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5)门诊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周伟谦(东莞市厚街医院东莞523945)目的:探讨门诊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应用限定日剂量法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用药金额。结果:近三年来,我院门诊患者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克拉霉素缓释片、罗红霉素胶囊、阿奇霉素注射液、地红霉素、克拉霉素缓释胶囊、罗红霉素软胶囊、罗红霉素分散片、红霉素胶囊。用药金额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阿奇霉

    北方药学 2016年2期2016-09-20

  • 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或喹诺酮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分析
    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或喹诺酮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310例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155例。研究组使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治疗, 对照组使用β-内酰胺类联合喹诺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关键词】 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喹诺酮;获得性肺炎;重症DOI:10.14163/j.cnki.11-5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2期2016-08-19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尹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尹翔目的: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40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患者,对40例患者的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性分析,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的具体情况。结果:在研究的40例患者中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的有12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有10例,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有8例,肝损害的有4例,出现血栓静脉炎的有6例。在旧品种与新品种方面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两者之间的差异

    保健文汇 2016年5期2016-06-01

  •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53000)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邹小娟(新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新乡 453000)如今,我国在医学领域的技术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中,创造出了不少有效治疗疾病的药物,它们的药效好、见效快、而且价格便宜,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际的治疗领域上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旨在向人们介绍在医学领域里对用途十分广泛的药物--大环内酯的研究,分析它的作用和效果,以及大环内酯的临床应用,对它的各个方面进行探讨,为更好地利用大环内酯奠定了基础。大

    兽医导刊 2016年4期2016-04-05

  •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要发病机制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过度的免疫与炎症反应参与、混合感染和治疗延迟等有关,了解RMPP的主要发病机制对于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等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耐药;过度免疫;炎症反应;混合感染;治疗延迟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1],由MP感染引起的肺炎称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儿科最常见的非典型肺炎之一[2]。由于MP耐药、混合感染和免疫损伤等因素[3],导致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

    山东医药 2016年42期2016-04-05

  • 浅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应用
    000)浅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应用刘芸(湖南省长沙市第六中学 410000)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临床中常用的抗菌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多种疾病的治疗方面都有着显著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本文主要针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应用进行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大环内酯抗生素(macrolides)是临床中常用的抗菌药物,可以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代表性的有地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应用拓宽了抗菌谱,有着理想的抗菌活性

    大科技 2016年35期2016-03-14

  • 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
    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冯真英 叶少玲 陈文兴 姚小军目的探析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方法13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取其急性期咽拭子标本,行肺炎支原体分离培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分离株分子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行23SrRNA基因测序,并与标准菌株MPFH(ATCC 15531)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咽拭子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3期2016-03-07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增SCD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增SCD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来自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应用与心源性猝死(SCD)或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VTA)风险升高相关,与全因死亡率升高无关。文章近期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 Am Coll Cardiol 2015;66(20):2173]。研究者检索了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并纳入评估大环内酯类与SCD、VTA、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共有包括20,779,9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2期2016-01-25

  • 动物源性食品中大环内酯类药物前处理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兽药中重要一员,在临床及兽药领域均得到广泛使用[3-5]。该类药物不可逆的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阻断转肽及mRNA位移,选择性抑制蛋白质合成,从而发挥抗菌作用[6]。该药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和畜禽胃肠道感染等,少量使用能促进畜禽生长[7-9]。但该药毒副作用多见,易造成胃肠道反应,肝肾损伤、耳蜗神经受损、严重者可导致各种慢性中毒或“三致”等危害[10]。为保障食品安全,欧盟委员会和我国农业部235号公告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5年12期2015-12-25

  • 不同pH值条件下3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及耐药性
    值条件下3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及耐药性高慧莉1,罗光明2△(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药剂科;2.呼吸科,重庆 400038)目的 不同pH值条件下3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的耐药性和最小抑菌浓度(MIC)。方法 在pH6.0、pH7.0和pH8.0条件下,采用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MIC及细菌耐药性。结果 随着pH值的增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18期2015-06-01

  • C反应蛋白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测价值*
    的 探讨预测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小儿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肺炎支原体(MRMP)肺炎功效的潜在实验室指标。方法 本研究纳入10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根据23SrRNA基因域特异点突变结果将患者分为MRMP组和大环内酯类敏感的肺炎支原体(MSMP)组,并将MRMP组分为大环内酯类无效(MNE)组和大环内酯类有效(ME)组,分别比较每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并通过逐步逻辑分析和ROC曲线评价预测大环内酯类药物效力的有效指标。结果 MRMP组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9期2015-03-15

  • 由5个病例谈青少年患者耐药肺炎支原体的用药策略
    治疗的药品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利福霉素类抗生素对于肺炎支原体也有一定抗菌活性,但其说明书中未推荐用于对该病原菌的治疗。其中,氟喹诺酮类可能对骨骼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而四环素类可引起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这限制了这两种药品在未成年患者中的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就成了未成年患者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随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未成年CAP患者中的广泛使用,导致近年来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肺炎支原体分离率越来越高。来自北京和上海儿童医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3期2015-01-21

  • 463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
    10029)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作用于细菌细胞核核蛋白体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制剂,老品种有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白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新品种有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吉他霉素等。随着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断增加,其不良反应(ADR)报道也逐年增多。为了解我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ADR的实际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对2003年至2012年收集到的463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ADR报告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共收集到我院2003年至

    中国药业 2014年9期2014-11-08

  • 463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
    10029)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作用于细菌细胞核核蛋白体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制剂,老品种有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白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新品种有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吉他霉素等。随着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断增加,其不良反应(ADR)报道也逐年增多。为了解我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ADR的实际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对2003年至2012年收集到的463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ADR报告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共收集到我院2003年至

    中国药业 2014年7期2014-07-16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耐药现状及抗生素治疗进展
    之一可能是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MP的出现,亚洲部分国家耐药形势严峻。该文就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耐药现状及抗生素治疗的进展予以综述。1 儿童MP感染耐药现状1.1耐大环内酯类MP的检出率 近年来,世界多个国家均报道检出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MP株。在欧洲,耐大环内酯类MP的检出率有增加趋势,但仍较低,德国为1.2%~3%[1],法国1999首次报道检出两株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MP[2],2011年波尔多和卡昂两个城市耐大环内酯类MP的发生率达到了8.3%[3],

    医学综述 2014年20期2014-03-06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情况分析
    者对基层医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 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为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随机抽样调查自2013年1月~2013年6月本院出院病历948份, 其中每月抽取158份, 共6个月948份;自行设计调查表, 并对病历中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2 结果2.1 抗生素药物使用率 抗生素药物使用率为38.50%, 其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率1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2期2013-12-05

  • 南京地区33家医院2009-2011年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利用分析Δ
    上海 00)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由链霉菌产生的弱碱性抗菌药物,因分子中含有1个内酯结构的14或16元环而得名。红霉素是该类药最典型的代表。该类药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 s亚基,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制剂。大环内酯类药进入体内后,其细胞内浓度大于细胞外浓度,有利于杀灭细胞内繁殖的病原体,不但对一般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效果好,而且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的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也有效[1]。大环内酯类药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比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多肽类

    中国药房 2013年6期2013-12-03

  • 本院2010年至2012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林玉燕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类抗生素,其结构特征为分子中含有一个内酯结构的14元或16元大环。它是通过内酯环上的羟基与脱氧氨基糖或6-去氧糖缩合形成的碱性苷。常用作需氧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和厌氧球菌等感染的首选药,此类药物主要有红霉素(erythromycin)、螺旋霉素(spiramycin)、麦迪霉素(medemycin)等[1]。本院是一间较大型综合性医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较为广泛。通过对本院2010年到2012年使用大环内酯类抗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6期2013-08-14

  • 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观察
    拟中药方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方法,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肺功能评定结果。结果 治疗组自拟中药方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9%,对照组单独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62.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中药方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于支气管扩张具有较好的疗效。中医;支气管扩张;肺功能评定支气管扩张是临床上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1],中医一般属于“肺痈”、“咯血”的范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5期2013-06-12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王 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王 惠目的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检索的36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报告的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比较新老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别致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本组36例患者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皮肤过敏反应50.0%,肠胃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4期2013-06-07

  • 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道显示小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单独或辅助治疗COP有明显疗效,可能成为治疗COP的一个替代治疗方案,但文献均为个案报道或病例报道,无大规模对照研究。本文报道1例我院以阿奇霉素辅助激素治疗COP患者,并回顾分析公开发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COP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评价大环内酯类药物在COP治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1 病例简介患者,女,58岁,因“反复咳嗽、低热、乏力9个月余,再发半个月”于2012-05-05入住我院。患者9个多月来反复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并有间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32期2013-04-23

  • 大环内酯类药物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研究进展
    8)·综述·大环内酯类药物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研究进展符沙沙,欧宗兴(海口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海南海口570208)急性加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医疗费用支出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多个临床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有效,其机制涉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菌活性、免疫调节、抗炎等作用,但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导致耐药病原菌增加。目前,大环内酯类药物预防AECOPD的适用人群、使用的疗程和剂量仍有争议。

    海南医学 2013年1期2013-04-08

  • LC-MS/MS测定肠衣中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量
    1600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兽医临床上十分重要的一类抗生素,广泛用于畜禽细菌性和支原体感染的化学治疗,同时也是重要的生长促进剂,在动物药品和饲料添加物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包括螺旋霉素(spiramycin)、替米考星(tilmicosin)、竹桃霉素(oleandomycin)、泰乐菌素(tylosin)、红霉素(erythromycin)、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交沙霉素(josamycin)等多种兽药[1]。食品中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可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年9期2012-12-02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
    物添加剂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1]。抗生素残留是指因动物在接受抗生素治疗或食入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后,抗生素及其代谢物在动物的组织及器官内蓄积或贮存。食品残留发生急性中毒的可能性极小,这种长期、低水平的接触方式主要产生各种慢性、蓄积毒性,如“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免疫毒性、发育毒性和生态毒性等,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往往具有隐蔽性,易造成实质性和难以扭转的危害[2]。目前,国外对动物性食品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残留检测开展的比较广泛,已有较

    中国兽药杂志 2012年4期2012-11-23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32例临床分析
    服药的现象。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蛋白体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制剂[1]。随着用药的增多,此类药物所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日益凸现,应引起临床重视。我院门诊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在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病例中发生不良反应32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病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患者年龄4~72岁,其中4~18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2期2012-01-24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理与非抗感染临床应用
    476100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理与非抗感染临床应用窦防修河南省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西药房,河南商丘 476100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当今世界应用最广泛的口服抗菌药物之一,近年来关于其在非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面的报道很多,如恶性肿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渗出性胸膜炎、支气管扩张、类风湿性关节炎、胃肠动力障碍、哮喘等。现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理切入,对非抗感染临床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理;非抗感染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5期2012-01-23

  • 长期小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加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观察
    众多报告证明大环内酯类药物长期,小剂量使用治疗慢性鼻-鼻窦炎 (CRSsNP)有效。亦有报告证实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也有效。本研究将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治疗不伴有鼻息肉的CRSsNP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入选标准:有鼻漏,鼻塞,头痛等症状超过10周,没有接受过手术和系统药物治疗的10岁以上的患者,鼻内镜检查发现中、下鼻甲及中鼻道黏膜水肿,阻塞,或有源于中鼻道、嗅沟的脓性分泌物。CT影像学检查,鼻窦黏膜增厚,窦内低密度影充填,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0期2011-02-11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陈柳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其临床应用进展陈柳欢目的综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其临床应用进展。方法查阅文献资料,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及耐药性、不良反应、临床应用进展概括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其临床应用进展。结果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抗茵作用以外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用途。结论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茵谱扩大,半衰期延长,不良反应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应用进展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红霉素A(erythromyeinA)即已应用于临床,七十年代后期研究发现,红霉素及其衍生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9期2011-02-10

  • 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能否联用
    酰胺类药物与大环内酯类二者不宜联用,可产生拮抗作用”。而同期第80页执业助理医师继续教育讲座栏目中《老年人肺炎》一文建议:β内酰胺类药物与大环内酯类二者联合用于治疗老年人肺炎。谁说的对?我在临床工作中有时也联合应用,请给予指导。谢谢。读者:郝香山郝医生:您好,来信所提问题解答如下:传统观点认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生长、减缓细菌合成细胞壁,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正是在细胞壁合成过程中发挥杀菌作用;因此联合使用β内酰胺与大环内酯抗生素(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10期20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