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临床急救药品管理中的运用探究

2018-05-17 02:57郭静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药品护理人员满意度

郭静辉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400)

在临床急救过程中,急救药品供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抢救效果,对患者生命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患者日渐重视临床医疗工作质量,对急救药品供应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急救药品管理模式适应性较低,因此找寻一种高效、安全的药品管理方法意义重大,其中PCDA管理方法优势显著[1]。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PDCA循环在临床急救药品管理中的运用效果,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7∶38,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34.3±2.5)岁,其中交通事故患者35例,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4∶41,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35.4±3.1)岁,其中交通事故患者38例,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一般基线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对照组实施急救药物常规管理,工作人员对药品进行分类,设置药品使用档案,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定期进行抽查;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具体措施如下:①合理制定计划;护士长组织人员收集我院近3年急救科室相关资料,具体包括护理质量记录档案和急救药物使用与评价标准等,通过这些材料具体分析急救药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具体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不安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问题,具体问题为放置位置不合理、出现与普通药物混装情况、过期、更换批次后无记录、交接登记手续不完善等。②制定实施方案;医院组织安排人员培训,组织护理人员重点学习《急救药品管理质量评估标准》相关内容,同时严格制定急救药品交接制度,护士长不定期检查药品使用情况,并定期开展交流会议,对近期药品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不足之处,对现行计划或规定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分阶段完善药品管理工作,第一阶段医护人员应按样品性质进行科学分类,并且抢救车内的急救药物必须包装完整,药品名称、数量、有效期限和编号等信息应清楚地标记在药品盒上,药品使用后及时补充到基数;第二阶段合理清点药品使用情况,护理人员统一制作药品标签,将药品每日使用情况汇总于标签上,交接班时对标签内容进行细致清点;第三阶段,护士长重点检查急救药物管理情况,并对夜班护士交接笔记进行抽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指正。③合理检查;每个月制控小组度急救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每月检查结果,每个季度医院质检部对各个科室进行抽查,并根据实际检查结果评判标准的合理性,对其中不合理指出做出有效调整。④严格处理;在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存在不合理之处,必须上报上一级单位,并对问题进行具体评估,分析问题原因,明确责任人,并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对其进行处理。同时将此类事件制作成分析案例,在科室内进行分享,以此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1.3 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种管理方法下,急救药物使用的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和急救药物报损率。其中满意度选取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具体包括药物供应准确性、及时性、药物质量等内容,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2]。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率)表示,卡方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P<0.05。

2 结 果

观察组药物使用有效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药物报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救药品管理情况对比[n(%)]

3 讨 论

PCDA循环工作法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具体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并且根据实际管理内容周而复始的循环,最终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将其应用于急救药品管理过程中效果明显,改善了原有摆放不当、药品失效和信息不完善等问题[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药物使用有效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药物报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第一,PCDA循环方法能够增强急救药物管理的规范性,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环节的有效循环,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更加明确急救药品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且在循环过程中,管理人员可及时准确地发现相关问题,明确责任人,进而进行有效处理;第二,PCDA循环方法能够缩短工作流程,在常规急救药品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员并未对药品进行明确标识,存在交接班或药品归档过程中无从下手或效率较低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而在PCDA循环方法指导下,护理人员事先对药品进行标记,所有信息清晰可见,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龙远华[4]等针对PDCA循环法在医院门诊药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重点探究了PCDA循环方法在提升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实施此方法后,护理人员交接班平均时间由原来的11.3 min,缩减到6.45 min,充分证明了PCDA方法在提升药品管理效率方面的有效性;第三,PCDA循环方法能够改善护患关系,在循环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具体规定严格执行管理计划,所有环节均做到有章可循,从而提升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李煜[5]等在急救药品管理中应用PCDA循环方法,选取急救患者67例,对其进行药品使用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59例患者对管理工作持满意态度,患者满意度高达88.06%,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PDCA循环在临床急救药品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良好,能够提升急救药物管理的规范性,提高患者使用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尹维佳,黄静,康霞,等.PDCAPDCA循环在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华西医学,2016,31(3):436-439.

[2] 彭秀清,胡艳,关婷娇,等. 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0):2960-2962.

[3] 刘雪双,庄广云.PDCA循环法在门诊急救药品及物品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92-1695.

[4] 龙远华,刘嘉,杨自豪,等.PDCA循环法在医院门诊药房中的应用效果[J].贵州医药,2017,41(5):515-516.

[5] 李煜,吴静.PDCA循环法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4):16-17.

猜你喜欢
药品护理人员满意度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水果药品
药品侵权的性质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