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018-05-17 06:49周琦张靖裴悦
铜陵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教学效果工程造价

周琦 张靖 裴悦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表现为“技术型”和“工程型”[1],同时,工程造价专业也是一门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专业,因此,实践性教学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工程造价专业于2012年才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是一门新生专业,其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不成熟,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差,导致毕业生难以达到社会企业的实践应用要求。因此,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实践教学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没有体现合作性与衔接性

工程造价专业方向较多,就建筑行业而言,就有土建与装饰装修、安装、市政、园林绿化、古建等方向,部分方向在实际工程中是同时存在且需要合作完成的,如土建与装饰装修、安装、市政等方向,园林绿化与古建等方向。同时在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中也涉及可行性研究、工程招投标、项目合同管理、工程预决算等相关工程造价内容,而目前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设计工程造价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时没有体现专业方向间的合作性,也没有体现项目各阶段工程造价相关工作的衔接性[2],学生对项目中涉及工程造价的工作内容没有全概念认识。

(二)应用型师资队伍有待加强建设

由于工程造价是新生本科专业,因此教学力量多从其他相近专业如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道路工程等专业的授课老师转入,且多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学队伍没有完整的、系统的经过工程造价专业学习训练,虽然因为专业相关性,对于理论教学部分可以通过从其他专业补充或通过后续培训学习来达到教学要求,但对于应用能力要求很强的实践课程教学(课程实训、毕业设计等)则由于大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实际工程经历[3],同时,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结合不紧密,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三)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有待深化和创新

目前大多数应用性本科院校都认识到了校企合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并且在实践中大胆地进行了多种尝试。就工程造价专业而言,虽然校企合作在学生毕业实习安排上相对较好,但对于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课程,由于相关单位的企业化,以及行业的特殊性,加之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持,施工、建设等单位一般不愿意大规模安排学生去实习、实训和见习,使得校企合作的效果不理想,基本流于形式[4]。

(四)缺乏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对于实践教学质量,目前并没有相关的评价制度,没有从第三方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继而难以指出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来说不能做到有的放矢,长此以往,难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全过程衔接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社会企事业单位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需求主要集中在[5]:(1)工程项目投资估算、项目建议书及可研报告编制审核;(2)工程项目概预算的编制审核;(3)工程项目招投标文件(包括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编制审核;(4)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与合同管理(合同签订与调整);(5)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款支付、工程结算、竣工决算等报告的编制审核。

而通过对相关企业单位(造价事务所、施工单位、房地产企业等)、工程造价方面有关专家、往届优秀毕业生的调查可知,才进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普遍存在对造价软件的操作较熟悉,但对工程量计算规则的掌握则相对较差,另外,对如土建、安装、装饰装修等不同专业方向的工程计量计价及可研、招投标、预决算等不同工程项目建设阶段的工程造价相关工作基本操作要求的掌握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1)目前工程项目的工程计量计价多采用计量计价软件,造成学生和部分青年老师多重视工程计量计价软件操作的掌握,而对工程计量计价基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应用和定额套用的手动操作不够重视;(2)没有对各实践实训课程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规划与考核制度,各实践实训课程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考核要求程度不一。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社会需求的主要方向,针对才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工程项目全过程出发,考虑不同项目建设阶段和不同专业方向的衔接性,以同一建设项目案例为基础,设计了全过程衔接型工程造价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全过程衔接型工程造价专业核心实践课程教学流程图

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主要包括项目建设书及可研报告编制、工程计量计价、项目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四个实践模块。其中,工程计量计价实训是整个体系的核心模块,根据工程项目案例确定该模块包括的计量计价实训子模块,如图1所示,本文列举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安装工程和市政工程三个子模块。同时,鉴于工程计量计价的手动计算对于学生理解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定额套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系以同一工程项目为基础,设计了Excel手算和软件电算,以手算保证学生对工程量计算规则的理解掌握和定额的套用,以软件电算训练学生对广联达等造价软件的操作,以保证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上手。另外,通过手算和电算的结果对比,能够方便学生进行自查,找出计算中错误出现的原因,从而起到更好的实践课程教学效果。

课程体系还建立了实践课程成绩综合考评制度,考评成绩分各模块(包括子模块)成绩和实践课程综合成绩。各模块的成绩评定标准通过由实践课程任课教师组成的成绩考评小组共同确定,据此进行各实践课程模块的成绩评定,以各实践课程模块成绩的平均值作为学生实践课程综合成绩。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上,课程体系按图1所示顺序进行集中教学。相对于原先的各实践课程分别安排在相关理论课程结束后的分散教学,集中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工程项目全过程有深刻认识,同时也更好地理解项目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相互间的衔接关系。

(二)“应用型”教师团队培养机制

由于工程造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任课老师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也要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用型教师团队的培养。

(1)鼓励中青年教师采取“挂职”方式,进入造价事务所、施工单位、房地产公司等相关单位,深入工程实践一线,参与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可研、工程计量计价、招投标及合同管理、项目管理等工作,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的同时,也能将工作过程中的实际案例带入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契合实际。(2)鼓励教师报考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咨询师等执业资格考试,这类考试的备考过程能够促使报考教师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能力,另外,通过这类考试,也能使教师在挂职过程中,更好的参与相关工作。(3)由于目前工程建设领域内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有必要将青年教师送入相关专业实力强的高校内进行深造,提高青年教师学历层次的同时,也能熟悉了解目前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发展的最新情况,并有利于申报及承担科研项目,提高自身理论水平。(4)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以此为契机,提高师生计量计价软件的应用水平。

(三)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模式

针对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存在的“一头热”现象,避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不能将教学工作完全扔给企业,应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1)“送出去”。 该条与教师团队培养机制契合,即送青年教师进入企业“挂职”,参与企业日常工作,并形成长期合作,再选派少量学生进入,由“挂职”教师担任实践教学老师,以点带面。与传统的直接送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实践教学相比,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学生与企业员工的接触,但由于“挂职”老师的存在,学生也能间接参与企业的实践工作,能够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另外,这种方法短期看只能进行少量学生的实践教学,但教师“挂职”完成后,能够将“挂职”所学再反哺给更多学生。考虑到技术的更新,同时又不影响正常的理论教学,可将教师“挂职”机制进行少量人、多批次的循环运行。(2)“请进来”。该条是第一条的有效补充,即从企事业单位将相关的专家、一线的工作人员请进课堂,指导学生的课程实训、毕业设计等。与“送出去”的教师相比,“请进来”的专家、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更丰富,能够更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指导。(3)建设校内实习基地。针对目前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存在的施工单位不愿接收学生进入工地、实习期间师生比太小导致的实习效果差等问题,请来相关企业在校内建设工程样板区、施工模拟操作车间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如主体结构样板、楼梯样板、厨卫样板、屋面样板、砌体抹灰样板、水电铺设样板等,钢筋加工模拟车间、钢筋绑扎模拟车间等,实习期间可同时请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进行讲解和指导操作。

(四)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目前实践教学效果没有有效的评价方法,多数评价方法或是着重于实践教学教学过程的评价[6-7]、或只是以学生实践成果作为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参考[8]。而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强弱。因此,本体系在对事中教学过程进行评价的同时,还重点对事后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和动手能力、事前实践教学课前准备情况进行评价,从三个方面展开评价,具体流程如下:

(1)组建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小组。从企事业单位、兄弟院校、本校教学督导三方邀请相关专家、教师组成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小组。(2)事前评价。针对实践教学选题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学生完成选题具备的条件出发进行评价,评价授课老师的教学内容是否合适、准备工作是否充分。(3)事中评价。采取随堂听课方式,从授课老师的专业基础、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水平、对学生指导情况、学生学习主动性等进行评价。(4)事后评价。事后评价是检验教师教师实践教学好坏的重要环节,主要以学生的实践成果为对象进行评价。

首先,总体检验学生的实践成绩是否与选题难易、工作量大小、完成选题具备条件等相对应,以评价教师评阅学生实践成果是否合理;其次,从各成绩区间内随机抽取10%数量的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成果答辩,检验学生工程造价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相关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从实践教学后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是否熟练操作软件反过来评价教师的实践教学效果。

三、结语

新的工程造价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有效改善以前陈旧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使得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能够快速上手,但同时,对师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总之,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关系到“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社会企业的人才输送对接问题,因此,无论师生都要为工程造价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努力。

猜你喜欢
应用型教学效果工程造价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