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甘肃马铃薯市场形势与2018年趋势分析

2018-05-18 05:50李建武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鲜薯种薯甘肃

李建武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2.农业部西北旱作马铃薯科学观测实验站,甘肃 渭源 748201)

马铃薯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物资源,在我国居民日常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中更是有着重要作用[1-2]。近几年随着垄沟覆盖种植技术在西北干旱区推广,马铃薯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农户经济收入也随之大幅增长[3-6]。2015年1月国家农业部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7-8],将马铃薯与水稻、小麦、玉米并列为中国四大主粮。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商品薯、脱毒种薯生产和加工区域,近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7万hm2以上,在保障甘肃省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9-13]。马铃薯市场格走势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广大马铃薯主产区薯农的收入,更影响着整个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4-16]。回顾2017年甘肃马铃薯产业发展形势及其影响因素,展望2018年甘肃马铃薯产业发展趋势,旨在为甘肃马铃薯产业相关政策制定、种植及经营主体决策提供参考。

1 2017年甘肃马铃薯市场形势回顾

甘肃省地理跨度大,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包括陇南南部河谷亚热带区、陇东半湿润旱塬区、陇中半干旱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高寒湿润偏旱区、荒漠和半荒漠干旱区等5个生态类型区。形成了中部高淀粉及菜用型、河西及沿黄灌区食品加工型、陇南及天水早熟菜用型、高寒阴湿区脱毒种薯繁育四大优势生产区域。“十二五”以来,甘肃马铃薯生产实现了稳定持续发展,种植面积稳定在67万hm2以上,总产量超过1 000万t;脱毒种薯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脱毒种薯应用率不断提高。马铃薯主食化食品类型薯日趋丰富,为马铃薯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1.1 生产稳定发展,市场供给充足

2017年甘肃省马铃薯生产整体上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马铃薯种植面积70.1万hm2,鲜薯产量1 176.6万t,种植面积较上年减少0.8万hm2,鲜薯产量增加84.0万t(图1)。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春季马铃薯价格开始下跌,农户种植积极性受挫等。而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大面积应用、栽培技术提升以及干旱危害轻于上年。河西沿黄灌区马铃薯产量水平最高,产量与去年持平;半干旱区产量超过上年,二阴地区产量低于上年。甘肃平均产量约18.0 t/hm2。

2017年7月5—27日,甘肃马铃薯主产区遭遇了持续23 d的高温干旱,严重影响了马铃薯块茎形成,导致马铃薯结薯期推迟,受灾面积达10.7万hm2;8、9月份连续寡照阴雨天气,马铃薯膨大受到抑制,造成马铃薯贪青晚熟,品质普遍下降,商品品质低于上年,其中块茎空心和二次生长等生理性病害问题尤为突出,块茎淀粉含量较上年偏低3百分点以上,淀粉加工出粉率较低,增加了淀粉加工成本。晚疫病在甘肃中部、东部和南部的7个市州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约3.3万hm2,发病时间晚于上年,发生面积小于上年,病情轻于上年,且主要发生在处于生育后期的早熟品种上,对大面积中晚熟品种危害较轻。由于后期感染晚疫病,对部分中熟品种造成贮藏腐烂问题。

图1 2011—2017年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及鲜薯总产变化趋势

2017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速平稳,农民工外出务工较少,集团消费量相对减少。同时,受南方冬作区、西南混作区局部产区面积、总产增加的影响,马铃薯生产大于需求,市场供给总体表现为充足。

1.2 价格低价运行

2017年甘肃马铃薯批发价格呈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的“N”型走势,月度价格波动总体符合常年规律。全年平均价格为2.10元/kg,同比下跌10.9%,是7 a来第3低的水平(图2)[17]。对图2具体分析可以看出,1月份鲜薯价格延续2016年底的翘尾走势,继续上扬,春节前后其他蔬菜供应较少价格高涨,第1季度马铃薯价格保持高位运行;4月份南方冬作区、西南混作区鲜薯在甘肃省蔬菜市场上市,批发价格继续上涨,达到年内最高点 3.0元/kg,环比上涨 6.0%,同比下跌26.1%;6月份甘肃本地早春新薯开始陆续上市,鲜薯价格开始回落,7月份继续下探,8月份跌至年内最低点1.40元/kg,环比跌13.9%,同比跌0.0%,之后趋于稳定。9月份起,甘肃大规模种植中晚熟秋季新马铃薯陆续上市,市场供给相对充足,大型淀粉加工企业开始大量收购消化,商品薯开始规模外销走量,入库愿望强烈,价格平稳过渡,11月平均价格为1.55元/kg,环比上涨1.9%,同比下跌25.8%。随着市场需求进入季节性旺季,加上以库存薯为主,马铃薯价格低价平稳过渡,12月价格1.60元/kg,环比涨3.2%,同比下跌30.9%。

图2 2011—2017年甘肃省马铃薯批发价格走势

1.3 脱毒种薯供应能力突出

近年来,通过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工程项目的实施,甘肃已建成“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二级种薯”四级种薯繁育体系。规模以上脱毒种薯生产企业43家,设计生产能力17亿粒。2017年甘肃原原种生产量12亿粒左右,脱毒种薯生产面积8.247万hm2,其中原种0.647万hm2,脱毒一级种薯4.453万hm2,脱毒二级种薯3.147万hm2,预计生产脱毒种薯205万t,一级种薯以上的脱毒薯普及率在62%以上。

2 2018年甘肃马铃薯产业发展趋势展望

2018年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年,而马铃薯将在农业结构调整、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甘肃马铃薯主产区与国家连片贫困地区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四省藏区分布区域高度重叠,在精准扶贫力度持续增加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甘肃适宜马铃薯种植的贫困地区面积可能小幅增加,而在2017年马铃薯价格长期处于低迷背景下,马铃薯种植收益低于往年,预计2018年甘肃马铃薯种植总面积将小幅下调,市场供给平稳。在市场消费人群稳定、蔬菜供给总体均衡等情况下,鲜薯消费增长空间不大,快餐食品、休闲食品等消费方式对整个消费拉动作用有限。当前马铃薯主食化加工产品价格过高,其消费量所占比重还不显著。随着甘肃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工程项目的实施,脱毒种薯普及率进一步提高,种薯需求将继续保持增加态势。马铃薯鲜薯价格短期内(2018年1—4月)较往年仍将保持低位运行,在不出现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下半年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3 促进甘肃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近年来,甘肃马铃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保障马铃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应重视在优质专用品种选育、旱作栽培技术研发推广、保险机制完善、加工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投入。

3.1 加强优质专用品种选育

近年来,甘肃培育成的马铃薯品种大多是以鲜食和高淀粉品种为主,缺乏优质菜用、优良加工型品种,特别缺乏全粉专用品种。引进的大西洋、夏波蒂等国外著名食品加工专用品种在甘肃半干旱地区适应性差、抗病性弱、产量潜力小,而且退化快,只适合在河西、沿黄灌区种植。甘肃气候生态类型多样,市场需求多样化,抗旱、抗病、优质品种缺乏,急需加强抗晚疫病、抗旱资源改良和优质品种的选育。

3.2 加快旱作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干旱是甘肃马铃薯主产区最大的限制因子,严重制约了马铃薯单产水平的提高。例如,2016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持续高温干旱,导致大部分旱地减产达60%以上甚至绝收,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和高山阴湿区的减产程度较轻。2017年7月,持续20 d以上的高温干旱,严重影响了马铃薯块茎形成,导致马铃薯结薯期推迟,受灾面积高达10.667万hm2。建议科研单位和农技部门要加快旱作区节水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单产水平,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

3.3 完善保险机制,提高抵御自然与市场风险能力

目前,甘肃马铃薯产业发展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制约。为了抵御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和旱灾等风险,2013年政策性马铃薯保险在甘肃省定西市开始实施。长期以来,我国马铃薯市场为一季生产、周年供给模式,但随着马铃薯新增面积从北方一作区向中原和南方冬作区及西南混作区的转变,市场供给周年化、均衡化特征更加明显,这有效延长市场供给周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投机风险。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马铃薯产业市场供给增加将大于消费需求增幅,供需失衡的风险不断积聚[15]。建议对马铃薯种植进行价格保险先期试点,根据试点情况大范围推广,这对于稳定种植户的收入预期,促进马铃薯种植和销售稳定,助推马铃薯产业的稳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4 完善加工体系

作为马铃薯产业的托底行业,淀粉加工业受到马铃薯加工废渣废水问题困扰,引导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开展资产重组,向马铃薯优势区域集中,确定各区域马铃薯生产规模,规划区域最佳生产格局。加强循环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研究补贴政策,为加工企业排忧解难,保障马铃薯鲜薯价格平稳,促进甘肃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仁祥.浙江省马铃薯产业现状与主粮化对策[J].中国马铃薯, 2016, 30( 2): 118-121.

[2]马绍智,张荣达,王道琴,等.贵州毕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J].中国马铃薯,2016, 30( 2): 122-125.

[3]石有太,陈玉梁,刘世海,等.半干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分温度计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中国马铃薯[J].2013, 27( 1): 19-24

[4]王红丽,马一凡,侯慧芝,等.西北半干旱区玉米-马铃薯轮作一膜两年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 2015( 2): 86-88.

[5]王红丽,张绪成,宋尚有.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J].2011, 22( 10): 2609-2614.

[6]郭忠富,冯 荔,陈 玢,等.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种植马铃薯的效益分析.中国马铃薯[J].2012,26( 3): 162-166.

[7]赵生香.天祝县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生态适宜性评价[J].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9): 7-11.

[8]殷俊红.农业部: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EB/OL]. ( 2015-01-06)[2017-12-20].http: //www.ce.cn/cysc/newmain/yc/jsxw/201501/06/t20150106_42782 03.shtml.

[9]王润琴,刘元寿.甘肃省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农业科技管理, 2010, 29( 1): 56-58.

[10]马菁菁.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建议[J]. 中国马铃薯, 2016, 30( 5): 312-315.

[11]景彩艳,王海荣.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分析[J]. 中国马铃薯, 2016, 30( 3): 186-190.

[12]张英莺,张俊莲,邢 国,等.甘肃马铃薯产业发展调查[J]. 甘肃农业科技, 2013( 4): 38-40.

[13]王宏康.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 2017(1):54-56.

[14]刘 洋,易晓峰,罗其友,等.中国马铃薯贸易与营销策略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 3):180-185.

[15]李辉尚.2016年中国马铃薯市场形势回顾与2017年展望[J]. 农业展望, 2017, 13( 2): 4-8.

[16]谢 江,王雨林,李文娟,等.峨边县马铃薯价值链与产业发展[J]. 中国马铃薯, 2016, 30(1): 52-58.

[17]甘肃省经济研究院(甘肃省信息中心). 2011—2017年甘肃省马铃薯批发价格走势[EB/OL].(2017-12-09)[2017-12-15]http: //www.gsei.com.cn/html/1265/index.html.

猜你喜欢
鲜薯种薯甘肃
“巫溪洋芋”鲜薯质量控制技术现状及对策探讨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
贵州鲜薯走向大江南北
贵州:马铃薯大省地位突显
西北高寒地区马铃薯种薯的收获与贮藏
四川省马铃薯种薯体系现状、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