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8-05-19 03:46刘飞敏张红鸽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心绞痛发作量表

刘飞敏,张红鸽,杨 潇*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1]。随着中医的发展,中医辨证治疗的优点逐渐被临床重视,中医辨证施护模式开始应用在慢性疾病的护理中。本次研究中将分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118例,使用随机数表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各59例。对照组男31例,女28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9.0±7.0)岁,冠心病病程1~16年,平均病程(7.1±2.0)年;中医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44~83岁,平均年龄(68.5±7.2)岁,冠心病病程1~17年,平均病程(7.0±2.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遵医嘱实施各项诊疗项目,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常规健康宣教,叮嘱注意事项。

中医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情志护理:护理人员要保持热情和蔼的态度,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恰当的语言、热情的态度和积极行为改善患者的情绪,消除影响患者心理的不良因素,使患者保持情志的平和。

②饮食护理:请教中医医生,通过患者的疾病辨证类型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血淤者可食用红花三七蒸乳鸽,乳鸽常规处理后加入三七、红花一起蒸,以武火蒸50 min即可食用。气血虚者可以当归、党参泡水饮用,便秘者可食用蜜饯山楂,山楂煮熟后加入蜂蜜食用。痰浊者多食用百合、莲子等食物,也可食用薯蓣粥,将生薯蓣分与干山药粉各100 g,加水调成糊状,倒入煮沸的开水中,文火熬煮食用。阴寒者饮食中要适当增加干姜、川椒等调味料,以助温中阳。冠心病患者饮食总体原则坚持少油、少盐,清淡、易消化,另外叮嘱患者不宜过度饱食。

③运动干预及随访:叮嘱患者每天适量运动,可指导患者练习八段锦、五禽戏、太极二十四式等中医健身功法,并为患者拷贝练习视频,每天练习15~30 min,改善患者的体质,改善身体机能。在出院后每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予以护理指导连续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时间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该量表共有36个健康问题,评分范围35~14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平均心绞痛发作时间和发作频率

护理前,中医组的心绞痛发作时间为(10.2±2.0)min,对照组为(9.8±2.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3,P=0.304);护理后,中医组和对照组的心绞痛发作时间为(2.8±0.5)min、(3.5±0.8)min。与护理前比较,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时间均缩短(中医组:t=27.572,P=0.000;对照组:t=20.672,P=0.000),且中医组短于对照组(t=5.699,P=0.000)。

2.2 生活质量变化

护理前,两组的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F-36量表评分均提高(P<0.05),且中医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中医组 59 85.0±6.0 103.4±5.8*对照组 59 83.2±6.5 95.5±6.0*t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冠心病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除与患者的年龄、家族史等因素有关,与患者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2],因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除通过药物治疗,还要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时间均缩短,而中医组的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护理后两组SF-36量表评分均提高,而中医组高于对照组,提示中医特色护理可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特色护理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护理模式,在护理过程中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护,以达到更为好的护理效果。本研究中通过情志护理、饮食护理、运动干预及随访,调节患者的情志,保持患者阴阳平和,气血平衡[3]。采用药食同源的原理,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可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在运动干预中指导患者练习中医健身功法,在调节机体阴阳同时可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并通过电话随访,督促患者自觉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病情。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不仅可降低心绞痛的发作时间,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淑艳.中医情志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6):1248-1250.

[2] 吴立华,周英艳,黎金花.循症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17):2922-2924.

[3] 刘红瑞,程 荣,王晶心.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四川中医,2015,34(12):193-194.

猜你喜欢
心绞痛发作量表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