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的重症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2018-05-19 03:46肖琼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死亡率心功能病情

肖琼琳

(解放军425医院重症医学科,海南 三亚 572000)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体液潴留等,患者身心承受负担重,往往需要紧急抢救,而抢救过程中的护理服务也至关重要[1]。本院对患者实施重症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8月本院心内科病区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45~76岁,平均(61.9±8.2)岁,心功能Ⅲ级的72例,Ⅳ级的28例;观察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48~77岁,平均(62.3±8.4)岁,心功能Ⅲ级的70例,Ⅳ级的3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病情宣教、用药指导、急救护理、对症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症护理干预措施:(1)心理管理。通过认知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自我急救处理措施等,舒缓不良情绪。告知患者情绪对于心脏康复的积极意义,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情绪的过度起伏。家属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注意安抚患者的情绪,以亲情关怀、聊天沟通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2)饮食管理。心力衰竭患者因心排血量的不足,水钠排泄减少,胃肠淤血等导致肠道吸收困难,在饮食上以少食多餐为基本原则,保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饮食,护理人员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给其讲解心力衰竭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等,指导患者如何通过饮食减轻心脏负荷。若患者无法自行安排饮食,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制定出明确的食谱,规定每日每餐的进食时间、各种食物量等。在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等方式了解患者的饮食状况,鼓励患者坚持科学饮食,保持营养,减轻心脏负荷。(3)舒适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管床护士了解患者的体位舒适度等,巡视病房时动作轻柔,护理操作时耐心温柔安抚患者,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良好通风。观察患者的非语言行为表现,及时满足其相关护理需求,如:观察患者是否有饮水、擦汗等需求,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4)心脏康复锻炼。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遵医嘱给患者开展心脏康复锻炼,首先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风险的评估和分级,据此制定符合患者个体化特点的康复锻炼频度、强度、持续时间、类型等,开始3~6个月的心脏康复锻炼。在第一周以低强度运动为主,主要为病室内的小幅度肢体锻炼;随后逐步开始心脏康复操、床上云手太极拳等锻炼,若锻炼过程中出现疲乏等不适症状,需降低运动强度和频率。患者出院后则定期电话随访,以确保每位患者出院后坚持心脏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死亡率、存活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 min步行距离,随访6个月再住院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死亡率和心功能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存活患者中,治疗前后两组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运动耐量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死亡率、心功能指标值(±s)

表1 两组的死亡率、心功能指标值(±s)

注:两组对比*P<0.05.

组别 死亡率[n(%)] LVEF(%) 6 min步行距离(m)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前 治疗2周后观察组 2(2.0) 33.8±3.9 49.2±3.7 300.2±38.5 393.2±41.2对照组 9(9.0)* 34.2±4.0 49.6±3.5 301.1±40.2 359.3±45.5*

2.2 再住院率对比

在两组存活患者中,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再住院率为8.16%(8/98),对照组为23.08%(2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心力衰竭是器质性心脏疾病的终末发展阶段,病情危重,患者承受着较重的心理负担和生理负担,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急救治疗措施虽然可挽救患者的生命,但若是患者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心脏等,容易导致病情的反复发作,加重病情[2]。重症护理干预措施结合患者病情的特点,强调情绪对于病情的影响作用,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管理,及时疏通患者的不良情绪,既保持患者情绪的乐观,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过饮食管理、心脏康复锻炼保护心脏,提高患者的心脏负荷量,例如:通过循序渐进的科学心脏康复锻炼调节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抑制炎症银子的过度表达,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提高骨骼肌以及心肌的有氧代谢能力,降低周围血管的阻力,最终达到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心功能等效果[3]。重症护理干预措施将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的家庭生活中,持续性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减轻心脏负荷。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死亡率、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且6 min步行距离更长。

综上,重症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鞠兆丽,史翠萍,赵 蕾,等.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3):1994-1997.

[2] 王 璐,林春丹,李 微,等.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233-234.

[3] 宋 韵,闫 伟,任 骞,等.心脏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2):241-242.

猜你喜欢
死亡率心功能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