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5-19 03:46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满意率小儿患儿

朱 娟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急诊,江苏 南京 210000)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急诊常见疾病之一,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以5个月~7岁大的小儿最为多见。本病主要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体温快速升高至38℃以上,发生惊厥,临床可见突发性的全身骨骼肌肉非随意性收缩,意识消失,咬紧牙关,口吐白沫,呼吸停顿或节律不齐,面色发绀,眼球上翻,大小便失禁等,若不及时治疗,可损伤患儿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影响患儿智力发育,甚至发生智力障碍或者癫痫[1]。因此,临床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视,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需配合密切的护理干预,以促进病情改善,降低复发,避免对神经功能损伤。本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护理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儿科急诊治疗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其中,观察组男46例,女44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年龄(3.8±2.9)岁;对照组男47例,女43例,年龄5个月~6.5岁,平均年龄(3.5±3.0)岁;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高热惊厥诊断标准,体温38.5~39.8℃,惊厥时间10 min以内;原发疾病中,化脓性扁桃腺炎63例、支气管炎45例、肺炎39例、腹泻21例、其他12例;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类型、体温、惊厥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监测体温,观察病情发展,给予物理降温,按医嘱用药等。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①病情护理。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定时测量体温,病房备好退热、止痉药物,一旦惊厥发作,第一时间给予紧急救治,清除患儿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迅速控制惊厥后确保周围环境的安静,减少外界刺激因素的影响,防止惊厥再发,并密切关注患儿囟门及瞳孔变化,防止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对体温过高患儿行物理降温,将冷毛巾敷于额部、颈部及大腿根等大动脉所在的位置,可视情况采用无水乙醇擦拭身体降温[2]。②心理护理。惊厥患儿及家长通常会有明显的恐惧、烦躁不安、焦虑等情绪,对治疗的配合度和依从性较差,护理人员应积极安抚患儿及家长情绪,向患儿家长详细介绍本病的相关知识,解除家长的疑惑,缓解恐惧、焦虑情绪,并指导家长学会惊厥预防与急救,降低患儿再次惊厥率[3]。③安全防护。患儿发生惊厥时意识不清,需要进行安全防护,取纱布包裹舌板放置于患儿口腔内,设立床旁的防护栏,防止患儿跌落,对于反复发生惊厥患儿,应设立专人陪护[4]。④健康教育。有效的健康教育对本病的防治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加强对高热惊厥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指导家长惊厥发作时如何进行家庭急救,患儿取侧卧位,口腔内放置牙刷柄或筷子,以免咬伤,并按压人中、合谷等穴位,之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入院治疗;对于因感染而导致惊厥的患儿,平时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均衡膳食,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对于发热患儿,学会物理降温,防止体温过高引发惊厥[5]。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出院后随访6个月,统计惊厥复发率;统计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

2.2 两组患儿惊厥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90例中,惊厥复发2例,发生率为2.22%;对照组90例中,惊厥复发11例,发生率为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家长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 论

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有密切联系,也与细菌病毒感染的毒性作用有关。主要由于高热后脑部神经元受到影响,开始异常放电,导致骨骼肌肉出现不随意收缩。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抽搐症状,面部或四肢肌肉阵挛性或强直性抽搐,意识模糊,眼睛上翻,口吐白沫,牙关紧闭等,严重者甚至呼吸暂停,大小便失禁。

科学、全面、针对性的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的缓解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制定全方位的护理措施,从病情、心理、安全防护、健康教育等层面入手,首先,可提升对病情的监控,有利于惊厥发作时的紧急救治,并利于降低惊厥的发作频率与发作时间;其次,缓解患儿及家长的焦虑、恐惧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再者,保障了患儿的安全,防止惊厥发作时意外发生;最后,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使家长获得家庭急救知识,增强患儿的体质,减少惊厥发生率[6]。因此,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效果确切,集预防、控制、急救于一体,显著增强了护理效果,也提高了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和防治能力,有利于防止惊厥再发。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惊厥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病情的快速缓解,减少复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 峰.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5,29(4):1519-1520

[2] 陶玉霞.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6):106

[3] 王亚萍.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7,5(13):120

[4] 冼鸿欢.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48-49

[5] 田建梅,陈凤艳.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2):112-114

[6] 陈慧艳,谢 静.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2017(7):79-81

猜你喜欢
满意率小儿患儿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