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心得

2018-05-19 09:29齐美英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问题意识数学教学

齐美英

【摘要】所谓问题意识,也可以称作质疑的精神,在学习过程当中,这是最为基础的素养之一,是最为重要的驱动力。能够调动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知识探索的兴趣。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学习面临重要的转折点,数学学习亦是如此,所以教师必须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文体意识,才能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更加扎实,以更好的状态面对下一阶段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教学 数学教学 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30-01

数学是一门晦涩复杂的学问,但在我国教学体系当中始终占据着不可否认的重要地位,是因其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的思想更灵活。在初中阶段,文体意识的培养,意味着学生将摆脱依赖性的思考模式,这对下一阶段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分析

初中的知识学习过程,是下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任何科目的教学,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储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灵活的思维模式,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去面对之后的学习,跟上教学的进度。在这一过程中,求知欲望是最为重要的原动力,而想要提问,有了质疑,则是求知欲望的体现,所以教师应当激励学生更多的去提问,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是数学科目,其中涉及许多晦涩的公式、概念及符号等,学生不可能全数理解,所以只有提出了问题,才能证明学生开始了思考与分析。但是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分析,当前多数初中教师受到应试体系影响,并不认同问题的存在,认为学生问题多或是针对同一问题多次提问,便代表着其能力不足,这样的思想剥夺了学生学习的基本自主权,对于學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是有害无益的,这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存在质疑与错误才是常态,学习也正是发现问题、发现错误、并且得出答案的过程,所以文体意识的培养是必要的,明确这一点,教学优化的目标才能够达成[1]。

二、初中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

(一)激发提问的兴趣

提问是思考的开始,而想要了解,是一个人主动积极提问的契机。教师意识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要摆脱以往“有问题等同于没能力”的思想,要认识到学生能够做到积极提问是因其有着更高的求知欲望,这是一件好事,因此教师不但不应当斥责学生的提问,反而应当激发学生的求知心,让学生产生质疑,产生想要了解的欲望。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相关的知识内容时,在最基础的概念阐述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去发散,想出更多的问题。例如可以提问学生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各有怎样的特征、各有怎样的差别等等。学生的思考欲望被激发,自然会有更多的问题在脑中产生,例如等腰三角形是否等于等边三角形?反之等边三角形是否等同于等腰三角形?这些问题延伸下去,学生的认知也会进一步拓展开来,会开始思考更多与三角形知识相关的细节,可见为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的激励是十分必要的。

(二)明确问题所在

在教学过程当中,许多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是学生提问的范围过于宽泛,例如教师在提问学生,对哪一部分知识还有问题时,部分学生会回答哪一部分都存在问题,都没懂,这样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是很难解答的,因为并没有针对性,但却能够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最大的问题便是过于急进,希望尽快完成课程内容,所以以很快的速度讲完,学生来不及记录,也来不及思考,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并没有针对性提问的空间。考虑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应当开展翻转教学,让学生在课前的空余时间,便事先了解课堂上所要讲到的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学生能够查到的相关信息很多,所以对于字面上能够理解的内容,便可以通过网络去了解,而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的内容,则是学生的问题所在,学生可以将这些问题收集起来,在课上与教师及同学展开讨论,这样便能够让学生的提问更有针对性,教师也更好解答[2]。

三、结语

初中教学体系当中,数学科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提问则是学生数学知识认知的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应当首先意识到提问的重要意义所在,并且积极思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才能让学生敢问会问,通过提问开启更广阔的数学知识学习之路,奠定更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栋梁.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10):90.

[2]祖建.探究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07):105.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问题意识数学教学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