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职业养成教育探析

2018-05-19 09:29梁梅珍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

梁梅珍

【摘要】针对当前中职学生存在职业定位不明确,就业认知存在偏差,期望值过高,心理准备不足,心理素质差,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挫折,沟通能力欠缺,人际环境不适应,行为习惯不佳,职业道德观念薄弱等诸多问题,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中职学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对策,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修养和职业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打造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生 职业养成教育 实用型人才

【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物资学校校本立项《现代学徒制下中职学生职业就业养成教育创新研究——以广西物资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92-02

职业养成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社会实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初、中级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养成教育。

1.中职学生实习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1职业定位不明确,就业认知存在偏差,期望值过高

很多中职生在学校没有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定位问题,没有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设计,抱着“边走边瞧,边走边跳,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职业定位不明确,就业认知存在偏差,自我认知不足,过高地估价自己,期望值过高,因此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1.2心理准备不足,心理素质差,沟通能力欠缺,人际环境不适应,职业道德观念薄弱

心理准备不足,中职学生往往抱有美好的职业梦想,对实习就业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就业上岗后,面对全新工作环境,无法适应,导致一些学生频繁跳槽;心理素质差,一旦碰到困难,心理受挫,会产生焦虑、逃避等心理问题;沟通能力欠缺,不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环境;职业道德观念薄弱,组织纪律性不强,不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缺乏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差,不能吃苦,团队协作能力弱,与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还有相当的距离。

2.中职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学生层面

从学生层面看,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在初中时成绩不好,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或“后进生”,对前途失去了信心,从而自暴自弃,形成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如纪律散漫,责任心差,团队协作意识不强,意志薄弱,不能吃苦,心理脆弱等等。进入中职学校后,这些长期形成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

2.2学校层面

从学校层面分析,中职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是很多中职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更多的是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在教学计划中较少体现职业养成教育,对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职业养成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最终形成良好职业习惯和较强职业能力的教育,中职教育不能只培养学生技能,还应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中职教育不应简单理解为教会如何工作的职业教育,而是培养高素质职业人的职业养成教育。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中职学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

3.中职学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对策

3.1树立强化职业养成教育,提升学生核心能力的教育理念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并强调“注重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的养成。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树立强化职业养成教育,提升學生核心能力的教育理念,把职业养成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升中职学生的核心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3.2构建适合中职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课程体系

3.2.1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调查发现很多中职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明确,难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在职业方向的选择上感到焦虑、困惑、烦恼。根本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很好地规划职业生涯。成功的人生是科学规划的结果,作为一个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必不可少。这就迫切需要学校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为学生的职业定位提供科学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引导学生为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努力奋斗。

3.2.2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企业对于中职学生的素质要求按重要程度排序,分别为诚信、敬业、责任及合作精神等道德品质,然后是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及知识水平。此结果表明,企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中职学校应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开设职业道德课程。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爱岗乐岗、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古人云:“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应;以诈御人者,人亦以诈应”,意思是对别人诚实,人家也会真诚地对待你;而如果你欺骗了别人,人家就不会信任你,职业道德教育需培养学生宽容待人、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国有国法,校有校规,企业有企业的规章制度,要教会学生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中职生,应有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因此,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品德修养和主人翁责任感。

3.2.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养成

“孤雁难飞,孤掌难鸣”,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一个缺乏合作精神的人,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事业上也不可能有大的成就,只有凝聚众人的力量,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才能共赢。人际交往能力是中职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但是目前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愿与外界交往,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方法,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他们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抗压能力弱。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与人合作,提高应对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

3.3发挥班主任在职业养成教育中的作用

大部分中职生行为习惯较差,自律意识不够强,素质普遍降低,所以中职学校要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这是中职学校教育中的基础工作,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途径。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中职学校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职业养成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主题班会、组织班级活动等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职业养成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好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4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养成教育

中职教育中,专业课的比例占全部课程的80%左右,因此对于中职生的职业养成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德育课程,还应该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养成教育, 通过教学方法的选择、实践教学环節的设定,适时、适度地把职业养成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在专业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学习、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学习,学生身临其境,时刻感受职业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习惯。

3.5推行校企合作的职业养成教育模式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采取校企合作的职业养成教育模式,可以更加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同时企业参与对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能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学生可以定期去合作企业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接触社会,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领悟企业文化,学习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技巧,培养工作责任心、团队协作等职业意识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抗压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4.结束语

中等职业教育要突出“职业性”, 重视对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职业习惯和职业能力,在教育教学中树立强化职业养成教育,提升学生核心能力的教育理念,构建适合中职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班主任在职业养成教育中的作用,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养成教育,推行校企合作的职业养成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以适应企业和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连梅.试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专业化与职业化改革的重要性[J].智富时代,2015(7)

[2]唐振娟.中职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探析[J].广西教育B版,2015(5)

[3]常红.谈职业养成教育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实现[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3)

[4]李晓红. 从养成教育入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23)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
中职学校学生维权的意义探析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