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影响的调研

2018-05-21 09:44马燕韦洁桦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工商管理第二课堂

马燕 韦洁桦

【摘 要】本文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调研工商管理类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环节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认可第二课堂对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作用,但部分环节的吸引力还有待提高。提出系统化建设第二课堂、唤醒学生的内源动力、多方联动增加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活动的吸引力等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 第二课堂 创新创业能力 影响 调研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C-0013-02

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教学环节,被视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舞台,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形势下实践育人的教学运行机制的必然选择。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为检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效,设计了第二课堂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能力倾向问卷,面向工商管理学院学生发放。参与答题学生256人,其中男生69人(26.95%),女生187人(73.05%);大一学生188人,大二学生48人,大三学生20人,分别占73.44%、18.35%、7.81%;工商管理专业学生94人(36.7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55人(21.48%),市场营销专业学生45人(17.58%),旅游管理专业学生19人(7.42%),酒店管理专业学生22人(8.59%),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21人(8.2%)。回收有效答卷256份,答题有效率100%。

一、问卷调查的具体情况

(一)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情况。在样本中,调查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几次创新创业活动时,参与1-2次活动的学生有113人,占44.14%。参与3-4次及5次以上的学生分别占4.3%和1.95%。由于在本次调查的样本中,大一新生占比较多,高年级占比较少,学生参加的创新创业活动次数多在1-2次之间。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有着饱满的热情,对于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比较重视。

(二)第二课堂的了解渠道。在样本中,调查学生从何种渠道了解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学生组织、学生干部渠道的有177位学生,占69.14%;学生之间交流的渠道有133位,占51.95%;校内海报宣传渠道有113位,占44.14%;网络途径有109位,占42.58%;任课老师渠道有87位,占33.98%;其他途径有8名学生,占3.13%。可见,学生通过学生组织、学生交流获取信息,侧面也体现了对创新創业实践有一定的自主性。

(三)第二课堂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在样本中,调查学生倾向于选择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哪几种途径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时,191位学生倾向于选择学生社团活动,占74.61%;179位学生选择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占69.92%;134位学生倾向于选择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占52.34%;选择专业技能竞赛的有114名学生,占44.53%;选择科技创新活动的有108名学生,占42.19%;选择知识竞赛的有93名学生,占比36.33%;选择专业见习与实习的有99名学生,占比38.67%;选择义务志愿者的有98名学生,占38.28%;选择其他的有15名学生,占5.86%。可见,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处于主体地位,这些途径的时间和持续性比较长,可以进行长时间的研究和学习。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专业技能知识领域占的比重也比较多,侧面反映出大学生不再局限于基本的学习,也注重了专业化和深度化的活动。

(四)第二课堂活动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在样本中,调查学生认为现有的第二课堂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用时,153名学生认为有一定作用,占59.77%;94名学生认为作用很大,占36.72%;6位学生认为作用不大,占2.34%;3名的学生认为没什么作用,占1.17%。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都觉得第二课堂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可见大家都在一定上承认第二课堂的实用性和效果性,并且会出于对自身的考虑,为今后个人的发展而参与第二课堂的活动。

(五)第二课堂的吸引力。在样本中,调查学生觉得“第二课堂最吸引人的地方”时,95位学生选择第二课堂能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占37.11%;77位学生选择第二课堂能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占30.08%;55位学生选择第二课堂能够提高个人素质,加强社会适应能力,占21.48%;29位学生选择能够结交更多的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占11.33%。由此可知,参加的第二课堂越多,就越能找到其对于自身的吸引点。广西财经学院作为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财经类院校,学生能找到的吸引点也与本校的目标相辅相成,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已经深入学生的内心。

(六)对第二课堂的满意度。在样本中,调查学生对学校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有方式的满意度时,169位学生对广西财经学院第二课堂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感到满意,占66.02%;41位学生感到非常满意,占16.02%;28位学生认为这种培养方式无所谓,占10.94%;18位学生感到不满意,占7.03%。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学校现阶段的以第二课堂方式的培养模式还是感到满意的。

(七)影响创新活动组织效果的因素。在样本中,调查学生认为影响学校创新活动组织效果的因素时,208位学生选择学生参与积极性,占81.25%;184位学生选择经费的支持力度,占71.88%;175位学生选择项目策划水平,占68.36%;152学生选择学生能力水平,占59.38%;143位学生选择指导老师水平,占55.86%;93位学生选择活动场地,占36.33%等。这些都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影响因素,为我们今后找寻有效路径提供参考。

(八)改进第二课堂活动的建议。在样本中,调查学生认为改进学校第二课堂活动才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举措时,有224位学生选择丰富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促进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占87.5%;有182位学生选择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同时要加强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性,占71.09%;有172位学生选择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占67.19%;有142位学生选择联系实际,系统规划活动的内容,实行校企合作,占55.47%;有108位学生选择加强领导重视,有效整合各项资源,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占42.19%。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针对有关问题是基于自身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而进行的建设性意见的选取,合理理性地进行分析。建议的集中趋势反映出活动的各方面都需要稍作改进,这也反映出大部分学生的心声。

二、主要结论和建议

(一)主要结论。包括三个方面:

1.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从调查的情况看,至少一半以上的学生参加过创新创业活动,六成以上的学生了解第二课堂,并参与了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可见,学生基本能够了解第二课堂,也能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但是,对第二课堂的具体认识并不够准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第二课堂的认识上,多半是学生之间口口相传,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文件,比如第二课堂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第二课堂的说明。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如何,如何与第一课堂紧密衔接等一系列问题,制度层面本身就存在空缺,所以学生不能够深入了解。

2.学生认可第二课堂对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社团活动、学科竞赛、专业实践、志愿服务等问卷所列举的每一类的第二课堂活动认可,认为均能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六成以上学生对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有方式表示满意。九成学生认可第二课堂对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作用,认为是提前接触社会的好机会。学生认可第二课堂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能够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但是自身素质不够,不够重视和没有老师指导是影响自己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学生能够意识到关键问题在自身动力上,没有过度强调外在原因。

3.学生认为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丰富,但吸引力有待提高。从调查结果看,学生普遍对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表示满意,但认为活动的指导老师水平、项目策划水平、物资、经费支持力度,活动场地等方面的原因,影响了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二课堂活动的吸引力是影响活动参与度的重要原因,当前第二课堂活动主要依托团委系统开展,文体类、学科竞赛类为主,专业实践类相对较少,这也是第二课堂实践活动高年级学生关注度不高的一个原因。

(二)对策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1.第二课堂系统化建设。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系统化建设。可以系统地将实习实训、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等内容列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力支持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将第二课堂建设置于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可以采用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畢业生实习管理规定、导师制、学习型团队建设方案等措施,积极鼓励师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唤醒学生的内源动力。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可能是远大的创业梦,也可能是具体的文艺梦。然而,在落实到行动中往往会因为各种理由而受到阻碍。因此,唤醒学生内源动力极为关键,让学生内心驱动力足够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环节中,这样才能够推动第二课堂回归教育本真,激发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理想和情怀,让学生发现自我、敢于追梦。

3.多方联动,增加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活动的吸引力。当前第二课堂的活动主办方主要局限于校园,与社会接轨不多,而大学生成才动机强烈,渴望与社会接触,愿意进行创新活动的尝试,因而第二课堂活动与社会尤其是企业合作,能够增加活动的吸引力,满足学生对社会实践、对真实市场环境的体验需求,能够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总之,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在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中试点开展,试图将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综合实践等内容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以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找出影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所在,从而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从当前调查研究的效果来看,基本实现了研究的目的,尝试构建的人才培养体系直接受益的学生可以覆盖全院。

【作者简介】马 燕(1983— ),女,广西财经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韦洁桦,女,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工商1541班学生。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工商管理第二课堂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工商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中的构建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