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现状和对策

2018-05-22 07:00宿迁市宿城区机关幼儿园蒋小利
早期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幼儿

宿迁市宿城区机关幼儿园 蒋小利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幼儿园体育课程的具体化实践,是幼儿在园内开展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得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课程组织形式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体育教学有很大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特征方面,即以游戏化的形式开展是幼儿园体育课程的基本特性。[1]

为了解开展课程游戏化项目后,幼儿园在组织体育活动方面的情况,我们采用教师随机访谈、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项目园中教师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与理解、实施计划和评价、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频率与活动内容,以及幼儿园在开展体育活动中的困难和疑惑进行了调查访谈。

一、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

(一)片面理解体育活动的概念

幼儿园参加课程游戏化项目后,93%的教师认为体育活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户外自主游戏变多,46%的教师认为集中性的体育课变少,7%的教师觉得没有变化;有43%的教师知道体育活动中晨间锻炼、户外体育活动及体育游戏课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40%的教师了解幼儿园早操活动创编的原则和步骤。访谈中,有些教师片面或错误地理解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精神,他们认为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到户外自由活动,体育活动游戏化就是减少集中性的体育课,有的幼儿园甚至一度出现取消早操活动,让幼儿在户外自选器械、自主游戏的现象。过于“游戏化”,使得幼儿在运动时间效率低下、运动量不足,使体育活动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二)体育活动计划不规范、评价不科学

调查中,68%的教师会制订班级体育活动计划,65%的教师能够在每次课后及时评价。32%的教师偶尔制订活动计划,31%的教师集中评价一段时间的活动,4%的教师在上级检查时才评价,他们在组织体育活动时会处于盲目随意的状态,呈现无层次、无挑战、低效能的现象。活动前缺少科学的设计和安排,评价不及时或者流于形式,阻碍了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功能的发挥。

(三)轻视有计划性体育游戏的开展

调查中,68%的教师认为一周一节集中性的体育游戏课比较适宜,46%的班级能每天开展两次户外活动。在班级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方面,86%的教师选择自选器械活动。通过访谈多名来自不同幼儿园的教师,大家集中认为自主体育游戏时间比以前有所延长,这足够发展幼儿的体能,集中性的体育游戏课可以适当减少。调查中有29%的教师认为不用开展集中性的体育游戏课,这种活动形式仅排在体育活动的第五位。

(四)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

在“影响幼儿园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因素”调查中(见下表),专业体育教师的缺乏排在首位,其次是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材的缺乏、人数问题、安全问题以及课程设置。幼儿园教师基本都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非常少。专业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素养的缺乏使得教师们更多关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安全问题,对组织程序、时间分配、幼儿的材料选择、动作发展、运动强度与密度等方面缺乏思考,这导致体育活动流于形式,未能起到锻炼的效果。

影响幼儿园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因素统计(多选)

二、强化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对策

(一)加强培训,明晰概念

《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2016年度视导报告》中指出:“由于没有从整个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角度去理解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内涵和价值,很多项目园的课程改造还局限于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尚未形成整体的课程架构意识,课程的基本概念含混。”体育活动游戏化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课程观、教育观和游戏观,正确理解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内涵。此外,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素养,这样才能开展高质量的体育活动。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形式有很多,如早操、晨间锻炼、计划性集体体育游戏、户外自主活动、室内体育活动、运动会、远足等。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同,其活动的教育价值也不同。例如,晨间早操的内容是基本体操,形式有徒手操、器械操、基本动作练习、队列练习等,通常采用集体活动的方式,有利于全面锻炼身体,培养幼儿的习惯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2]优化户外体育活动需要重新审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及自然环境的存在价值,从幼儿、家长、教师等角度进行系统的探究和实践。

(二)科学规划,有效反思

幼儿园需要基于儿童立场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科学规划幼儿园的户外游戏环境。

首先,幼儿园要关注幼儿的能力差异,打造富有梯度的环境,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都能体验成功感。如在设计大型运动组合器械时,吊板的高度、宽度都要有变化,让幼儿从不断挑战中产生快乐。其次,幼儿园要关注器械的实用价值,打造有效的环境。在创设户外环境时,除了要有挑战性,还要突出实用性,这特别体现在对传统自然景观的改造上。最后,幼儿园要关注游戏场地的合理规划,打造整合的环境。幼儿园需要反复研讨器械的分类、投放及使用,制订详细的场地规划图以及班级活动时间表,努力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幼儿园应在学期初期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的要求,制订适宜可行的活动目标。各年级教研组在此基础上研讨制订年级和班级层面的学期体育活动计划,要求每周各有侧重,以保证幼儿基本动作、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幼儿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同时,要重视评价的作用。体育活动评价是衡量活动目标实现与否的重要方式,起着检验、反馈、调节的作用。体育活动评价分为即时评价与课后小结,前者一般针对个体,后者一般针对班集体,即课堂学习评价。

(三)正确理解,重视游戏

根据王洪耀(2013)的调查研究,幼儿园的体育游戏基本为每周一次,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次数较少,活动的强度和密度达不到,这影响了幼儿的锻炼效果和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需要。有关部门和幼儿园领导应重视体育游戏的开展,增加每周体育游戏的次数,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体育工作是通过两条途径来完成的:一是体育活动(包括早操、体育课以及户外体育活动等常规锻炼方式);二是体育游戏。体育游戏,也称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身体动作、情节、角色和规则等组成,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幼儿园体育活动与体育游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逻辑上是包含关系。相比较而言,体育活动只有锻炼的属性,而体育游戏除了锻炼之外,还兼有趣味性和竞技性。体育游戏比一般体育活动更能发展幼儿的身心。[3]

(四)分众教研,分层研修

教师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他们的专业经验是在学习中获得的。园本研修是专业对话的主要表现方式,它的本质是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本土资源,解决教师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来达成教师的成长。[4]根据幼儿园现阶段的情况和教师的特点,我园成立了体育活动教研小组,利用分众教研、分层研修,开展专项体育活动,不断提升教师在体育活动中的组织能力。

1.认真观察幼儿表现,做体育活动的观察者。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活动空间较大,且处于运动状态,这对教师观察和捕捉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在体育活动前根据活动形式确定好具体的观察内容。如教师主导类的体育活动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性体育活动为主,可以重点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运动能力、运动品质以及情绪反应等;幼儿自主性体育活动偏重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自由玩耍等,需重点观察幼儿与材料、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同时,教师要结合观察的重点内容,综合采用危险区域定点站位、整体巡视等多种观察站位。

2.细心解读幼儿行为,做体育活动的指导者。

幼儿的运动行为转瞬即逝,教师应该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了解幼儿的能力水平和活动情况,及时跟进调整教育行为,提供适宜、有效的指导。如,两位教师同时执教“玩椅子”活动,在最后的椅子组合环节,A班幼儿使用多种方法组合椅子,有效练习爬、跳、走、平衡等多种技能;B班幼儿的组合方法较为单一,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评课反思环节,A班教师说,在发现幼儿方法单一、相互模仿时,很有必要及时用语言加以提醒,从而打开幼儿的思路。

“理念向深度走,行动向宽处行”,这是课程游戏化实施中必须面对的命题。唯此,我们才能让教师感受到课程变革带来的不是繁重的任务,而是解放;才能让幼儿体验到课程变革不为外显的快乐,而为收获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刘馨.学前儿童体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4.

[2]张慧和,顾荣芳,薛菁华.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丛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0.

[3]杨枫.学前儿童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10.

[4]崔岚,黄丽萍.如何当好教研组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0.

猜你喜欢
幼儿园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