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蓝光治疗痤疮的应用及作用机制分析

2018-05-22 11:14凌小红
关键词:作用机制痤疮

凌小红

【摘要】目的 观察LED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集痤疮患者90例,其中,先就诊的45例设为对照组,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后就诊的45例设为观察组,配合LED蓝光与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比较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42/45),对照组为82.2%(37/45),数据显示,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关于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为6.7%(3/45),对照组为4.4%(2/45),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LED蓝光配合治疗痤疮,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LED蓝光;痤疮;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R758.7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7..02

痤疮(acne),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见于青少年,以丘疹、结节、粉刺等为主要表现[1]。现目前,外擦乳膏是治疗痤疮的常用方法,虽然可缓解病症,但总体疗效不够理想,因此,临床医师开始探讨新的治疗方案。对此,本文以90例患者为对象,分为2组,通过不同方式治疗,观察分析LED蓝光治疗痤疮的应用及作用机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集痤疮患者共90例,其中,先就诊的45例设为对照组,后就诊的45例设为观察组。2组患者均符合座疮诊断标准,自愿参与研究,签署有同意書。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8~27岁,平均(23.4±1.38)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3±0.38)年。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18~34岁,平均(24.5±1.07)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2.1±0.17)年。比较临床资料,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每天晚上,外擦2%夫西地酸乳膏。(2)观察组:配合LED蓝光与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即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LED蓝光治疗。常规洁面后,佩戴护目镜,保护眼睛,免受蓝光损害,随后,应用GF-RB43-A型LED治疗仪,波长为465 nm

(+10 nm)蓝光,65 mw/cm2为功率密度,直接照射面部痤疮,面部与发光源相距8~10 cm,15 min/次,2次/周。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疗程,即4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1.3.1 观察指标

1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同时,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1.3.2 疗效评定

参照《皮肤病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疗效评定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指标:皮损完全消失,且未见新皮疹,判定为痊愈;皮损消退60%以上,基本上未见新皮疹,判定为显效;皮损消退20%~60%,可见些许新皮疹,判定为有效;皮损消退<20%,或者无明显变化,甚至有加重的倾向,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用到的数据,在EXCEL表格中录入,应用SPSS 20.0软件,计数资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评价临床疗效,数据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统计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皮肤干燥,1例脱屑,发生率为6.7%(3/45),对照组,1例皮肤干燥,1例脱屑,发生率为4.4%(2/45),组间比较,并无明显差异(x2=0.504,P=0.477)。

3 讨 论

痤疮,是常见皮肤病,青少年发病率较高,其发生与皮脂分泌过多、炎症反应、细菌感染、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等因素有关。关于痤疮,皮损多位于面部与上胸背部,其中,非炎症性皮损,主要表现为开放性(也称黑头)、闭合性粉刺(也称白头)。临床上,根据痤疮皮损性质及严重程度,可将其分为4级:(1)1级(轻度):仅仅表现为粉刺。(2)2级(中度):除粉刺外,伴有炎性丘疹。(3)3级(中度):除粉刺外,可见大量炎性丘疹或者脓疱。(4)4级(重度):不仅可见粉刺、脓疱、炎性丘疹,而且有结节、囊肿[3]。近年来,大量数据显示,座疮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症治疗座疮,对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夫西地酸乳膏,主要成分为夫西地酸,呈乳剂型基质的白色乳膏状,适用于各种细菌性皮肤感染。如今,2%夫西地酸乳膏被广泛用于治疗痤疮,但其整体疗效欠佳。LED蓝光,通过蓝光照射,杀灭座疮丙酸杆菌,缓解炎症,改善面部状态。关于LED蓝光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如下:代谢过程中,座疮杆菌会产生一种卟啉物质,该物质可吸收特定波长的蓝光,与其结合,杀死细菌。蓝光,纯度高,穿透性强,对正常皮肤无损伤,安全可靠[4]。本研究中,对照组接受2%夫西地酸乳膏外擦治疗,而观察组配合2%夫西地酸乳膏与LED蓝光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2.2%(P<0.05),而组间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LDE蓝光治疗座疮,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付 敏,姜功平.LED蓝光治疗痤疮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工程,2011,19(09):149+151.

[2] 刘家荣,郑黎敏,李 桦,胡晓芬.LED蓝光配合红光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7):1790-1791.

[3] 郑 莉.LED红蓝光联合创福康胶原贴治疗面部痤疮的护理体会[J]. 中国美容医学,2015,24(22):77-79.

[4] 马 静,温 炬,冯洁莹,郑荣昌.丹参酮胶囊联合欧美娜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43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06):722-723.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作用机制痤疮
区域物流业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刍议
疏肝活血方治疗更年期女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我镇农业结构调整
冠心丹参方及其有效成分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穴位泻血治疗痤疮63例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