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对危重病患儿进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2018-05-23 07:16段享娥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危重病例数家属

段享娥

(隆昌市人民医院儿科,四川 隆昌 642150)

危重病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病情变化快、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并伴有两个及以上机体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或衰竭等症状。此病患儿若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和护理,极易发生生命危险[1]。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是儿科较为常用的一种护理评分体系。该评分法可客观地评估患儿的病情,进而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对危重病患儿进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期间隆昌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72例危重病患儿。采用双盲随机分组法将这些患儿平均分为常规组(n=36)和评估组(n=36)。在常规组患儿中,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分别有16例和20例,其中年龄最小的0.5岁,年龄最大的5岁,平均年龄为(3.51±1.22)岁。他们中,发生休克的患儿有5例,发生心跳和呼吸骤停的患儿有6例,发生急性中毒的患儿有13例,发生急性感染的患儿有12例。在评估组患儿中,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分别有17例和19例,其中年龄最小的0.5岁,年龄最大的6岁,平均年龄为(3.73±1.06)岁。他们中,发生休克的患儿有8例,发生心跳和呼吸骤停的患儿有5例,发生急性中毒的患儿有12例,发生急性感染的患儿有11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儿入院后,我院均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其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常规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进行常规护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密切留意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如心率、脉搏、呼吸频率、皮肤及瞳孔变化等)。若患儿出现异常情况,须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并积极为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对评估组患儿则根据其评估的结果进行个性化护理。具体的方法为:⑴对总评分>90分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的方法与常规组患儿相同)。⑵将总评分在70~90分之间的患儿安置到PICU(儿科重症监护室),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24 h动态监护。包括:①对其进行心脏监护。持续监测患儿的心电活动,若发现其出现心率急剧增高或下降的情况,需立即对其进行双极胸前导联监护。②对其进行通气量和呼吸力量的监护。方法是将压力传感器连接到呼吸机管道上,对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患儿的气道压力和气体流速持续实施监测,以便准确对通气的参数进行调节,减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③对其进行经皮血气监护。方法是将氧电极紧贴于患儿的皮肤上为其加温,使其局部微循环血管扩张。然后,用微型电极直接测出通过半透膜进入电极内的PO2(血氧分压)和PCO2(二氧化碳分压)。当周围循环灌注正常时,经皮氧分压(TcPO2)能基本反映其PaO2(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在此期间,患儿若发生异常情况,须及时报告医生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⑶将总评分<70分的患儿安置到PICU,并对其进行24 h动态监护(方法同上)和加强监护。进行加强监护的内容包括:实时观察患儿病情的变化情况,并为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若患儿出现异常情况,须积极协助医生对其进行抢救处理,并确保各项急救措施顺利有效的开展。在确保各项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还要做好对患儿进行基础护理的工作,例如确保患儿的呼吸畅通、避免患儿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等。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1)观察两组患儿在接受护理前后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情况。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这些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该评分法的评估指标包括呼吸、脉搏、血压、心率等2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满分为5分,这20个项目的总分为100分。患儿的总评分越低,表示其病情越重、预后越差。2)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⑴患儿若脱离了生命危险,其生命体征、饮食等情况均恢复正常,则可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显效。⑵患儿若未完全脱离生命危险,其生命体征、饮食等情况均有所恢复,但仍缺乏稳定性,仍需加强看护,则可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好转。⑶患儿若未脱离生命危险,其生命体征、饮食等情况均未得到改善,则可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00 %。3)观察两组患儿的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通过让患儿的家属填写由本医院护理部自制的《对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调查问卷的满分为100分,患儿家属的评分若在91分~100分之间,则表示其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患儿家属的评分若在81分~90分之间,则表示其对护理服务比较满意;患儿家属的评分若在71分~80分之间,则表示其对护理服务一般满意;患儿家属的评分若在61分~70分之间,则表示其对护理服务略表不满;患儿家属的评分若≤60分,则表示其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在接受护理前后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比较

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儿的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护理后,两组患儿的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均有明显的提高,且评估组患儿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提高的幅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在接受护理前后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比较 [分,(±s)]

表1 两组患儿在接受护理前后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比较 [分,(±s)]

注: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89.52±5.32*#72.84±5.88*组别 例数(n) 接受护理前 接受护理后评估组常规组36 36 62.66±5.89 62.53±5.73

2.2 两组患儿治护效果的比较

评估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为91.67 %(33/36);常规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为63.89%(23/36)。评估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护效果的比较

2.3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儿的家属对护理服务总满意率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评估组患儿的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7.22 %(35/36);常规组患儿的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83.33%(30/36)。评估组患儿的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儿的家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的家属对护理服务总满意率的比较

3 讨论

危重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复杂、进展迅速等特点。所以,对危重病患儿,除了对其进行积极的抢救治疗外,还应在实施抢救治疗前对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做出准确的评估,这对挽救其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临床上常采用常规的病情评估法对危重病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但由于患儿缺乏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用常规的病情评估法并不能准确、有效地评估患儿的实际病情[2]。近年来,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上逐渐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危重病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该评分法是以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及其进行各种生化检验的结果为依据,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患儿主诉和临床诊断差异的干扰,还弥补了其语言表达上的不足,是儿科最为科学的护理评分体系[3,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儿的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护理后,两组患儿的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均有明显的提高,且评估组患儿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提高的幅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组患儿的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儿的家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危重病患儿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进行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其治护的效果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加快其康复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洁,郭树梅.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2,7(2):331-332.

[2]唐星.简化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8):2318-2320.

[3]彭伏梅.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 13(12):69-71.

[4]罗玲玲.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在小儿危重病护理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6, 15(1):28-30.

猜你喜欢
危重病例数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ICU危重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血清中降钙素原和(1,3)-β-D葡聚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