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观察

2018-05-23 11:15陈天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降糖病程低血糖

陈天来

【摘要】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原因。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醫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疗过程中均有出现低血糖设为试验组;同期选取笔者所在医院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低血糖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并从饮食、运动、药物3个方面对低血糖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年龄大于对照组,病程长于对照组,BMI低于对照组,Scr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是低血糖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年龄、病程、Scr是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导致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中,药物因素占68.9%,饮食不规律占17.8%,运动不合理占13.3%。结论:2型糖尿病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减少危险因素是避免低血糖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低血糖; 降糖治疗

doi:10.14033/j.cnki.cfmr.2018.8.0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8-0167-02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文献[1]研究表明,积极控制血糖水平是延缓糖尿病病情进展、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但在降糖治疗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导致的低血糖也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危害。血糖剧烈波动不仅会影响血糖控制效果,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还会进一步恶化病情,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2]。对此,在降糖治疗的同时,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也是有效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本次研究以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降糖治疗过程发生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进一步分析了治疗期间低血糖的发生原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45例,降糖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低血糖。纳入标准:糖尿病符合WHO制定的诊断标准[3];符合低血糖诊断标准:(1)美国糖尿病学会定义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3.9 mmol/L即为低血糖;(2)无症状性低血糖,动态血糖监测值≤3.9 mmol/L;(3)血糖正常,但临床表现有低血糖症状,即低血糖反应[4]。排除标准:合并全身性感染、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肺肝功能不全及精神性疾病的患者。同期选取降糖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45例。分别将发生低血糖、未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研究经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病程、BMI等进行比较;同时,对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对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此外,通过调查从饮食、运动、药物3个方面对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

试验组年龄大于对照组,病程长于对照组,BMI低于对照组,Scr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2.2 低血糖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年龄、病程、Scr均为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其中BMI是影响低血糖的保护因素;年龄、病程、Scr是影响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见表2。

2.3 低血糖发生原因

药物因素导致的低血糖占68.9%(31/45),其中服用不明成分药物占31.1%(14/45),未遵医嘱监测血糖及调整方案占20.0%(9/45),未识别Simonyi效应、自行加量胰岛素致夜间发生低血糖占17.8%(8/45)。饮食不规律导致的低血糖占17.8%(8/45),其中过度饮食控制占8.9%(4/45),服用降糖药后未按时进餐占4.4%(2/45),就餐时未进食碳水化合物占4.5%(2/45)。运动不合理导致的低血糖占13.3%(6/45),其中服用降糖药后未进食即开始运动占8.9%(4/45),运动量过大占4.4%(2/45)。

3 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患有糖尿病者已超过3亿人,预测在2030年将突破5亿;而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列居全球第二,同时低龄化趋势日益加重[5-6]。文献[7]调查显示:我国年龄>20岁者,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15.5%。因此,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降糖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也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时还要考虑低血糖的发生风险。低血糖是由多种因素作用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的一种表现,低血糖容易引发脑细胞缺糖或交感神经兴奋,而神经低血糖症状、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则是低血糖最为主要的两种表现。患者一旦发生低血糖,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病情严重时还会发生致残、致死事件,因此低血糖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文献[8]研究表明,出现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患者一直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带来的益处。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状的预防和控制尤为重要。

在降糖治疗过程中,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原因较多,文献[9]报道认为,患者年龄、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使用、肝肾功能不全等都与低血糖的发生密切相关。文献[10]报道显示:年龄>60岁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高达65%以上;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升高。文献[11]研究认为,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胰岛素蓄积,此时采取常规剂量服药也会引发低血糖;而长期自行加大剂量用药也会导致低血糖发生。此次研究以降糖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通过与未发生低血糖的患者进行对比,对治疗期间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及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方面,试验组年龄大于对照组,病程长于对照组,BMI低于对照组,Scr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对年龄、病程、BMI、Scr等因素進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MI是低血糖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年龄、病程、Scr是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因此身体消瘦的患者低血糖发生风险较高,故低水平BMI是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较长者低血糖的发生风险较大,病程延长导致内源性胰岛素缺乏日益加重,容易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年龄也是影响低血糖发生的因素之一,老年人的脏器功能减退,体内容易蓄积降糖药物,降糖药物浓度的增加可导致低血糖发生;Scr水平升高时,低血糖的发生率也会增加,这是因为肾脏病变会诱发低血糖,肾脏功能在受损时,胰岛素和降糖药在肾脏的降解、排泄会逐渐减少,此时药物在体内积蓄,导致降糖作用进一步增强,从而容易出现严重、反复的低血糖症状[12]。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其他疾病,联合用药情况比较多见,药物的协同作用也会导致低血糖发生。此外,在饮食、运动、药物3个方面的调查发现,三者导致低血糖发生的概率分别为17.8%、13.3%、68.9%。其中,药物因素是导致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提示不合理用药可直接导致低血糖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健康教育,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合理用药,以此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综上所述,降糖治疗过程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应减少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合低血糖发生原因科学调整治疗方案,协助患者掌握正确控制血糖水平的方法和手段,以此对低血糖的发生进行预防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周霞.优化胰岛素注射降糖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及自我保健能力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4):556-558.

[2]杨存美,马燕兰,亢君,等.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时间段的调查及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303-307.

[3]贺钰梅,韩秀平,汪丽丽,等.长期强化降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4):31-34.

[4]柴剑丽,吴春燕,王文娟,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70-174.

[5]方团育,陈开宁,全会标,等.高龄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6,56(22):74-76.

[6]田勇.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药物性低血糖的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医学,2015,12(27):3813-3816.

[7]马婧,谭翠霞,钟莉,等.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血糖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7,9(7):428-434.

[8]陶晓明,汪海东,黄宇新,等.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检出和干预中的作用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5,21(1):24-27.

[9]陈锡得,杨立勇,林志鸿,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377-379.

[10]戴莉敏,马慧,崔庆庆,等.院外血糖监测记录表及血糖波动随访表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11(7):850-852.

[11]杨琳,方玲,高瑞华,等.动态血糖监测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11):986-989.

[12]张新华,耿梅.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4):4811-4812.

(收稿日期:2017-09-15)

猜你喜欢
降糖病程低血糖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门诊药房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有些人需要强化降糖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糖友,当心低血糖突袭
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