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个应用可能正在访问你的手机数据

2018-05-25 04:53
看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凯瑟中间商迪克

数据收集早已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行业。但遗憾的是,你可能永远不知道有多少数据公司拥有关于你的数据,也不知道到底怎样才能删除这些数据。

这个令人震惊的结论来自一些隐私保护人士和科技公司。

“几千家公司正在做着收集你的数据和跟踪你的在线行为的事情,”游说组织隐私国际(Privacy International)的数据项目负责人费德里克·凯瑟纳说道,“全球都如此。不仅涉及在线,线下也难逃此劫,比如会员卡和利用Wi-Fi来跟踪你的手机。你几乎没办法知道自己的数据到底遭遇了什么。”

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说法,大型数据中间商,比如Acxiom、Experian、Quantium、Corelogic、eBureau和ID Analytics等公司,可以针对每个消费者拥有多达3000个的数据点。

凯瑟纳女士说,过去六年中,超过600个的应用访问了她的iPhone数据。所以,她现在正想方设法找出这些应用到底掌握了关于她自己的哪些信息。

“可能需要一年时间才能找到答案,”她说,因为这涉及到深入研究每一条隐私政策,然后再联系应用供应商询问他们。并且还有一个前提是,对方愿意回答你的问题。

不一定准确的数据

不仅搞清楚对方拥有你的哪些信息十分困难,这些信息到底有多准确也很难说。

广告商收集用户数据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广告推送是数据变现的主要模式

另一个隐私权利游说组织世界隐私論坛(World Privacy Forum)的执行总监帕米拉·迪克逊说:“他们搞错了我的收入,也搞错了我的婚姻状态。”

她正在检查某一商家持有的关于她的信息,这个商家挖掘出这些信息随后到处出售这些信息。

她发现自己被描述成了计算机爱好者和跑步爱好者:“有点让人不爽的是,我不是成天到处买电脑的那种人”,而且实际上她喜欢骑行。

纽约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高级分析师苏珊·比德尔表示,数据中间商行业的一个共识是“只有50%的数据是准确的”。

所以,这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迪克逊女士将这种情况称为“荒唐的营销数据”,而这些数据确确实实有关一个人的人生际遇。

消费者数据,诸如我们的喜好、消费行为、收入水平、对奢侈品的追求欲、个性等等,都可以帮助品牌有效地定向投放广告。

影响信用评级

但是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戴顿认为,这些数据的主要用途是“减少风险,而不是广告投放”。

如今,我们的信用评分几乎是公开的。

戴顿教授说,如果这些信息对你有利,你的信用卡和贷款会便宜很多,你也会更加轻松地通过员工背景调查。

但是,迪克逊女士表示,这些数据也可能是不正确的,带有歧视的,隐藏了关于种族、婚姻状态和宗教信仰等信息的。

“一个人可能永远不会意识到,就因为信用评分不够高,他或她没能获得面试机会,得到理想的工作,得到打折、奖金、优惠券或机会等等。”世界隐私论坛在一份报告中总结道。

只要公司还在向我们销售产品,消费者数据收集就不会停止。

在1841年时,邓白氏(Dun & Bradstreet)就收集信贷的数据和传闻。到了1970年代,名单经纪人提供各种磁带,其中包含大量不同人群的数据,有捕鱼许可证持有者、杂志订阅用户或继承大笔财富的人。

现如今,在线数据的巨大规模已然超越了传统线下人口普查和选民登记数据。

这些数据大部分是汇总和匿名的,但也有很多不是。并且,我们中的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我们到底分享了多少数据,因为我们在同意在线条款和条件时从来不会仔细阅读这些内容。也许,这个是可以理解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你真的打算仔细阅读网络上碰到的每一条隐私政策,那么你需要每天阅读八小时,连续阅读76天。不管怎样,这种必要的工作“不应该由公民来完成,”费德里克·凯瑟纳说,“公司理应保护我们的数据,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安全公司RSA的拉什米·诺尔斯指出,在市场上获取我们数据的不仅仅是数据收集商和广告商。

“通常,黑客可以回答你的安全问题——比如像出生日期、母亲的婚前姓名等,因为你曾在公共域上分享过这些信息,”诺尔斯说,“你会惊讶地发现,从少量信息碎片中拼凑出关于你的准确个人简介是多么的容易,这样的信息可以用于身份盗窃。”

如何保护和分享?

所以,我们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数据?

我们可以限制与第三方共享的数据量。这里有好几方式,比如更改浏览器设置来阻止Cookies,使用广告拦截软件,“无痕”浏览或使用虚拟专用网络等等。

还有,DuckDuckGo这些搜索引擎也会限制向在线跟踪系统透露的信息量。

但是营销公司CitizenMe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圣约翰·狄金思认为,消费者理应掌握自己数据的控制权并可以将自己的数据变现。

在他的应用上,消费者可以主动进行测试和填写问答,然后匿名与希望购买更准确的营销数据开展推广活动的品牌分享这些数据。

“你自愿且实时给出的数据会更有吸引力,更有价值,甚至胜过数据中间商,”他说,“我们在世界各地有8万多用户。其中不少人每月可挣8英镑,还有人将部分收入捐赠给慈善机构。”

从德国汽车制造商到大型零售商等各类品牌都在寻求“道德”的数据获取方式,他说:“我们需要让数据市场更具透明性。”

猜你喜欢
凯瑟中间商迪克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误解中间商
被误解的中间商
英国失忆男孩爱情传奇
乌克兰强化网站中间商责任
误解中间商
老师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