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寄语

2018-05-26 10:59本刊编辑部
教师·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人类理念思想

本刊编辑部

新年伊始,《教师》杂志社的记者采访了湖南省教师教育学会会长、哲学家周德义先生,他对教师与教师工作充满了热情,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特别是对习近平主席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中提出和倡导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大同世界充满了期待。他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的世界宣言。他说,每个时代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思想理念,造就一些为我们大家都认同的观念。在新时代里,我们要树立如下几个基本理念:

一是要树立凡事从“人”出发的理念

从人出发的观点,符合根本人性的观点,脚踏实地地从人的类群进步繁荣中想谋划服务的观点,是最值得推崇的。人少的时候、人老的时候、人生病的时候,以及人在特殊的境况之中等等,他们思索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应该为他们创造什么?老吾老、幼吾幼……爱人者、敬人者……一切从人出发的价值观,应当成为人类的共同语言和追求。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人是人类一切动机和活动的目的和手段。我们倡导创建的新文化,应当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这种文化研究人与人、人与自然、人自身内外的关系,这种文化超越现有所有的文化观念。

哲学意义上的人,是哲学存在的出发点和归宿。“仁者爱人。”爱人是人类的理性追求。但是正如中国文豪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所言,封建社会制度是人吃人的社会制度,封建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翻开人类文明史,战争、瘟疫、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了多少痛苦和残害。人类是大自然的珍宝,可是种种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在人类中不时发生。我们要把一切贴在人们额头上的作为伤害人的各种理由的标签除去,让人们有自由的思想、言论和呼喊。让人们在充满仁爱的法律框架里随心所欲地生活。一切社会组织与个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人的由生而死的每个环节的幸福、快乐与安宁。因此,新文化观应当是: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服从与服务于人。

二是要树立凡事从“和”出发的理念

各民族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就是宽容的存在,也是系统整体和谐存在的前提。多元是文化的特性。因此,对于异种文化我们应当持敬重、仰慕和感恩的态度。文化的多元性,给社会心理与情绪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发展的前进趋势是走向更加开放、公正、平等的方向。多元文化只有以“和”为前提,其本身才是制衡的。

历史证明,一种文化消滅一种文化的现象,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些民族的文化由于不适应变化的环境和形势,如同一些物种在进化的过程里,自然而然地销声匿迹一样,在历史发展变化的进程中,连同民族被异种文化同化和整合、融化的情形在人类历史中并不罕见。但是,文化不可以消灭,只可重组和消亡。文化不可以通过外界强力干涉,只可以通过来自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总之,一切不合适时代发展的文化现象,甚至文化都会自然而然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面。

和谐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没有和谐也就没有事物的存在。中国传统思想宝库的和谐理念可以成为世界新文化观的重要资源。从先秦诸子百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到近代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理念等,无一不包含着深刻的和谐思想。特别是以追求中庸与和谐为最高目标的儒家哲学,提倡“推己及人”“以己度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方式与和谐理念。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树立全球整体的和谐意识、全球问题的危机意识、国家地区之间的和平共处意识、合作办事的共生共赢意识和民主协商的运作机制。凡事从“和”出发,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友爱的人际关系;在社会系统内部构建一种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的局面;在人与自然之间建设一种良性互动、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三是要树立“大同世界”的理念

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大同”思想。儒家经典《礼记》如此描述“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经这样描述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他说:“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对立的真正解决,是存在与本质、对象化与自我确立、自由与必然、个体与类之间冲突的真正解决。”以上两相比较,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与孔子关于大同世界的描述,存在着极大的相似之处,譬如,二者都是对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期盼,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强调一切从人出发,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等。中国汉朝思想家董仲舒说过:“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用今天的话说,道是自然产生的,是客观存在的,是亘古不变的。无论世事多么艰难,孔子为我们描绘的天下大同的理想是必然会实现的,孔子的思想理念如同天上的太阳自然而然地会照亮普天之下的每个角落,依其行是必然的事情。

当记者告别时,周德义说他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四十年,深切地感悟到:为人与为学、为师是相互统一的,为师者“教书育人,以知人为先”(要全面深切地了解自己的学生)“既要仰望星空,更要反观内心”“学为人师,身为世范”。

猜你喜欢
人类理念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