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从优秀走向卓越

2018-05-26 10:59龚嘉琛龚明斌
教师·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成长路径结构分析

龚嘉琛 龚明斌

摘 要:湖南省教师教育学会组织评选表彰的首届一百名“湖湘优秀班主任”,是湖南省广大中小学班主任的优秀群体。文章从区域、性别、年龄、教龄、学历、学科、职称、职务、所获荣誉等方面对该群体进行结构性分析,提取优秀班主任的优秀特质,探索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成长路径。

关键词:“湖湘优秀班主任”;结构分析;优秀特质;成长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06

作者简介:龚嘉琛(1996—),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

龚明斌(1970—),男,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高级教师,教育硕士。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组织制度总体上还是实行的“班级授课制”,与其他任课教师相比,班主任的教育责任更加繁重,工作角色更加多元。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是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1]。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对班级以及学生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为了激励广大班主任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努力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湖南省教师教育学会组织评选表彰全省首届“湖湘优秀班主任”100名,并于2018年1月13日,在湖南省益阳师范艺术实验学校隆重举行表彰大会。充分发挥“湖湘优秀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借鉴优秀班主任的成功经验,促进广大班主任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整体提升全省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特对湖南省首届“湖湘优秀班主任”的构成做如下统计分析,尝试提取优秀班主任的“优质基因”,剖析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密码”。

一、结构分析

通过对100名当选首届“湖湘优秀班主任”的《推荐审批表》相关信息和真实数据的分类统计,分别从区域、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学科等方面,全面了解该群体的构成情况,有助于广大中小学班主任确立专业发展的“参照系”,反思提升。

1. 市(州)参评情况

首届“湖湘优秀班主任”遴选表彰活动,由湖南省教师教育学会牵头组织,由湖南省教师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具体实施。通过宣传发动、市(州)初审推荐、参评对象公示、专家集中评审、评审结果公示等程序,坚持政治坚定、事迹突出、群众公认、优中选优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评选出了100名优秀班主任。从市(州)分布情况来看,存在区域间不均衡现象,申报积极、超额推荐、较高比例入选的市(州)分别有长沙市、邵阳市、益阳市、怀化市、常德市、湘潭市,参评人数较少、入选比例较低的市州有娄底市、衡阳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 性别结构

首届100名“湖湘优秀班主任”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其中男班主任占27%,女班主任占73%。这一比例也是中小学教师群体性别失调的折射,女性教师占七成左右(如图1所示)。

细查不同学段优秀班主任男女比,入选的1名幼儿园教师、26名小学班主任、4名特殊教育班主任全部为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感情丰富、工作细致的女性教师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领域具有比較优势与竞争力。初中、中职、高中学段优秀班主任男女比例分别为9∶21、3∶5、15∶16,性别结构日趋合理,侧面反映出男性教师更多选择在中学从教的倾向性。

3. 年龄结构

100名“湖湘优秀班主任”中,学前教育阶段仅1位班主任入选,具有个体特殊性,其他学段均有数名班主任入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各学段优秀班主任的年龄均值为42.24岁,教龄均值为22.24岁,担任班主任的平均年限为18.52年,这三组数据表明,首届“湖湘优秀班主任”群体属于典型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平均年龄非常接近的情况下,小学优秀班主任的平均教龄、班主任工作年限明显长于初中、中职和高中学段的班主任(如图2、图3、图4所示)。

4. 学历结构

首届“湖湘优秀班主任”均具有任教层次的合格学历,其中以本科学历为主体,占79%,其次是专科学历,占13%,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占7%,中师学历者仅占1%(如图5所示)。

5. 学科结构

从学科分布来看,首届“湖湘优秀班主任”中小学语文教师占55%,其次是数学教师占13%,第三位是政、史、地等文科类教师占10%,第四位是英语教师占8%,理化生等理科类教师、音体美及其他教师并列第五,各占7%。可见,优秀班主任中以语文等人文社科类教师为主体,占了七成左右(如图6所示)。

6. 职称结构

从职称分布情况来看,正高级教师占2%,副高级教师占50%,中级教师占44%,初级教师占4%。其中,被授予湖南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的占7%。数据表明,百名“湖湘优秀班主任”的职称结构明显优于湖南省或某些名校的整体水平,正高级教师、副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所占比例较高(如图7所示)。

7. 任职情况

首届“湖湘优秀班主任”都扎根于教育教学第一线,在校兼职比较少,所占比例为32%,且兼职多为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主任)、德育主任、教导主任等基层业务性岗位。从政治面貌来看,共产党员占52%,群众占44%,民盟等民主党派占4%(如图8所示)。

8. 荣誉奖励

首届“湖湘优秀班主任”大多获得过一定层次的荣誉称号和教学方面的奖励,不少教师还存在“荣誉叠加效应”。我们每人选取一项人民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综合性荣誉称号进行统计,国家级(部级)占4%,省级占12%,市级占64%,县级(区级)占18%,校级占2%(如图9所示)。可见,80%的优秀班主任获得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荣誉类型集中在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市级师德标兵(楷模)、市级优秀教师、市级骨干教师等(如图10所示)。

二、优秀特质

在全面研读百名“湖湘优秀班主任”的推荐申报表、典型材料以及《大美师德 润泽湖湘》(演讲录)[3]的基礎上,我们试图提炼出这一优秀班主任群体的优秀特质,供广大中小学教师参考借鉴。正如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所言:培养老师就是要提取优秀老师成长的“基因”[4]。

1. 情怀与格局

优秀班主任一般都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怀和宏大的教育格局,具有坚定的教育理想,为国育才,教育兴邦,既立足于当下的教育实际,又着眼于长远的未来发展,着力于培养“自信豪迈的中国人”。他们师德高尚,为人师表,善于在平凡的、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面对开放的世界和崛起的祖国,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正如湖南省双峰县永丰中学朱永华老师坦言,他担任班主任27年来,一片丹心育桃李,满腔热血润杏坛,春风化雨关爱莘莘学子,下自成蹊享受教育人生。

2. 幸福与仁慈

生活是以幸福为目的,教育同样以幸福为目的。优秀班主任大多认同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即“教育让生命幸福成长”这一教育价值观。以“严父慈母”般的胸襟,尊重、信任、理解、包容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名字都充满了神圣与庄严。

湖南省常德市第四中学钟碧霞老师扎根三尺讲坛, 演绎幸福人生,坚信“幸福的人生就是成功的人生,把培养学生的目标确定为——让学生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益阳师范艺术实验学校张阳春老师从教35载,当了30年班主任,坚持用诗化教育,“为生命导航”“做孩子们生命的唤醒者、心灵的守护者,让他们的潜能激情迸射,让他们的个性轻舞飞扬。”努力做好学生的成长导师,学习上给予辅导,生活上加以指导,心理上注意疏导,思想上加强引导,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被关怀的幸福人生。

3. 爱心与智慧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以及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霍懋征都秉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观点。做好班主任,需要爱心,也需要智慧,即需要“智慧之爱”“睿智的爱”。

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桃江县桃花江小学邱小丁老师,在27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坚持“用爱心播种,用智慧耕耘”,用“爱”去沟通学生,用“巧”去点拨学生,用“严”去管理学生,努力使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下实现自我,享受成长。湖南省怀化市钟秀学校周燕老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切身体认是“爱”字当头,“责”为重,做一个智慧的“会偷懒”的班主任。把班级管理权让渡给学生,实施班级自治,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优秀的班主任,都热爱教育事业,挚爱班主任工作,关爱每一个学生,既做经师,更做人师。

4. 坚守与创新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优秀班集体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周期,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坚守。湖南省平江县时丰中学的童业余老师,从教28年,当了28年的班主任,坚守在偏远的山村学校,沉下心来“做农夫式的教师,做汨水之滨的摆渡人”。28年来他与同事一道、家长一起、学生一伙,风雨兼程,同舟同济,心手相牵,润物无声,在平凡中凸显伟大,在点滴中演绎精彩。教育需要坚守,同时呼唤创新。湖南省湘潭市火炬小学杨水平老师,十多年来坚持带班,同步开设“家长学校”,写了几百封《爱让我们同行》的“家书”,而且不断创新家书形式,推陈出新,“随笔寄语”“宝贝故事”“我为你喝彩”“爱的鼓励”“爱的回声”等相继成为杨老师与家长及学生互动交流、书信往来的主题。《中国教育报》曾两次对其进行专访,称其为热爱教育工作的“草根班主任”、在陪伴中修心修行的“麦田守望者”。

5. 成全与成就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本质是“成全”[5]。教育本就是美好的,它的目的是传递美好,其过程也一定能呈现美好。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相长,“成就自我”定会辐射至“成全他人”;而“成全他人”,也就是“成全自我”。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陈奇志老师,多年来担任理科实验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高度认同“教育的本质是师生彼此成全”。名校名师,加上优质生源、高效管理和有效教学,让她收获了“择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慰,以及“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正如她所言,“这种幸福,来源于自觉的成全意识,成全学生,也成全自己。”

三、成长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和班主任工作艺术的练就需要一个过程,呈现出成长的阶段性。从新任班主任到熟练班主任、有经验的班主任、有一定专长的班主任,直至优秀班主任和专家型班主任,相继要跨越适应期、探索期、发展期、成熟期和创造期。聆听全省首届“湖湘优秀班主任”代表的主旨演讲,梳理出以下主要成长途径。

1. 终身学习

优秀班主任都坚持终身学习,通过学历进修、集中培训、网络研修、自主学习等途径,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夯实理论基础,开阔学术视野,增进专业素养,借鉴先进经验。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的姜美玉老师就认为,班主任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工作新常态,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入实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工作方法,让班级育人成为学校育人的先行者和推动者。湖南省桂阳县蒙泉学校的江昭红老师,在全省第七届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真实表白:“为做一名高品位的人民教师、一个有胜任力的班主任,我始终坚持不懈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教学刊物,向老教师虚心请教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2. 实践反思

“好教师从哪里来?”必须扎根于教育实践,从教育实践中成长起来。教师的发展是在“真刀真枪”的教育实践中进行的,但是,在自然的、未经反思的实践中,教师的发展只能凭教师个人的天赋或偶然的机遇,而在自觉、主动改造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发展却是自觉的、快速的,是大批教师自觉成长的必由之路[6]。

湖南省长沙市稻田中学的华玉凤老师,在其33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坚守“让每个孩子都出彩”的教育信仰,完整地带了九届初中学生,形成了“九有”帶班风格,即:班级有愿景有目标有力量;学生有梦想有计划有方向;治班有艺术有创新有成长。这“九有”功绩,源自她三十多年的教育经验,也是她勤于反思的成果。她每天坚持做到“清晨六问”“静夜六思”,“清晨六问”:①我今天的目标是什么?②我今天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③我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④我今天准备学习哪些东西?⑤今天我准备在哪方面进步一点点?⑥今天我如何使自己活得更健康、更开心?与之对应的“静夜六思”是:①我是否完成了今天的目标?②我今天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③我今天学到了什么?④我今天哪方面做得不够好?⑤我如何做得更好?⑥我明天的目标是什么?华老师长期坚持自觉实践和自我反思,成长为一名专家型班主任,被评为全省首批正高级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殊荣。这正印证了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专业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3. 潜心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认为,教育科研是名师甚至是教育家型的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7]。“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境界。教育科研为教师教育思想的形成、教学艺术的沉淀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更为教师的综合发展注入了无穷的活力。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雅芩老师就是坚持“以研究的状态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典型代表,通过各种专业学习与专题研究,从忙忙碌碌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以有效德育和班级工作为研究重点,近年来发表了数十篇教育论文和班级管理经验,还成了《班主任之友》的封面人物和多年度的“优秀作者”。

4. 陪伴成长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全面的、深刻的、持久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良好的教育。

周毅敏老师是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何仙观完小的一名普通数学教师兼班主任,从教35年来,她都努力担任好“亦师亦友亦父母”的多重角色。在她看来,“班主任工作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以教师的身份教给学生一些做人的道理,以朋友的身份带给学生生活的常识,以父母的身份教会学生学会照顾自己。”秉承这种朴素的教育思想,她陪伴一波又一波的学生度过了小学六年的金色童年。国家级教学名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龚美慧老师,任教于张家界旅游学校,多年来,她用“爱”坚守班主任的乐园,坚持用微笑和赞美善待每一个学生;坚持找机会给学生送礼物;坚持用正能量浇灌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坚持和每个学生共同成长;坚持在教室里与学生一起午睡……正是她的诸多坚持和爱心陪伴,使她成为众多学生生命成长中的贵人,创造了一个个教育奇迹。

参考文献:

[1]龚明斌,郑学志.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班主任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191.

[2]霍小光,张晓松. 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 itics/2016-09/09/c_1119542262.htm.2016-09-09.

[3]湖南省教师教育学会班主任工作专业委员会.大美师德 润泽湖湘[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8.

[4]李希贵.新学校十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0.

[5]余 柯.龚明斌:教育的本质是“成全”[J] .湖南教育(A),2017(12):22-24.

[6]郭 华.好教师:从哪里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85.

[7]郭元祥.教师的20项修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5.

猜你喜欢
成长路径结构分析
反思性实践:卓越幼儿园教师成长路径
2016年中国经济走势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