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的语文教学初探

2018-05-28 09:41王广红
关键词:实用主义云彩语文课堂

王广红

【摘 要】

“有意义的教学”是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和融入社会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有意义的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才能创造有价值的语文课堂,它要求我们摒弃以“精彩、丰富”为名义的形式主义课堂、实用主义课堂。

【关键词】

有意义的语文教学 学生为本 学习过程

“有意义”与“无意义”相对,无意义的教学不仅是浪费时间,更影响了学生的学科素质发展。何为“有意义的教学”?“有意义的教学”是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和融入社会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有意义的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才能创造有价值的语文课堂,它要求我们摒弃以“精彩、丰富”为名义的形式主义课堂、实用主义课堂。

一、有意义的语文教学要立足学生本位

陶行知曾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教师的使命在学生,立足学生本位的语文教学才是有意义的。 立足学生本位开展语文教学,说起来简单,可实施起来,也给语文教师带来了许多挑战。首先,班级由不同的生命个体构成,他们的学情不同,接受能力、欣赏能力、感悟能力也不同,学生有如此多的不一样,以何为本?子曰:“因材施教”,什么叫“因材施教”?陶行知先生打个比方:“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老先生的这个比喻打得好。我们要认识到教育不是简单的几堂课或者几项作业,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甚至是出成果的。它是需要像养花木一般不断施肥,浇水,等待,琢磨,静待花开。在我们班上,孩子的学习状况差距明显,同样的一段文字,孩子们的感受能力差距明显。在执教《秋游》这篇课文时,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始终从学生的学情入手,问题设计时,反复琢磨,学生是否能理解体会。我采用朗读教学法,联系学生容易观察到的生活和身边景物,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验文字之美,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上完课,都在说自己也要利用周末和家人一起去秋游。

二、有意义的语文教学要关注学习过程

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语文教学的意义绝不仅仅在教会多少文字,更在于教会学会“有文化”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不急于求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在小语界,以斯霞、袁瑢等为代表的老师们,他们是“爱的教育”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们已把自己的人格、爱心、良知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他们的语文教学是科学、艺术、人格的结合。在低年级孩子的写字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这种人格化教学带来的神奇变化。我们的汉字书写笔画多,结构复杂,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和意志力都比较薄弱,刚接触到时,如何正确美观地书写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为了让孩子们能体会到汉字书写之美,我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方面。带他们探寻汉字来源、结构之美,表扬他们的每一次小小的进步,训练他们的书写的意志力,渐渐地,我发现班上喜爱书写的人越来越多了,书写美观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有意义的语文教学是生命和生命的对话交流,学生的学习过程见证着他们的生命成长过程。

三、有意义的语文教学杜绝形式主义课堂

在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有一些课堂,热闹非凡。一堂课,老师与学生互动多次,可是老师和学生的交谈流于表面,学习深度与广度没有展开,讲得都是可有可无的话,这样的课对学生毫无兴趣可言。还有一些语文课,学生的朗读声不绝于耳,重复的读背,却不走心,没有感受,学生成了没有心灵感知的读书机。这样的课堂各种形式虽应有尽有,但流于表面,不仅毫无意义,还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学习的课堂应是文字的感悟课,应用课,是心与心交流的课堂,是美的课堂。有意义的语文教学坚决杜绝任何“热闹”的形式主义课堂。课文《月亮和云彩》讲了三个小朋友观察月亮和云彩的故事。针对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他们是怎么看的?提取这个信息并不难,也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而依托这篇课文学习朗读,通过有声朗读把故事情境还原,和文中的几个小朋友一起去观察月亮和云彩,体验他们动脑筋想办法、相互启发观察自然现象,得出结论的经过,才是教学的目标。一名老师这样开展教学环节:先直奔事件结果提出问题:他们是怎么看的?画出相关句子。学生配合教师找到答案,教师板书后,重点指导朗读相关的几个句子,至于怎么朗读还原故事情境,一点儿也不涉及。教学过程最终变成了故事内容的理解、单独句子的指导,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的思维发展没有质的明显提升。

四、有意义的语文教学杜绝实用主义课堂

还有一些语文课堂,将语文课当做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课,到处是改换词语和补充句子,孩子记得头头是道,让他拿笔写出来点文字,却觉毫无可写之事或者却犹如鲠在喉,吐不出来。我们的语言文字是美的文字,描述的也是人类的美好情感向往,孩子每天在这样的环境下熏陶,怎么会觉得世间索然无味,甚至表达不出。说明我们的语文课堂的确有问题存在。表面上包含各种训练的实用主义课堂,打压了学生自主探索美的步伐,这样缺乏人文关怀的语文课堂终究毫无意义。有意义的语文课堂应注意引导孩子进入情境,进入故事。就像在《月亮和云彩》的教学中,如果执教老师能够给予学生一些人文关怀,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故事,学生仿佛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随着情节的发展主动参与观察“月亮和云彩”,课文语言就在故事情境中自然流淌。语文学习不再拿腔拿调,刻意训练,而是像生活一样自然。

陶行知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我们必須走出语文教学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误区,立足学生根本,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过程,让有意义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

猜你喜欢
实用主义云彩语文课堂
浅析日本国民性之实用主义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现实与虚拟
神奇云彩:大自然的画作
春天的云彩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云彩的秘密
云彩大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