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写话”,轻松习作

2018-05-28 09:41陆星
关键词:写话习作作文

陆星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部分,对习作的要求作了细化,把第一学段称为“寫话”,第二、三学段称为“习作”。这样提,淡化了作文概念,旨在提醒教师低年级的“写话”就像学生平时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那样平常。作为学生习作教学的引路者,我们积极倡导的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由表达,真情诉说,从儿童的语言角度写出真正属于儿童的文章。小学低年级作文是起步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春色满园关不住——激发表达的欲望

我国著名学者陶行知先生曾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生活是一个素材库,每个人每分每秒都在经历着不同的事,收获着不同的感受,体会着不同的滋味,这些都为作文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作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表情达意,古人说“情动而辞发”。新课标关于低年级写话教学的要求中提到:“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低年级的儿童知识有限,生活和活动范围狭窄,局限了他们的眼界。所以我们要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有意识地带领他们到大自然中去,用儿童自己的眼光认识自然,认识世界,亲近自然,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写你的所见、所闻、所想,源自生活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启发学生调动各个感觉器官乃至心灵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去看、去听、去闻、去摸、去幻想……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追求方法的创新

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教材内容是死的,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来创新教材,自主创新“活教材”,以实现创新教育。让学生放开手脚,自由表达,按课标倡导的理念,让学生“写自己的话”。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玩过的、经历过的、观察过的、感悟到的事物及其联系到一起的真情实感如实地写下来,以求得写话的个性化和独特性。写话教学要努力求真、求实、求活、求新。

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就尝试着让孩子们写一些短小的作文,要求很低,只需语句通顺,长短不限。为了减轻各自的负担,同时能够实现资源共享,让每个孩子学他人所长,我权衡再三,决定效仿图书“漂流”的形式,也来一个习作“漂流”。我根据班中小组的情况,准备了七本本子,根据组号开好封面。当然,第一批进入我的“漂流本”的孩子,是我精挑细选后决定的。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后面的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本子发下后,我精心酝酿,给7位孩子的家长发了一条短信,期待得到他们的支持。我是这样写的:××家长您好!本学期我准备让孩子尝试写话,不在乎长短,只求真实。为了减轻作业负担,我采取了小组流动的形式,您的孩子是第一个在“漂流本”上写作的,请您辅导孩子写好这第一篇习作,为后面的孩子做好榜样。谢谢您的合作!没有想到的是,我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家长的全力支持,第二天刚进教室,孩子们就蹦跳着把本子塞进了我的手里。读着孩子们的童言稚语,我感受到的是初尝成功的喜悦。

三、横看成岭侧成峰——减低要求的坡度

教师对于学生的“作品”,要求要因人而异,降低要求,鼓励赏识,切不可操之过及,急于求成。一个刚刚用过的词语的运用,一句富有童趣的句子,一个其他小朋友想不到的词语,都会产生强大的力量!成为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源泉,从而使孩子克服畏惧心理,愿意写,敢于写,在教师的引导下慢慢步入习作的殿堂。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孩子们的笔下之语像阳光下的沙粒熠熠生辉:

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它的耳朵上长着黑黑的毛,竖立着像两个三角形。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看见我就朝我“汪汪汪”地叫个不停,好像在说:“欢迎小朋友星期天在家和我玩。”

“哇,好漂亮的蛋糕?”大家感叹着,一打开蛋糕盒,一个双层蛋糕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底层是一圈淡紫色的花边,如一道道美丽的波纹;上层排列着三朵红色的花朵,娇艳欲滴;旁边“生日快乐”四个字闪烁着快乐的光泽。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一句话”就是作文的基本单位。从进行说一句完整的话起步,发展到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件事,继而发展到用几句话、一段话说一件事。只要教师降低写话的要求,使学生觉得写话并不难,以多种写话形式激发学生的写话欲望,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

四、天生我材必有用——享受成功的喜悦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让我们领略了“赏识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希望自己写话成功、使自己的作品得到他人的承认和赞扬,获得同伴的尊敬,属于自我尊重的需要。在写话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获得他人的尊重。

每周一至周五,我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们进行写话的交流与分享。分享者认真严肃,声音响亮,看得出,他们是“做足了功课”的;倾听者坐姿端正、神情专注,能感受到,他们是兴趣浓厚的。但是,光单纯式的分享作用不大,肯定会有一些思想游离者“只字未沾”。为了让行动更有实效,让学生真正地有所学,有所获,在每位学生阅读完,我都会借助实物投影进行及时讲评,圈画出精彩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写得好,或者让孩子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些孩子在家长的辅导下,用上了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在讲评的过程中,我也会有机地渗透这方面的内容,并适时地进行书写格式的指导。学生很期待这样的时刻,这既是一个交流展示、学习成长的平台,更是对他们辛勤劳动和艰难付出后的赞扬和肯定。

对于孩子们写的好的文章,我就采用加“☆”的形式,然后一轮下来,统计得“☆”的颗数,评出“最佳合作小组”。孩子们可积极了,当然也促使他更认真地去写,去读了。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直面学生的生命需求,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参与,忘却写话的动机,产生直接的表达需求,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此时,教师听着学生诗意的表达,也沉浸于教育的幸福之中,和学生共同成长。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写话课堂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在习作教学的道路上,我们将成为学生开启智慧大门的引领者,带领孩子共同迎接习作教学的第一缕曙光。

猜你喜欢
写话习作作文
寓教于乐 以评促学
小学低年段写话练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