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主文学与垄断文学

2018-05-28 09:38陈晓东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现象

陈晓东

摘 要: 本论文首先由网络文学盛行的现象谈起,结合作者本身调研。浅要分析了网络文学和专业文学在社会的现状,并以知识分子家庭为切入点,多层次多角度分析了如此现状的原因,其次本文将网络文学定义为民主文学分类,并创新的将其类比为三种典型的民主政體。将专业文学定义为垄断文学,将其定义为几种典型的专政国家体制。最后作比较总结,学习国体如何维护国家各阶级的稳定来寻求文学对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民主文学 垄断文学 类比政体 现象 原因 调研结果

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网络文学市场可谓相当繁荣。据某网站不完全统计,网络文学用户约达3.33亿人,其受用群体多为青少年。另据本人耗时二年的研究,对900人(300人为青少年,300人为中年,300人为老年,且年龄阶段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参照对象均来自中产阶级)进行书籍阅读情况及阅读种类调研,得出以下结论1.青少年年均阅读量约为10本,远大于中年的3本和老年的6本;2.青少年阅读书籍多为网络文学占83%,且多为玄幻仙侠类;中年人阅读书籍多为现实主义类约占69%;而老年人阅读书籍多为报纸期刊类约占59%。这便引起为我们的思考,社会应该更倾向于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本人暂将其定义为)民主文学还是以专业作家为代表的(本人暂将其定义为)垄断文学?

这个现象(调查结果)出现的原因有其必然性。首先,为历史原因(包括社会体制层面),我国在近代遭受列强的侵略,连年的战争和纷乱对我国民众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抑,无多余精力创造文学。故近代的文学以作家知识分子为主,且以救亡图存为主。加之近代民众文学素养普遍较低。根本无法创造文学。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由于国家落后的原因,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忽略了文化的发展。更因后来文革的如火如荼。造成大量作家放弃写作甚至被迫害致死,而后国家积极发展教育,使知识分子群体扩大,但由于缺少网络的载体,民主文学仍难以普及。其次,为文化原因,中国自古以来便注重学业,从孔子《论语》求学篇——“吾十有午而志于学”;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等一系列前人留下的作品可见一斑。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为政策因素(教育体制),从隋朝时期的科举考试到如今的高考,和1976年基本确立的现代教育机制一直鼓励着民众提高自身文化素质。这对民主文化的出现是举足轻重的。

那么这两种文学的写作方式,写作意义又有何异同呢。首先从源远流长的垄断文学说起。从古至今文人便是一种职业。其作品即可称之为商品。文人们创作的文学(垄断文学)便是一份全身心投入的结果。现代对文学创作的定义是为创作活动规定一个方向主要以文字的形式,通过作家对生命的体验,将其表现出来。而历代作家也无不履行着这一法则。垄断文学的意义广博浩渺,用卡尔维诺的话说“具有轻逸,速度精确,鲜明,多样,连贯的价值。”以《飘》为例,其创作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描写一个传统社会的土崩瓦解,以及人们应付这场巨变的艰辛过程,小说虚写战争,实则写战争对人类的心灵的影响。而民主文学呢,网络文学多为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网络文学与经济利益捆绑度较高。抄袭模仿,机械化生产较为严重。而深究其意义其扩大了文学的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文学,固然这一解放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还未在社会中有明显的表现。对于二种文学的意义对以上900人进行调研。对垄断文学的意义综合为让他们懂得生命,懂得生活(因为要概括大多数人的观点,所以较为抽象),而对于民主文学,他们的回答多为消磨时光,消遣(回答相对较为单一)。

而如今的社会对哪种文学的接受度较高并且为何呢?对于整体社会而言,民主文学即网络文学的接受度要稍高于垄断文学即专业文学。若从个体家庭而言,知识分子家庭(主要为教师,公务员等)中,几乎不存在网络文学。而其他家庭则或多或少网络文学占主体地位。分析其原因。首先,经济因素(包括经济收入与消费观念)网络文学相较于专业文学便宜许多,网络文学的载体多为网络,而专业文学的载体多为纸质。且专业文学的创作成本远高于网络文学。据豆瓣统计,网络载体上,专业文学的阅读量不足网络文学的百分之一。而在知识分子家庭,收入相对稳定,且对文学有一定的专业度。故其阅读书籍主要为专业书籍。其次为文化因素,网络文学多为浅显易懂的故事,而专业文学则相对来说较为晦涩些。同样是知识分子文学素养较高,故有上述现象。最后为社会因素,现代生活压力普遍较大,而能在专业文学中找到趣味的人很少,相反在网络文学中找到趣味的问人却很多,网络文学有助于他们释放压力。

若要深入探究民主文学并将其分类,首先我要介绍下几种民主政体。其一为英国的代议制,其二为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其三为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三种政体有共同之处也各有其特点。而当今社会的民主文学亦是如此。(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其各自特点)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实则为资产阶级专政的立宪君主国。(在这里,我们不妨将资产阶级类比为在网络文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和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作家,将读者类比为工人阶级)若从民主文学方面,作家主体型的作家和其较为类似,这一类网络作家大都以自己的兴趣,三观为出发点甚至是写作原则,而其作品也无不反映着其写作出发点。而读者便呈现出兴趣三观较为单一的特点。这样的作品有其自身的优点,它非常容易引起这部分(志趣相投)读者的兴趣以及文化认同感。当然,也避免不了其自身的缺点,它很难引起较大群体的认同,并且市场占有率不会太高(这里仅将写作出发点作为变量)。美国实行民主共和政体,三权分立政治制度,若在民主文学中,可将其类比为表面上以读者为导向,实际上仍以自己的三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类作家在网络文学群体或者说分类中占比较大。他们大多对文学有些兴趣,但又缺乏专业的学习和造诣,对文学的盈利性要求较高。这类网络作家的作品的优点即受众较广,盈利性较高。而缺点则是其文学性及文学意义的缺乏。而中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民主文学的角度讲,这种作家大致为读者导向型的作家,这类作家大多没有太多棱角,作品多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家个性在作品中较少凸显。这一类作家易于在网络文学领域获得成功,却也容易作品单一化,难以维持读者的兴趣。黑格尔说:“存在即是合理。”这三种作家亦是如此,如同各国政体是适合国情一样,他们也是适应这个社会和市场。亦各有其优缺点。其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有其独到的方法。而在现实社会中的网络文学在也存在着模仿抄袭,模式化生产的现象,这是网络文学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弊端。而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用政治经济学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以罗斯福新政为例,在罗斯福新政以前,美国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而在罗斯福新政后,强调政府干预,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并发展了经济。而在网络文学中,政府也应当适时伸出这只有形的手,与市场相辅相成。具有积极意义的,我们鼓励发展。不具有积极意义的积极劝导,而有消极意义的,应极力阻止。

垄断文学专业性较高,门槛较高,我们按时期将其分类。我们同样将其类比做政体。按其垄断程度,我们可以将其类比为而个时期的典型专政政体。其一为奴隶制,奴隶制的特点是其民主范围较小,由氏族社会的管理形式演变而来且在某些形式上带有原始制度的痕迹。而在文学中,近现代文学与其较为相似。在这里我们将作家类比为统治阶级,将读者类比为平民百姓。近现代作家大多为了追求较大群体的受众,讲求文章的浅显易懂,且近代第作家的作品大多生活化(緣因安逸的社会环境)。向读者传递一种价值观,常通过故事的形式传递出来,较为直观的揭示某种道理。这也是为何在近现代小说较为畅销,且说理性专著和文章较少,而叙事性文章专著较多的原因。而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则是中央集权相对较高,是以统治阶级甚至是君主一人为基础,而古典文学和其较为类似。古典文学大都较为晦涩,其专业性程度最高,作者大都讲求说理,议论。其受众相对来说较少,且古典文学产生时期社会环境较为动荡,不稳定,所以作品大多涉及社会制度,国家政体,这样较为深刻的话题。所以古典文学的说理性文章远多于叙事性文章。在古典文学时期,其受众也无非是文人骚客,抑或科举考生。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了垄断文学不同时期的差异。古典文学虽晦涩却富有文学性,近现代文学虽浅显却受众较广。如今的专业文学领域仍以近现代文学为主,但古典文学也受到社会一定程度的重视,却也只是专家学者,大学课堂的研究对象,上不了社会台面。我认为古典文学也可以和当代的社会现象结合,摩擦出火花。就像君主专制时期的某些制度仍在社会中沿用。

目前,社会对这两种文学的态度偏向于垄断文学,缘因网络文学的受众多为青少年,网络文学会影响学业,从我的调查研究可见一斑事实确实如此。而文学也就被逐渐功利化,而社会以后对文学的趋势是否也是逐渐功利化,我的态度是乐观的,首先,网络文学的生命力很强大,参与者众多,且社会也逐渐接受网络文学并能客观认识其优缺点。其次,读书本来就是件功利的事,但读书的益处绝不仅限于功利,它带来的社会效益也是无穷的。社会应寻求两种文学的相应发展,并积极引导。

参考文献

[1] 卡尔维诺.1984哈佛大学演讲[R].美国讲稿,江苏:凤凰传媒出版集团,2008.2.1:1-12.

[2] 魏杰,张宇.对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再认识[J].中国社会科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1:1.

猜你喜欢
现象
第1讲 声现象专题复习
第四章光现象
《简单的周期现象》自主学习任务单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弹性正碰的2分立值现象和4分立值现象及其解析
等周问题中的直观感知与理性思考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
看体育圈的“美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