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工业视域的IP电影热潮分析

2018-05-29 05:27杨蕊溪刘芸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化工业

杨蕊溪 刘芸

【摘 要】IP是一个自国外进入我国的概念,中文意思是著作权与知识产权,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电影生产领域引入IP理念,导致电影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在IP电影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商业化现象,本文主要研究了IP电影的热潮,希望对我国电影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化工业;IP电影;剧本改编

最近几年,大量网络小说、综艺、游戏内容引入电影当中,《哈利·波特》《指环王》系列电影得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由漫画改编的漫威英雄还没有上映即得到了人们的疯狂点击。人们称这类电影为“IP电影”,是“互联网+”理念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电影。

当前,国内竞购IP电影热潮已经涌现,但在其商业化发展过程中,大量IP电影内容类似、题材相同、不能创新,投资者一味追求票房收入而不顾观众的切身感受,IP电影的商业特点显露无遗,缺失了具有社会价值的理性思考。

一、IP电影的兴起

随着各类新媒体的不断融合,大量互联网资本进入电影行业,IP电影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崛起,同时对传统电影制作方式形成了严重冲击,由此带有明显的Web2.0时代印迹,改变了电影的原来形象。

(一)IP电影的发展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影创作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单一影视制作改变为有效互动;第二,大量新型题材不断涌现;第三,影视产业实现了与互联网的联合。在这种形势下,IP电影迅速兴起:以提高对观众的视觉刺激为重点,大力引入3D技术;产品营销中将线下发布会与线上营销、直播结合在一起。有的IP电影还没有上映即得到了人们的热议,由此表明IP电影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

2011年,电影《失恋33天》一举上映成功,表明国产IP电影进入了发展高潮。2014年,IP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谈资,各大影视制作纷纷引入IP电影。2015年IP电影持续升温,在国内票房收入前100名当中,IP电影占到了24部。

(二) IP电影的成绩

大多青春类IP电影取材自网络小说,有着良好的票房收入,但叙事模式过于死板,缺少宣传积极向上精神的题材。大量玄幻类小说、网游IP改编成电影,推动了国内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2015年奇幻类电影成绩显著,以《寻龙诀》为代表的IP电影融合了大量中国元素,结合好莱坞技术的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表现出明显的商业化特点。

二、IP电影热潮的研究

(一)娱乐化现象严重

随着都市化与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电影活动空间出现了明显变化,不再过于追求艺术价值的表现,而逐步迎合人们的娱乐需求,成为大众化的一种文化产品。为了能够带给观众大量的快感,大量投资者要求为观众制作大量的娱乐电影,导致严肃题材的电影逐步离开人们的生活,大量娱乐电影的出现使文艺电影的生存举步维艰。严肃类IP电影由于不能有效吸引观众,不易于完成改编,因此大多电影工作者宁愿放弃。

为了收到较好的娱乐效果,IP电影内容大多低级庸俗。其内容题材实现娱乐化发展以后,对观众的精神状态与价值取向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当前各种IP电影的数据来分析,发现娱乐类IP占有较大比重,如2014年腾讯的IP电影计划中,现实题材的作品只有莫言的《藏宝图》,其余作品均为网络文学、漫画、网游的复制品,表明崇尚娱乐是IP电影的发展方向。

(二)缺乏创新

IP电影的大量涌现表明电影行业的创新发展受到了限制。当前,由于大量二次开发IP现象的出现,导致电影生产格局发生了变化:第一,由于IP电影可以吸引大量观众,创造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人们热衷于IP改编,当前不具备合理的激励制度,传统剧本生产模式不能创作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剧本,如阿里影业公开表示专业编剧在电影制作中作用不明显,自己只要应用“IP、明星”的运行模式则可取得成功。第二,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大量投资者对IP电影蜂拥而至,对已经获得成功的IP电影大量复制,导致大多IP电影有着相似的故事情节,创新度不足。

由于没有认识到创新的作用,因此IP电影不可能获得长期发展。虽然网络文化的兴起对网络小说、网络剧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当前质量较好的IP已不复存在。在天涯与豆瓣网络社区的消失过程中,可以看到互联网中已不再拥有原创作品,网络文学垂直网站在最近几年也没有推出优秀作品,大量作品质量低下。在过度开发IP以后,高质量IP已全部消失,严重影响了IP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IP电影一味强调复制的发展模式,因此引起大量观众的厌倦。

(三)文化价值下降

商业利益与艺术发展的冲突,是IP开发过程中投资者与制片者工具性与价值性冲突的表现。工具性是利用实践检验工具是否具有较高实用性的手段,看其取得的效果如何,服务于人的功利需求。价值性则不强调利益的获得,主要讲究动机是否具有较高的合理性。

在IP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如果制片者接受工具性的价值取向,则不会追求影片的文化價值,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低级需求、增加票房收入而大力引入点击率较高、阅读量较多的网络小说与网络游戏,模仿好莱坞的生产模式,重视追求影片的功利性,从而降低了电影的艺术价值,产生了大量类似的电影。由于IP电影一味强调影片的商业价值,导致电影的艺术风格逐步远离人们的视野,大众审美意识不复存在,发展到最后只能给人带来一阵笑声。

处于工业社会中的大众文化包括二个特点:第一,大众文化的生产与销售将获得的利益放在首位。第二,大众文化来自民间,必然要满足大众的需求。不管电影产业是否会实现工业化发展,如果想要在大众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则需将商业利益放在次要地位,还要考虑电影引起的社会效应。电影制作有本身的规律与发展标准,利益不应是其核心内容。如果一味强调娱乐,则其艺术性必然会逐步丧失。

参考文献:

[1]马梦迪.文化工业视域下中国电影在IP热中的突围[J].今传媒,2017,25(10):91-92.

[2]李小华,祝琳婷.文化工业视域下的IP电影热潮思考[J].中国出版,2016(18):28-31.

[3]许轶华,徐君,韩贺.文化工业视域下中国动画电影的审美思考[J].戏剧之家,2017(2):135-135.

猜你喜欢
文化工业
以批判主义立场论新媒体技术场域的文化工业
文化工业下主体性丧失的三个层次
作为一种文化工业产品的真人秀节目
文化工业下的音乐(一)
浅谈霍克海默对文化工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