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业

  • 阿多诺“文化工业” 批判理论的进程分析
    蒙。阿多诺从文化工业批判入手反思资本主义社会启蒙理性丧失的本质。在阿多诺看来,文化工业利用技术建成自身的齐一性,依靠图式化和风格化的机制生产出迎合大众的工业产品,利用产品抑制大众思想的自由发展,最终彻底地沦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实现了对大众的欺骗。【关键词】阿多诺;文化工业;启蒙【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1-0059-03【DOI】10.20024/j.cn

    今古文创 2023年41期2023-10-30

  • 文化工业理论下中国短视频发展研究
    》一书中提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他们指出,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背景下,以及大众媒介的迅速普及和传播下,文化生产也逐渐带有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复制性、逐利性等特点。而中国短视频平台作为文化产业,虽然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指导下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由于其经济属性和传播媒介等特性使其发展出现异化,对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因此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审视现今我国短视频平台发展,分析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对于肃清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不良倾向,发展和繁

    理论观察 2023年7期2023-10-19

  • 传承、融入、复苏:从闺房转向时尚公共空间
    非遗与时尚,文化工业,创新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reative works of students exhibited in the teaching achievements exhibition of the National Art Foundation "Zhejiang Embroidery Art Innovation Talent Training Project" implemented

    当代美术家 2023年3期2023-06-11

  • 论阿多诺的文化批判思想
    丧失;理性;文化工业【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6-0052-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6.016一、前言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它在文明的扩张中显现了萌芽,又在社会的新旧矛盾日益激烈之际,伴着民主与解放的呼声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在这个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自然科学的发展为

    今古文创 2022年26期2022-07-24

  • 人工智能写作的文化工业解读
    产出来的类“文化工业”产品在资本与文化工业的裹挟之下,是否是一种标准化、齐一化的控制受众喜好的“傀儡”。人工智能“写作”的诗歌文本,以小冰为例,它所写的东西所表达的到底是谁的情感,谁内心所发出的声音?人工智能在文化工业的操控下,未来可预见性的对于粉丝文化的影响在何处?是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关键词:人工智能;文化工业;粉丝文化1、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写作“人工智能”(Artifical Intelligence)一词,来自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它的主要用途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7期2022-06-26

  • 金庸小说美学的二元对屹特征
    庸小说创作的文化工业场域密切关联,是武侠小说文体迎合消费需求的叙事原则与美学策略。关键词:金庸小说;二元对屹;文化工业;叙事特征对金庸小说的研究,著述很多,无论是对其历史流变或是文本风格,都已经有详尽的研讨。但是,作为世界文化工业的经典产品,其小说文本的叙事美学采用了何种策略原则,促成了其流行,一直少有评述。金庸小说强大的戏剧张力是其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作为一种叙事艺术产品,小说的戏剧性是其创作品质的重要组成。戏剧张力的动力核心是冲突,所有叙事性的艺术作品

    当代文坛 2022年3期2022-04-30

  • 文化工业”论中大众传媒文化影响再思考
    00)一、“文化工业”概念辨析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和马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是法兰克福学派中最杰出的两位人物。法兰克福学派集合了一群德国知识分子,其在20世纪20年代合作发展了一种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社会批判理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简单来说,文化工业是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和马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使用的一个术语,用来描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流行文化如何像一个生产

    传播力研究 2022年30期2022-03-23

  • 文化工业视角下“侣行”真人秀节目的个性化表达
    的模式已成为文化工业式的产品,缺乏个性化表达,因此本文剖析了“侣行”节目在话语主体、叙事内容和融媒体宣传等方面的个性化表达。“侣行”阐释了不一样的真人秀节目,在解构“侣行”节目时可以发现珍爱和平、热爱民族、关爱他人等的价值表达,为揭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形象掷下了有力一声。【关键词】文化工业;侣行;个性化表达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13期2021-09-05

  • 选秀狂欢对文化工业的反抗与颠覆
    被认为出现了文化工业理论所批判的标准化、同质化、商业化等特征,观众则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被动地位,成为了被文化工业操纵的对象。文章通过分析“创造营”系列选秀中颠覆性的王菊现象和利路修现象,认为受众具备一定的能动性,可以通过网络狂欢颠覆文化工业的规则,并对当代社会文化产生影响。关键词 文化工业;狂欢理论;“创造营”系列选秀;反抗与颠覆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0-0087-05 1 问题的提出自2005年《超级

    新媒体研究 2021年10期2021-08-16

  • “艺术生产”论与当代文艺的产业化
    :艺术生产;文化工业;文艺的产业化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与当代文艺问题研究”(17ZWB003);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文学存在、意识形态与艺术生产”(18FZW056)研究成果。自从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概念以来,艺术参与市场活动的商业逻辑和经济行为一直受到学界关注和热议,与之相关的文艺产业变革及产业化形态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对文艺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凸显文化、科技和产业的有机交融

    美与时代·下 2021年6期2021-08-11

  • 当代犬儒主义审美观的现实样态与发生过程
    一书中指出,文化工业是在文化领域实行工业化生产的,具有商品化、标准化和技术化特性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操纵的组织形式。文化工业不仅导致了艺术本真性的丧失,而且还剥夺了人的自由与个性,使人走向了新的迷魅,它在本质上是“反启蒙”的。文化工业引起的审美异化,是当代犬儒主义审美观的现实样态与其发生过程的根基。关键词:犬儒主义审美观;审美异化;阿多诺;文化工业中图分类号:B0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9-0079-06在霍克海默(Hor

    西部学刊 2021年9期2021-08-06

  • 机械复制的诱惑:宫斗剧热播背后的冷思考
    背后,离不开文化工业时代机械复制的诱惑,离不开消费主义文化的推波助澜,离不开娱乐至死的裹挟,从中也可对社会群体的普遍心理与社会文化症候略窥一二。针对当下宫斗剧大规模生产,机械复制,灵晕缺失,伪风格化,过娱乐化的现状,宫斗剧应当何去何从,这是宫斗剧热播背后最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关键词】 文化工业;宫斗剧;机械复制;女性主义【中图分类号】 J9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1)02-0083-03一、宫斗剧大热时代的到来(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07-09

  •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耽改剧《山河令》的成功之道
    ;女性意识;文化工业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4..0631. 耽改剧背后的耽美文化现阶段,在我国传播的耽美改编网络剧主要是在原有耽美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对文本加以改编后再进行影视化处理的产物。因此,要探究耽改剧的成功之道,首先要理解其背后的耽美文化。“耽美”一词最早用于日本的一种文学思潮“耽美主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4期2021-05-17

  • 《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多重凝视解读
    地总结出基于文化工业和性别政治逻辑,即“制作者与表演者”和“男性观众与女性观众”的两组凝视关系,进而阐明这两组凝视关系如何交互地建构出《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内外看似绚丽但自相矛盾的话语体系。关键词:凝视理论;真人秀;文化工业;女性主义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3-0176-03女性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女性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群体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而这股浪潮也已经吹向媒体领域,如《妻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3期2021-04-18

  • 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及其在音乐领域的显现
    ○王奥娜文化工业的概念起始于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Massenkultur)的批判,虽然并非由其首创“大众文化”一词,但是“文化工业”这一词语却实实在在是该学派第一次提出并加以广泛使用。1944年霍克海默在《艺术与大众文化》一文中首次提出“文化工业”一词,并将其与“大众文化”概念联合在一起解读,而后1947年在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专辟一节论述“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这也将“文化工业”的论述推到了一个高峰。就阿多诺个人

    文艺评论 2021年6期2021-04-16

  • 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视域下脱口秀节目的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多·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视角切入,分析网络脱口秀节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关键词:网络;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文化工业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2-0-0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压力。《吐槽大会》作为一档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通过吐槽释放情绪,从而缓解个体心理压力[1],使处于高压环境下的年轻人实现一定的精神满足,因此备受关注。这一备受关注的脱口秀节目背后隐藏着一种文

    艺术科技 2021年22期2021-03-21

  • 算法分发下的短视频文化工业
    。不同于传统文化工业的规模复制,短视频的工业化生产表现出个性化规模定制的特点。通过技术实现升级的短视频文化工业受控于算法权力,算法权力在个性化推荐的表象下实施符合资本意志的控制。本文以文化工业理论作为研究路径,力图揭示算法分发下短视频工业化生产的新特征,并对算法权力进行反思。关键词:算法 算法分发 算法权力 短视频 文化工业近年来,算法融入信息传播,带来了传播的深刻变革。在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中,算法主导信息分发。自2012年“今日头条”引入算法成功崛起后,算

    传媒 2021年3期2021-02-21

  • 数字媒体时代下沉浸式艺术展览的复归与超越
    数字技术  文化工业  艺术展览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8-3359(2021)23-0177-04 在数字技术、科技发展的今天,艺术广泛使用新媒体作为主要工具和手段进行传播,技术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和人们审美方式和审美体验的改变,沉浸式体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沉浸,是一种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完全投入某种情境的状态。沉浸式艺术体验,其核心在于获得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通过奇妙的身心体验,启发观者对人与世界的

    艺术评鉴 2021年23期2021-01-02

  • “饭圈”文化的成长与省思
    与性民主  文化工业【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19.007近年来,饭圈文化的成长令人刮目相看——原本散漫的自发行为,借助资本连接成型于社交媒体,在与现实并行不悖的虚拟空间,重构粉丝生活,成就了一个新的文化群体。本文以饭圈文化为焦点着力解答如下疑惑:借力社交媒体,饭圈传播带来了怎样的文化改观?不断被看好的饭圈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年19期2020-11-25

  • 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及启示
    琦[提要] 文化工业理论批判大众文化日渐呈现出标准化、商品化、意识形态化三大特性,造成个性的丧失、审美的侵蚀与虚假的蔓延。文化工业理论有特定的适用领域与适应阶段,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拓展,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与我国现实的文化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契合。我们应当吸收阿多诺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来审视我国的文化发展状况,指导我国现实的文化发展实践。关键词:阿多诺;文化工业;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20年7月22日阿多诺敏锐地捕捉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22期2020-11-16

  • 鲍勃·迪伦歌诗:引领文化工业下的文学发展趋向
    的歌诗。它是文化工业下的大众艺术,既展现出对商业的弥合,又保持着清醒的叛逆,有自己的审美自律,引领着现代社会文学的包容性、大众性、本真性的发展趋向。要透过本质看争议,是诺贝尔文学奖需要鲍勃·迪伦,文学需要更多个鲍勃·迪伦。关键词:鲍勃·迪伦;歌诗;文化工业;文学发展兼具多重文化身份的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自然掀起文学边界、文学与文化工业的关系等争议热潮。这与阿瑟·丹托在《美的滥用:美学与艺术的概念》中探讨的由“布洛里盒子”引起的概念等系列问题同样值得

    西部论丛 2020年2期2020-10-21

  • 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及当代启示
    :技术理性;文化工业;生态环境中图分类号:B71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3-00-02近代启蒙运动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大发展与繁荣,促使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工具。马尔库塞是西方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单向度的人》是其众多理论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其体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思想,并且充分融入当时的社会现实,展现出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全盛时期的背后存在的问题。一、技术理性资本主义社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3期2020-09-12

  • 阿多诺文化工业视角下的“咪蒙”生活情感类自媒体公众号分析
    文从阿多诺的文化工业视角来分析“咪蒙”生活情感类自媒体公众号。主要从它的选题和内容、风格和模式以及对社会的影响3个方面来论证“咪蒙”自媒体公众号的文化商业产品属性。关键词:文化工业;生活情感类公众号;“咪蒙”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127-02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已经成为新媒体主流传播方式。2017年11月9日,腾讯在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了《2017微信数据报告》。其中的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期2020-09-10

  •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思想 及其当代启示
    征。提出了“文化工业”概念,“单向度文化”概念以及“机械复制”理论。代表人物有:狄奥多·阿多诺、赫伯特·马尔库塞、瓦尔特·本雅明等。我国尚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属于工业大国,因此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或能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本文梳理了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并做了归纳和总结。【关键词】 法兰克福;文化工业;工业批判【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

    今古文创 2020年30期2020-09-10

  • 个性化推荐算法的“伪”个性化
    评的角度,从文化工业等理论视角对此进行批判性反思,从个性化推荐算法的主导逻辑、技术局限以及算法满足的个性的真实性存疑这3个角度,揭示算法推荐的“伪”个性化背后的哲学本质。关键词:个性化推荐;算法新闻;“伪”个性化;文化工业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8-0066-02一、引言算法作为信息传播底层的技术支撑,正在被广泛用于媒体信息生产、分发、反馈等环节[1]。新媒体时代,机器算法给信息分发机制带来的一系列变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8期2020-09-10

  • 屏幕内的人生
    网络谜踪》;文化工业;大众文化;否定批判;桌面电影文化工业在迅速成长后,已经变得越来越具有独立性与对抗性,成为含有自己制造的谎言的解药。换而言之,文化工业有其自身质变的潜力,存在着与时代不同的特征,《网络谜踪》有着别于这个时代独特的视听语言与叙事结构,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电影复制体的泥沼,但是社会具有同化性,因此影片不可能完全脱离于时代而存在,所以在内容与主题内核方面仍旧有着当今文化工业的痕迹,但是其电影本身对于当今工业时代对于人的塑造仍保持着批评的态度,体现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8期2020-08-24

  •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现实启示
    学派    文化工业    大众传媒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萌芽,主导了西方社会几十年间的文化研究方向。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西方文化界、文论界掀起了文化批评、文化研究的思潮。我国的大众文化研究深受其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我国大众文化批评的框架。随着时代和国情的不断发展,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依旧可以为当代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许多帮助和启发。大众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面影响,但也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许多新鲜的产物。文化

    文教资料 2020年16期2020-08-20

  • 阿多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代的启示
    论;阿多诺;文化工业一、大众文化的内涵大众文化是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社会现象。这一概念是出自西班牙哲学家奥特加《民众的反叛》,他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社团、一地区、一国家新兴的、被大众所信奉的、接受的文化。因为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高科技产生了文化的平面化和低俗化。它是一种庸俗且孤独的文化,虽然会暂时克服人们的孤独感、压抑感和生存危机感,但是长远角度看,会降低人类文化真正的追求,降低其文化标准,长远发展下去人类文化会被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9期2020-08-15

  • 基于文化工业理论视角对“女团审美”再定义的浅析
    象为基础,从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视角下梳理“女团审美”发生转变的现象,借助女性粉丝的角度,反思女团选秀中“审美定义”的实质。【关键词】文化工业;女团审美;青春有你【作者简介】唐梓寒,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一、文化工业理论框架“文化工业”这一概念最早见于1947年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即“文化工业将陈旧熟悉的东西熔铸为一种新的特质,它的所有分支当中,产品都是为大众消费所设计。各个分支在结构上如出一辙,井井有条被纳入一个

    新闻传播 2020年12期2020-08-10

  • 论霍克海默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默首次提出“文化工业”一词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欺骗性和虚伪性。霍克海默认为“文化工业”就是一种“文化操纵”,通过培养社会大众的顺从心理,并以娱乐的方式进行欺骗。本文主要通过对文化工业的商品性与利益性、标准化和虚伪性等特征的剖析,深刻而全面的阐释霍克海默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关键词:霍克海默;文化工业;批判1947年,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合著出版了《启蒙辩证法》一书,该书第二章集中对“文化工业”进行了批判。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是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存阅刊 2020年7期2020-07-24

  • 浅析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在当代西方社会呈现出了商品化、标准化娱乐化等特征,这导致了文化工业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执行着意识形态功能,处处操纵大众来达到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目的。不论是理论还是现实层面,阿多诺对于大众文化的批判都开创了新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阿多诺在阐述文化工业理论时,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对科学技术、大众主体性的态度上显得过于片面化。关键词:阿多诺;文化工业;特征;价值;局限性一、阿多诺文化工业的主要特征《启蒙辩证法》认为,文化工业时代的大众文化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5期2020-07-14

  •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刍议
    ;批判理论;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有時也指“大众文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很多思想家都对大众文化持批判的态度。霍克海默是通过对启蒙运动的反思和批判,从而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而阿多诺是通过流行音乐这一具体文化表现形式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本雅明虽然在他的论著中并未提及大众文化这一概念,但他的艺术理论却深刻反映出他对大众文化的坚定批判态度,马尔库塞则以提出进行自救的方法来继承前人对大众文化批判的态度。虽然他们所切入的角度不同,但本质意义和目的

    美与时代·下 2020年2期2020-05-28

  • 文化工业理论下的网红经济现象分析
    判,形成了“文化工业理论”。这一理论分析了大众文化如何欺骗大众,如何制造虚假娱乐以麻痹和操纵大众的本质。文章试图从这一理论出发,分析当前大热的网红经济的文化工业本质并进行反思。文章以“网红经济”为研究对象,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为视角,从网红经济的对网红的异化、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化、自律性消解、虚假审美娱乐四个方面分析近几年大热的网红经济现象。首先,厘清何为“网红”及“网红经济”,并简要介绍网红经济的发展历程;其次,从异化与物化角度简要阐述阿多诺的

    新媒体研究 2020年5期2020-05-13

  • 浅论文化信息工业
    其次,列举了文化工业理论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发展;再是讨论媒介的近用与国家发展;最后就中国的文化信息工业做出了自己的总结和展望,目的在于对我国当前的文化工业的理论发展做一个极为简要的概念梳理。关键词:文化工业;信息产业;国家发展一、文化、信息与话语在传播学领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文化、信息或者话语之类的词语,这三个概念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它们都可以被用来表达某个传播活动的内容。但就学科而言,文化、信息与话语是有着天然的差别的——“文化”(cul

    锦绣·中旬刊 2020年1期2020-04-17

  •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的生成逻辑 ——基于媒介文化的视角
    日常生活中,文化工业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看似平淡的生活。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媒介批判,对于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国,有很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一、意识形态:披着自由外衣的新型奴役如果说,经典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无产阶级越来越意识到他们所受到的压迫,会揭竿而起对这种制度进行反抗,那么,法兰克福学派试图解释的是,为何压迫变得愈加明显时,大众却对此无动于衷。换句话说,为什么资本主义下的人们参与到了对自身的压迫之中?法兰克福学派试图从意识形态上解

    视听 2020年9期2020-02-23

  • 反思“文化工业” 展望“文化风景” ——由民俗艺术“北管”引发的思考
    如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反思,大众文化流于模式化、平面化,在流水线生产的状况下内容贫乏、旨趣低俗。模式化的文化产品迎合了大众消遣放松的简单需求,却使那些“十年磨一剑”的文化作品因内涵丰富、严肃性强而失去了大众的关注。长此以往,认真创作而不奉行“流量为王”的文化创作者还能否在文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文化市场被内容贫乏、内涵简单的大众文化覆盖,创作者因投机取巧、轻松盈利而沾沾自喜,受众也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对美的感知力。流行文化因其通俗易懂得以迅速传播,内容的肤

    文化学刊 2019年6期2019-12-27

  • 短视频传播环境下的朗诵审美技巧
    多人青睐。在文化工业的逻辑主导和新技术手段传播的多方合力下,朗诵如何依旧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是笔者思考的核心。笔者参考了情境主义的艺术革命策略,将原本立足于先锋文学艺术的方法加以运用,结合现实背景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从“漂移”“异轨”“构境”三种方法切入以期建构短视频传播环境下的朗诵审美技巧。关键词  朗诵技巧;短视频;文化工业;情境主义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8期2019-12-13

  • 网络传播中偶像“人设崩塌”现象研究
    人设崩塌 ;文化工业一、“人设崩塌”的含义“人设”一词为人物设定的缩写。本意是指对漫画、动画人物的绘制,包括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现在通常指在影视剧或者电影里面公众人物面对大众展示的形象。这都是为了体现人物自身的与众不同为商业化添加的标签,并且始终不变的展示在大众面前。例如“小猎豹”郑恺,“国民老公”王思聪,“学霸”关晓彤等等,各种人设标签。而“人设崩塌”则一方面引申为人物形象没有扮演好,多指经纪人给明星的设定有偏差,另一方面是某人为维持的原来美好的形象因为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9期2019-12-11

  • 作为“欺骗”,还是作为“启蒙”
    诺的视阈中,文化工业是一种被异化的启蒙的延伸;它首先是“启蒙”,再次才是一种对大众形成的作为结果的“欺骗”。这一进路在于,文化工业以技术工具建成自身的同一性,且这种同一性迎合了消费者趋同的喜好;更为隐秘的是,文化工业起效的关键在于用文化生活取代康德意义上的认识范畴,并进而成为了大众诉诸世界的图式媒介;由此,在文化工业的框架结构中,文化产品与大众映射式地彼此等同起来了。这时,文化工业作为“启蒙”实现了对大众的欺骗。关键词:阿多诺;文化工业;启蒙;欺骗《文化工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8期2019-11-30

  • 简谈霍克海默--阿多诺与海德格尔对于技术理性的批判
    发展以及现代文化工业中。本文中笔者将主要依据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和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一书,提取他们对于科学技术的看法,撷取他们的观点来为他们对技术理性的批判进行阐释。关键词:科学技术;技术理性;工具理性;文化工业一、为何要对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批判技术的进步从来都不是静悄悄的,历史地来看,它总伴随着一些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正如同火药的出现而把整个封建骑士阶层清扫出了历史舞台那样。现代科学技术是技术理性

    神州·下旬刊 2019年10期2019-11-22

  • 论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的起源与流变
    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的梳理,发现“工业”一词并非表面上的意义那么简单,而是具有更为深远的“社会学”意义。文化在高度垄断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形成了工业时代下批量生产的产物后,它所迸发出来的标准化,一方面让大众丧失了反思能力,一方面又让文化工业加速了对人的异化。而文化工業理论在应对不断变化的条件时,衍生出了“消费社会”理论,由此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关键词]启蒙理性 文化工业 阿多诺 消费社会中国学者陶东风在对“大众文化”进行界定时,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大

    新闻前哨 2019年6期2019-09-10

  • 试析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
    的不断发展,文化工业图式化的生产模式已经渗透到全球各地各个文化领域,文化日渐趋同,丧失独特性。而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进行伪装蒙昧大众,而大众可以通过启蒙冲破文化工业对人的支配。关键词:文化工业;阿多诺;图式化;现代性文章编号:978—7- 80736 - 771 -O(2019)03 -146 - 02引言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性俨然成为整个时代发展的核心,人类文明相继驶入飞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现代性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也相继暴露出来,人们意识到在这种

    长安学刊 2019年3期2019-07-31

  • 《启蒙辩证法》中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探析
    文明,其中《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篇集中体现了二人对于文化工业的批判,他们揭示了文化工业的商品化、标准化、欺骗性和强迫性的特征,否定了作为启蒙悖论的文化工业。【关键词】文化工业;大众文化;欺骗性20世纪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重重危机。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延续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对发达工业文明中的大众文化进行了批判反思。一、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是探究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时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2019-07-24

  • 文化工业”理论向足球领域蔓延现象的分析
    摘  要:“文化工业”理论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西奥多·阿多诺及马克斯·霍克海姆等人提出的概念,“文化工业”理论向足球领域蔓延的过程中,对足球运动带来了诸多影响。“文化工业”对足球运动的影响一直存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变得尤为明显,带来由点到面与由内而外的诸多影响。从产业宏观思维上的功利主义,到个人风格、球队战术、民族球风的变迁与颠覆,从各国俱乐部的运营到各支国家队的表现,均打上了非常深刻的“文化工业”烙印。关键词:文化工业  功利主义  灵韵中图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期2019-06-11

  •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对当代文化产业的启示
    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的观点来指导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文化工业”理论;文化产业低质化;文化管理1947年,以批判理论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摩和霍克海默合著了《启蒙辩证法》中提出了“文化工业”的理论,指的是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简单来说,从事娱乐产业的商人在金钱的驱动下,以完整的技术作为手段,将文化畸变成为立足世俗社会以获取利润的批量化产品,并且在广告和营销的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2019-06-01

  • 传播新科技的隐性异化与魔力控制
    郭峥摘要:文化工业理论产生于大众传播时代,对标准化的文化产品进行猛烈批判,对个人的异化问题进行深刻揭露。而今到了新媒体时代,依托传播新科技、新权利与新结构,新型“科学危机”出现,文化工业现象持续自我强化,文化工业理论和其倡导的批判精神却日益淡化。文化产品的工业化在“新”的旗帜下无节制无限度发展,出现了跨媒体整合与大规模定制特点。资本与技术对公众的控制升级,疯狂地培养“个性化”虚假需求、实施参与式控制、用代偿性满足替换真正的满足。网络新媒体是最为日常化的“

    社会科学 2019年5期2019-05-15

  • 文化工业弊端与“审美降级”
    化的现象。而文化工业的这些弊端正是法兰克福学派相关理论的批判重点。虽然该理论存在一定的狭隘性与局限性,但文化工业对人们审美能力的消极影响仍是需要警惕的。关键词:审美降级;文化快消;阿多诺;文化工业近两年来,“消费降级”一词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报道、自媒体文章和人们的讨论中,成为“热词”之一。降级表现在消费者对消费体验、个性要求和品味层次等方面的要求降低。由消费降级,人们又进一步将目光转向文化消费领域,提出了“审美降级”,直指市场上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在审美上呈现

    神州·下旬刊 2019年2期2019-04-01

  • 文学在社会中的角色
    经验;符号;文化工业文学属于广义的“艺术”,它特有的辨识特征体现于体裁,比如诗歌、小说、论说文、戏剧和电影,并通过文字来安排具体事物,在这种安排中展示事物可能具有的特殊价值。所以,文学(艺术)就要处理客体对象以及环境,让它们为灵魂创造生动的然而转瞬即逝的价值。文学的素材间接来自实在,直接来自于心理领域的种种活动。心理活动是转瞬即逝的,当它被观念化并形诸文字时,就成为持存性更长的精神。在政治体的扶持下,它就可以发挥“塑造灵魂”的所谓“文教”功能。灵魂必须得到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2期2019-03-30

  • 对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再思考
    要: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对文化工业体系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本文以这一理论为研究对象,从受众的能动性、批判的原因及意义、复制技术的利与弊三个方面,对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进行了再思考。研究发现,阿多诺对于受众的能动性问题思考研究不足;其批判没有起到建设性的作用,缺乏现实意义;同时阿多诺也忽略了复制技术的优点,体现出其沉湎于过去的怀旧主义。关键词:文化工业;阿多诺;文化艺术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5-0162-

    今传媒 2018年5期2018-07-26

  • 基于文化工业视域的IP电影热潮分析
    。【关键词】文化工业;IP电影;剧本改编最近几年,大量网络小说、综艺、游戏内容引入电影当中,《哈利·波特》《指环王》系列电影得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由漫画改编的漫威英雄还没有上映即得到了人们的疯狂点击。人们称这类电影为“IP电影”,是“互联网+”理念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电影。当前,国内竞购IP电影热潮已经涌现,但在其商业化发展过程中,大量IP电影内容类似、题材相同、不能创新,投资者一味追求票房收入而不顾观众的切身感受,IP电影的商业特点显露无遗,缺失了具有社会价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2018-05-29

  • 机械复制时代下光韵的消散与重塑
    ;机械复制;文化工业[中图分类号]J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8)05-0115-02通过对光韵的描述到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再到科技的发展所带来带的后果,一系列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局面使得人们从现实当下出发,重新审视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一、光韵(一)光韵的含义。从时空角度来看,光韵就是在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二的显现。也就是说在现代艺术作品中,随着机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存在于艺术品中原有的某些特点以及其独一无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5期2018-05-23

  • “人设崩塌”的传播学解读
    塌;标签化;文化工业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3-0049-02公众人物以卖“人设“来博取公众眼球,甚至收获大量粉丝的例子比比皆是。网络世界变化万千,人设崩塌的例子也时常上演。但是,明星及其经济团队仍不余遗力地热衷于“卖人设”,原因就是因为这种简单、粗暴的“打标签”可以让受众留下最直观地印象,赢得人气。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的三个特点——标准化、理性化、商业化。商业控制下的公众人物

    今传媒 2018年3期2018-04-25

  • 无产品的劳动:后福特资本主义的文化工业
    资本主义; 文化工业; 无产品的劳动〔中图分类号〕B5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8)06-0036-06①维尔诺 (Paolo Virno, 1952-):意大利哲学家,左翼运動旗手。1979年因牵涉红色旅事件被捕,1982年被判刑12年,维尔诺上诉获释候审;1987他最终被无罪释放。1993任乌尔比诺大学哲学教授,1996年任蒙特利尔大学哲学和传播伦理学教授,现为罗马大学哲学教授。代表作为:《诸众的语法》(2003

    社会科学研究 2018年6期2018-01-22

  • 新媒体技术语境下对文化工业理论的回归
    琪【摘 要】文化工业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该理论对文化工业秉持着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新传媒语境赋予了文化产业全新的时代特征,文化产业有重蹈文化工业现象覆辙之嫌,因此在新语境下重新解读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本文将在新媒体技术语境下重温并重新解读文化工业理论的现实语境,以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批判思维,推进当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词】新媒体技术;文化工业;文化产业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

    智富时代 2018年11期2018-01-15

  •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性地提出了“文化工业”这一理论,并从这一概念出发,揭示出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中“文化工业”的商品化、技术化和标准化的特性,他们批判了“文化工业”在资本主义社会大生产下丧失了文化的真正本质,文化成为欺骗人、统治人的异化的文化力量,文化的异化也把人推向单调平庸。基于此,我国的文化建设要在吸收“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基础上,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用先进文化引领文化建设的方向,注重文化创新,文章就此展开论述。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G2

    求知导刊 2017年27期2017-12-29

  • 消费景观与文化工业:时尚广告的速度崇拜批判
    作用。受制于文化工业模式的桎梏,速度崇拜身披肯定性文化的虚假外衣,以快感为中介,致力于消费需求的满足,最终异化为社会控制的技术手段和意识形式。关键词:时尚广告;速度崇拜;消费主义;景观;文化工业作者简介:季水河,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 湘潭 411105)沈丽琴,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 湘潭 411105)当代广告的速度崇拜不仅是商品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和制胜武器,而且承载丰富的消费美学思想,集中、生动地反映当代文化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4期2017-12-25

  • 文化工业视域下中国电影在IP热中的突围
    现。本文将从文化工业的视角来解读当下在中国IP电影和商业电影的洪流中,艺术电影如何运用精致的内容、精确的定位和精准的营销在电影市场上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保持深度的同时增加与受众的亲近感,从“只叫好不卖座”转变为“既叫好又叫座”。关键词:艺术电影;文化工业;IP电影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0-0091-02近年来,由网络小说、综艺、游戏改编的IP电影占据内地荧幕大半江山,相比之下颇为小众的艺术电影也在

    今传媒 2017年10期2017-11-04

  • 以批判主义立场论新媒体技术场域的文化工业
    架构下的社会文化工业发展方向为主要逻辑脉络,对新媒体概念以及新媒体技术发展进程做出概念性的线性梳理,总结出新媒体技术的更迭对社会文化体系产生的相关影响,以批判主义立场探讨新媒体技术场域下的文化工业模式,并对深藏其中的潜在蚁穴做思辨和反省。关键词:新媒体技术 批判主义 文化工业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a)-0243-021 研究前言尼爾波兹曼认为:一切技术变革都是双刃剑,利弊同在,都是浮士德式的交易

    科技资讯 2017年10期2017-05-26

  • 消费社会语境下“中国风”歌词的文化反思
    行音乐是现代文化工业宰制下的产物,歌词作为这种文化产品中的重要构成因子并不能逃脱这一强力的宰制,消费成为现代流行音乐最基本的意识形态。“中国风”歌词在其古典性与先锋性的表象平衡之中,实则充斥了消费社会所固有的的媚俗与霸权的基本因素,而语言符号借助文化外衣的狂欢化亦营造出了一种表象的文化深度。文章从机械的形式复制、深层的功利导向、以及在文化工业操纵下大众艺术的顺从本性等维度进行论述,而这些特征最终可能使“中国风”歌词的创作在消费文化的主导下走向消亡与解构自身

    文教资料 2016年36期2017-05-24

  • 文化工业下主体性丧失的三个层次
    摘 要 文化工业作为现当代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维度,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作为主体的个体人在社会共同体中的生活与行动处处都处在文化工业所造就的大环境之下,阿多诺等人认为这种文化工业的运行模式与控制模式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文化工业在观念上对主体进行控制;在商业化过程中,文化工业以经济制度和商品化的形式对主体进行压迫;在权力结构方面,文化工业作为霸权主体直接剥夺了主体的根本自由。同时这三个方面又存在着一种共存与协同的作用,三者的这种关系又促进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3期2017-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