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诸君留息壤
——谈《纵览云飞》的文化价值

2018-05-30 07:49吴舜华
湛江文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考据文化

◎ 吴舜华

凡认识陈通的人,大都难以忘记他的书生才气和满肚子幽默,那明白晓畅的谈吐常含着哲思,又藏有几多幽深意境。人们也难以忘记他时常穿越梦里关河,流连忘返于神州大地的山水胜景,觅古老文化的踪迹,抒写满腔对于故土与家国的赤诚情怀,以及他赋予他笔下风云月露与人事的极丑极美。正是怀着对陈通及其作品的记忆和兴趣,我一再品读他这部《纵览云飞》。

这部书披露了陈通钟情于探究中华文化魅力之心迹。他在《文化的魅力——代自序》中说:“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的基因就是一个民族的基因。”“近年来,我出差到外地公干,参观了一些景点和名胜古迹,一路走来,也收获了一点点文化方面的感悟或者说思考。”他要把全部的心血,用于“设法破译其基因密码”,以“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序文中他特别提到《愚公移山》的故事:

典出《列子·汤问》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大约几岁孩童都知道。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移山之举不具有可操作性,于是智叟就笑话愚公:“甚矣,汝之不慧。”我还清楚记得小时候老师的解释是,“你太不聪明了。”时光虽无情流逝,一切却历历在目。老师准确地翻译了《愚公移山》这篇经典著作,却没有解释愚公的不合常理行为,为什么能成为千古美谈。当然,这不是小学生的学习范畴。这个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隐藏的人生哲理,包括面对苦难与挑战时应有的坚韧不拔、不懈奋斗的人生态度等等,比故事本身更具价值。这就是文化的魅力。……乐观主义的应答中告诉后人:事业要一代一代的人去接力。其实,文化与思想的传承亦是如此,所谓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这个睿智的思考,能显示陈通对传统文化典籍之精髓往深处开掘的努力。在这篇序文结尾处,他说:“文化的星火不息,我们就有无限的未来。”这乃赤子心声,读来有余音袅袅,绕梁不绝之感。至此,我心中感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对一个真诚而自觉地把民族文化的缅怀、记录、传承之责任担负在肩的博大胸襟肃然起敬。我觉得,他是在完成一个使命:我为诸君留息壤——深耕细作,为后人后世留一蕞可以生长的文化土壤。这应该是他诗文作品的重要价值吧。

民族文化之浩歌,洒落一地

文集里的作品,是以“弦外关河,海雨天风入浩歌”为其底色的。

这“浩歌”里,有对华夏文化奇观称雄天下的咏叹。如:在《印山,中国篆刻艺术的宝库》里,娓娓道来的是湖南常宁印山的古印篆刻艺术的奇特及历史文化底蕴,慨叹它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印篆艺术的宝库”,富有“民族性”“世界性”;《千年稻花香》里,细写湖南耒阳农耕文化博物馆里清晰的历史记忆——炎帝、神农乃天下农耕文化之始祖:“湖南已出土一些完全碳化的稻谷,据专家考证接近一万年”;《纸上文明》详尽而生动地追溯了东汉时湖南耒阳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历史渊源,以及印刷术等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所作的卓越贡献:“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等等。文集里的这一类作品,可以时时刷新子孙后代的文化记忆,激起国人的文化自信。

还有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之浩然正气的歌吟。如:《雾锁井冈亦雄奇》中写作者一行,“天寒地冻”、大雾锁山之时上井冈山,领略山的雄奇、革命圣地的光辉历史和革命者的浩然正气,“闻当年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缅怀峥嵘岁月中,在黄洋界哨口矗立起的丰碑,那一声深深的喟叹:“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井冈山,无论你有怎样的观感,无论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天气里去拜谒,井冈山在中国革命史上,都永远是一座魏然屹立的丰碑”,令人难以忘怀。又如:《草堂春晖》中写湖湘文化之内核:“心忧天下,敢为天下先。……突出的爱国主义传统,充满血性的强悍的行为特征”;“从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主要主义真’,再到毛泽东的‘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无不豪情万丈地彰显着湖湘文化的精髓”;一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令强虏胆裂。再如《郁孤台下章水长》,令人想起那位“叹一口气,就是一首好词”的英雄辛弃疾。辛弃疾被郁孤台扯断愁肠,在国家山河破碎民族乱离之时,泪流成河;当陈通再登郁孤台,再吟辛弃疾的《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他的视野也挣脱了莽莽群山的遮蔽,远瞻历史洪流的方向,感慨万千,引发多重审美共鸣;文中那一句:“晚风劲吹,江山不语。此刻,我胸中也郁结着一股怆烈之气。兴耶?废耶?悲耶?喜耶?古往今来,有谁听懂了他们的诉说”,令人欲罢不能。其他如《西北诗草》(组诗6首)所塑造的:“从古战场奔来”“咴咴嘶鸣”“蹄间果然还拽着一股风”的铜奔马,“把一千多年的社会砍得鲜血淋漓”的青铜剑,依稀还见“雄图霸业”、还闻“鼓角余韵”的嘉峪关等诸多意象,都因诗人内心的豪迈激情与信念而腾挪跌宕,穿越千古,抵达人心,引起深深的共鸣。歌往事,吟当下,雍容淡定里,一股英雄气。还有《梦回故土》篇什中写祖母、母亲等身上所散发出的一种高贵的人性正能量。集子里的这种思想是我们传统文化里最可珍惜的瑰宝,陈通把它深植于生活的土壤,培植出感人的故事和生动的意象,或写或描,成文成诗,供千载传颂。

梦飞三楚,大地上有晴川树

用“梦飞三楚”可指家园之思。借用苦苦眷恋三楚之地的楚大夫屈原缠绵悱恻之情致,可更好地理解陈通作品里的故土家园之思。晴川树,是大地上的望乡树。唐人崔颢那首《黄鹤楼》,最感人的是诗中的思乡情结,仙人已去,黄鹤渺渺,能留下的是割舍不断的乡恋乡情;在汉阳城楼看平原上清晰可见的树木,隔断了相关,隔不断乡愁。细读陈通集子里的思乡之作,以此标题来归纳,大致是可以的。一辑“梦回故土”,写出了多少思乡之情;在这里有一个“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谢朓诗)的赤子形象立于纸上。

在《雷州话,在我的脉管里流淌》里,陈通饱含深情地写他对这种母语的眷恋:“雷语的启蒙来自父辈的教诲,来自于儿时伙伴的骂架,来自于榕树下的民间故事,来自于山坡上牧牛老汉的雷歌,来自于逢年过节热闹的社戏”,“丢掉”这个“母语”,“是比失去故土更为可怕的事情”;外人一句“他是个黎佬”所隐含的不尊重,会激起这个雷州游子多少怨愤之气。《永远的山稔树》哪里是写树,分明是写人,写祖母林氏,写千千万万坚守在红土地上的女人:“故乡的山稔树丛株矮小,叶子小小,花色淡淡,不张扬不喧哗不争春。但是她从不嫌弃山岭的贫瘠,耐旱耐碱,默默地厮守着这方水土。……每当我看见山稔树,都会想起雷州半岛的女人。”他要褒扬家园里母性的伟大,她们是一群“包涵受难、宽恕和对于自身毁灭的情愿”(严歌苓语)。杨朔等老一辈散文家写托物言志、借物怀人的散文时,总要到结尾处才点题,深化主题。可陈通写这类散文时,却要漫天写来,把思乡怀人之情笼罩全篇,使读者一直被作者的情感大水泡浸着,要跟着他唏嘘、流泪,慨叹历史的残忍、时代的哀痛。当读到:作者与祖母上山摘山稔卖筹学费,两人顶风冒雨,劳碌了两天两夜,归途中还在雨夜里跋涉30公里,又要接力赛般马不停蹄地走村串巷去叫卖,最后得了7元钱:“我可爱的令我可以继续学业的7元!人生,会因7元而改变么?”面对这种艰难求生之痛苦而真实的体验,谁能不哭!苦难不止这一件,还有祖母要被祖父休掉时,大伯夭折时,一生辛劳等。可是,对于艰难、辛苦的经历,祖母不但照单全收,还徒然生出一种潇洒与豪情,培育出一种悲天悯人、宽宥世界的高风亮节来。《春天种豆记》写母亲。瘦小的母亲在春天里种豆,“弯腰老作”,“在向土地致敬”;“拄着锄头,我数着母亲脸上的皱纹”。好一幅浑朴凝重、撼动人心的大地母子图!

其他的如《坚硬的碎片》《轮椅》《名字的故事》《单车》《陪读》等,都是写对故土家园的思念。陈通将生命之根锲入怀旧的土壤,真实地怀想。离开或者不曾离开,他总要在执拗地寻找那一片“山稔树”,还有远去的“名字的故事”、“单车”以及流走的“陪读”岁月,这样他就可以与乡音乡情、逝去的岁月遥遥相望,遥遥地相依为命就有了实质意义,心灵就得到了安慰。

一支大笔,扎根真实生活,又翻动文化土壤深处

这部文集很突出的一个艺术特征是写实。作者是假话不说,假事不写,说的写的都不假。所有的事件,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以及人物与景象等,皆为作者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很虔诚的一种真实。散文中的写实毋庸累述,前文所论及的篇章皆如此。他的诗歌也呈现生活的真实。如《南方小城》(组诗10首),每一首都是湛江这个南方小城的真实抒写,读来令人倍感亲切,也充满心酸。最喜欢那首《小路》。别看它只是一条“在林子深处”“摇曳着”“斑斓的光”的“小路”,却真实地写出了那个特定时代人们的憧憬和喜悦。稍微年长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条非凡的“小路”,它摆脱了“在林子深处”那个时代(人民公社、大锅饭)的悲催,带着“斑斓的光”“欢快”地奔向一个新时代——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时代。所以,一朝见着了这条光芒四射的“小路”,早早下田的“姑娘”是那么轻快愉悦,“山羊”“蹦跳”,“笛声悠扬”,“鲜花”“迎风飘舞”,“蝉儿”“歌吟不住”,晚归的“牧童”踩着“绿色的乐谱”,成了“小路”上“跳荡的音符”。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写实。陈通要写印象中的生活——一种没有经过某种观念整理的现实。这是对当下中国部分散文作品缺少真诚、空洞无物、发着“高烧”说着“胡话”的一个有力反拨。

文集另一突出特征是重考据。陈通的文史知识丰富,他懂得阅读、鉴赏和积累,能广泛吸纳知识养分并运用自如,所以他的作品好看。他懂得这个道理:离开中国的历史语境、文化语境,侈谈文学,是很可能误入歧途,迷而不返。所以,为了让其诗文作品更具写实的魅力,他很认真地用自己手中的大笔,以考据的方法,翻动中国历史文化土壤深处。

陈通的散文有明显的考据倾向。对自己所描写的对象或衍生出的思考,总引经据典,往历史、文化、情怀、哲理等深处开掘,翻动一层层的文化土壤给读者看。这很符合他作为才子学人的性格。学人重考据,是中国自清代顾亭林、王船山等提倡朴学始,及至“五四”以来所形成的学术传统。胡适说自己有“考据癖”,傅斯年为北大历史语言研究所树立了“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学问宗旨。陈通似乎得此真传。譬如:《印山,中国篆刻艺术的宝库》一文,关于中国历代帝王的印章及其印篆艺术故事、历史渊源的考证与追溯;《雾锁井冈亦雄奇》中对井冈山革命史的稽查;《雷州话,在我的脉管里流淌》里,关于雷州话的前世今生,也一一查找,清楚道来;《武夷问茶》里的茶道、茶经,大红袍传说的版本,无不细细讲述;其他的如《客家土楼》《平遥》《谒黄帝陵》等皆有考据。可以说,在整部文集里,有考据色彩的篇章俯拾皆是。以史料为题材的诗歌也是据史实而作。如《西北诗草》(组诗6首)中的《彩陶瓶》《青铜剑》《铜奔马》《嘉峪关》等,皆能再现秦皇汉武、唐音宋调的真实风貌。这些诗作本身就带有浓郁的考据色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通诗文在重考据时,也重视思想的阐述,是既究礼乐之源,亦标生命之旨,他的作品中考据与思想之间水乳交融。

掩卷长思,一部《纵览云飞》所写的自然物象、人事景象还历历在目。以“息壤”“土壤”作比,来写陈通著作的文学文化价值,实在是因为我被他的作品所感动。君不见:作品中,地面之上清扬、高亢;地面是扎实、博大;地底下是神秘、深刻。陈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款款深情来侍弄文学园林里的这块“息壤”,我愿意为他诠释,好让他的一往情深长留世间,可以春风化雨,教化天下。

猜你喜欢
考据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古丝路之遗存
清代文人王特选生平及著述考辨
谁远谁近?
《爨宝子碑》泐文及校碑考正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共产党宣言》有23种中译本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