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共享农庄的盈利方式研究

2018-05-30 06:43魏双慧
辽宁经济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魏双慧

〔内容提要〕 在“十九大”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伴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尝试,共享农庄作为一种农村土地的新型开发方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的共享农庄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而评价共享农庄建设运营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标准就是共享农庄的盈利状况。对此,本文就共享农庄的盈利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享农庄 盈利方式

一、共享农庄盈利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盈利。共享农庄的农产品的最大特征就是“生态”“绿色”“环保”,在现代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农产品的绿色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共享农庄的农产品盈利方式具体来讲就是为消费者提供农庄的特色农产品认养、直供等订制服务。对消费者认养的农作物建立档案,佩戴标识,严格按照约定标准进行生产。产品成熟后,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个性化包装、处置,可以配送到指定地点。就实际案例来看,四川省的东雨生态农业基地,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为中高端消费人群提供生态农产品从田园到餐桌的系统服务。但是,该种模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能否建立稳定的产供销服务链,保证农产品能够顺利的销售出去,因为农产品保质期较短,如果生产出来又无法销售,就会导致农产品的腐败变质,给农民造成巨大的损失。二是如何能够打造农产品的自身特色,如果该共享农庄的农产品没有自身特色,就无法显现竞争优势,更不要说吸引消费者了。

2.旅游产品盈利。共享农庄的农业旅游产品主要是指基于农业,结合旅游业发展的旅游产品,如生态观光、农耕体验等。共享农庄可以很好的把农业与旅游结合起来,就好比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基础的新型生态旅游,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而且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功能。随着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方式,共享农庄正好能很好的满足这一点。海南地区在共享农庄的旅游产品上多有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广州艾米农场在共享农庄的生态旅游上也是成果斐然,除了定制农产品,广州艾米农场成员还可以亲自体验水稻插秧、种植、收获等过程。但是,这种方式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毕竟农业旅游项目涉及到亲身体验,尤其是针对一些老人、儿童的安全隐患随时存在。二是如何打造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只有具备自身的特色,才能打开农业旅游项目的局面,这是该种盈利方式成功的关键。

3.广告盈利。农庄内植入广告,或通过冠名获得收入。这是企业为提高企业产品和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采取的宣传策略。若要在这方面取得利润,就必须扩大农场规模。增加农庄的客流量,通过农庄的经营效应进一步获得企业的青睐,从而企业愿意在农庄植入广告,或者冠名农庄来获得自己企业品牌效应的提升。在实际生活中植入广告、冠名比比皆是,所以一旦共享农庄形成规模,经营得当,广告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这种盈利方式的关键就是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能够吸引足够的客流量。而现实情况是共享农庄的开发有时难以形成较大的经营规模,尤其是农户自行开发时,在这种情况下想获取广告收入比较困难。

4.租赁住房收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未来租赁住房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是我国努力的方向和重点,共享农庄,尤其是共享小院,由农户或者企业打造的租赁住房,如果是指城乡结合的区域,想必租赁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而且能够进一步缓解我国住房的压力。目前,北京在这一块尝试较多,2016年北京就推出了“共享农庄”的在线服务平台“庄家”手机客户端,主要定位在北京一小时经济圈内的乡村内推广。“庄家”平台现已积累了2000多套农庄资源。因此,这种盈利方式的关键在于农庄是否处于城乡结合的区域,是否有足够的租赁需求,同时要防范小产权房的风险。

二、共享农庄盈利方式优化的对策

1.建立稳定的农产品销售关系。要建立稳定的产供销服务链,同时进一步区分个人订制和团购订制等形式,为消费者提供农庄的特色农产品认养、直供等订制服务。对消费者认养的农作物建立档案,佩戴标识,严格按照约定标准进行生产,并确保消费者可现场或以视频等方式实时查看生长情况。产品成熟后,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个性化包装、处置,既可以配送到指定地点,也可以进行代销,将銷售收入返还消费者。这种盈利方式适合蔬菜批发市场经营户、超市、酒店、企业、机关学校等机构合作或直接投资“共享农庄”,建立农庄生产基地与消费者之间稳定的直销关系,推动农庄特色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

2.打造农产品和旅游产品的特色。一是要重视共享农庄旅游资源整合,打造特色品牌,增强经济实力、专业水平和运营能力,整合地方乡村旅游资源。二是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利用网络平台进一步打造品牌,如微信服务、线上服务平台等。三是要善于挖掘其旅游资源和农产品的优势和亮点,迎合城市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如打造农产品的生态、健康、绿色品牌;设计旅游者亲身下田体验的活动,进一步吸引游客。四是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尤其是广告的投入,如微信微博平台的宣传,地铁站、高铁站展板的投放等,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共享农场,必须建立和完善乡村配套设施,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完善农村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政府部门要搞好当地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开发外,我们还可以搞好公共交通的建设,减少因普遍使用私家车而造成的交通拥堵。二是完善餐饮、交通、住宿、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配套建设。进一步推动由共享农庄带来的旅游产品盈利效益的发挥。三是积极发展农村客运,建立农村客运网络,充分发挥农村公路效益。按照“路、站、运”一体化发展原则,修建简便、经济、实用的停靠点或招呼站;积极进行农村客运公交化试点,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方便和实惠,通过建立农村客运网络更加有助于“共享农庄”的推广,游客想要体验共享农庄会变得更加方便,从而可以再进一步扩大目标顾客的群体,增加更多的客流量。

4.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是发展共享农庄的关键。因为一旦涉及租赁住房的开发,会出让土地的经营权较长的时间,这样就有可能发生农民失地的风险,所以只有明确了产权,才能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一是必须明确和完善土地产权,形成明确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二是改革和完善土地承包的经营机制,尤其要明确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其承包的土地应明确规定在合同期内农户的经营权、继承权和有限的占有权与处分权。三是政府应加大监督与指导,尤其是针对共享农庄租赁这一块,要严防共享农庄的“小产权化”,尽可能的减少农民的失地风险和经济风险,在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责任编辑:宋 爽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