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及优化建议

2018-05-30 06:43王千苑博张莹
辽宁经济 2018年10期
关键词:投资环境综合评价辽宁

王千 苑博 张莹

〔内容提要〕 辽宁民间投资意愿不高、积极性不强,投资规模不断缩小。民间投资已成为影响全省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更是决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改善投资环境是提高民间投资需求、激发投资活力的重要举措。本文构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对全国30个地区(不包含西藏)的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结果,探寻三方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 投资环境 综合评价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投资活力,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许多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间投资增长的措施。但是,当前辽宁民间投资增长仍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呈现出速度、占比双双下行的不利局面。2017年,辽宁民间投资额增速为-7.4%,连续三年负增长,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也在不断下滑,由历年的70%左右下滑至61.1%。现有民营企业扩大投资的意愿和积极性不高,对外来企业的吸引力也不强。为此,本文借鉴世界银行有关投资环境的评价体系构建了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模型,从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能和技术存量、商务经营成本、税收负担、经济发展、市场规模、外资参与等八个方面,对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的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评价结果,探寻辽宁投资环境存在的短板和与先进省份的差距,并提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辽宁投资环境现状分析

近年来,辽宁的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但与企业诉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017年,辽宁投资环境综合指数得分为40.1,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评价指数得分,全国30个地区大体上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东部发达地区,包括北京、江苏、上海、天津、广东、浙江和山东等个地区;第二梯队由中、西部地区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东北地区等11个地区组成。辽宁处于第二梯队靠前的位置,居第10位,较上年下降了2个位次,打破了之前连续多年保持第8位的稳定发展态势。总体来看,现阶段辽宁投资环境不容乐观,主要由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辽宁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适应新产业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尚不完善,与新产业相匹配的投资环境亟待重塑;另一方面,经济数据“挤水分”使得辽宁的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出现大幅放缓甚至下降,导致评价结果的波动。

从分项指标排名来看,辽宁在基础设施、商务成本和外资参与方面具有一定吸引投资的优势;经济发展、市场规模、人力资源、技能与技术存量处于全国中游水平;而税收负担处于全国下游水平,制约辽宁投资环境的优化。从分项指数排名变化来看,与上年相比,只有技能与技术存量指数的排名上升,基础设施指数和税收负担指数排名与上年持平,其他5个分项指数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人力资源指数和经济发展指数降幅较大,是导致辽宁投资环境指数排名下降的主要因素。

二、辽宁投资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税负依旧较重。辽宁税收负担指数已连续两年居第21位,处于全国下游水平,税费负担较重。其中,反映企业生产社会成本的税率为1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个百分点,居第24位,“十二五”以来均处于全国第20位以后。辽宁企业生产的社会成本居高不下,即使与黑龙江(10.73%)、吉林(14.71%)相比,也不存在竞争优势。另一个反映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的税率为1.07%,居第21位。而这一指标高于辽宁的地区,除了贵州之外,其他8个地区全部都来自东部沿海,属于发达地区,山东仅为0.74%,河北为0.85%。

2.人力资源结构亟待优化。辽宁劳动人口逐年减少。辽宁就业人口已连续两年出现下降,从2014年的2562.2万人下降为2016年2301.2万人,每年就业人口下降幅度都超过100万人。同时,辽宁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对劳动力资源缺乏吸引力,从数量上限制了生产能力的扩大。另外,辽宁人力资源质量有待提升。2016年,辽宁人均教育经费为2005.75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7.6%,居第23位;万人平均专利申请受理数为12.02件,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3.5%。辽宁人力资源的培育与人才的创新能力均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差距,从人才质量上限制了高效投资。

3.基础设施优势仍需巩固。辽宁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铁路运输(居第4位)上,而公路密集度、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分别居第19、第23位,处于全国中下游,没有明显竞争优势。在公路设施方面,辽宁与东部发达地区甚至是中部地区相比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不利于人才与经济的流通。此外,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不断推进,辽宁在铁路运输能力方面的优势在逐渐减弱。

三、优化辽宁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应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尤其是针对涉企收费进行全面的规范清理,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落实对中小企业的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补贴作用,针对中小微企业应适当扩大财政补贴范围与基础,充分发挥财政补贴的作用,提高财政资金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的效用。

2.契合新时期市场经济趋势,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一是提升交通设施建设水平,着力提高交通效率。首先,优化使用体验,提升道路质量,改善路面条件,增加公路覆盖率,提高便利性;其次,降低公路收费,借鉴发达地区经验,调整收费标准,扩大使用人群;对于长期高频往返者采取办理通勤卡、月卡等形式降低高速公路收费。二是推动物流产业快速发展。针对辽宁的地理区位、产业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建立大型的集散中心,逐步实现仓储的自动化改造提升运行效率;以各集散中心为节点,按照实际需求统筹路径,形成最优交通路线;发展适合辽宁产业特色的物流产业,尤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各具特色的物流产业,如冷链物流、港口物流等。三是提升信息通讯设施与技术水平。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也是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提速降费,扩大范围,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科研与攻关开拓能力,深度开发信息技术;做好信息技术的教育与普及工作,提升广大群众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互联网时代经济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3.自主培育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实施高效人才战略。一是扩大基数,采取积极的人口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二是着力提升人口质量,全面推进本省人口的健康、文化、智力、技术等各个方面素质。三是增强辽宁对人才的吸引力,将各项人才政策完善并贯彻落实,打造一个宜居、宜智、宜商、宜产的生态体系,极具人才吸引力的发展环境。

(作者单位:辽宁省信息中心)

責任编辑:张永辉

猜你喜欢
投资环境综合评价辽宁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承德围场投资环境分析
FDI对陕西经济影响的研究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探究
基于熵权TOPSIS法对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产业转移背景下吸引外商投资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