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学生平时表现纳入公安联考成绩的构想

2018-05-31 00:48张国良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学分公安

张国良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自2016年人社部、公安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制度改革的意见实施以来,已经在全国举行了两次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联考。在相关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入警渠道进一步畅通,为全国公安机关输送了大量的公安专业人才,为公安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制度改革的意见》的要求,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招录考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由《申论》和《行政能力倾向测试》组成,专业科目包括法律专业知识、公安业务能力、警务技能三个方面。这样的考试设计能较好地检测学生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同时也密切结合了公安院校的教育特点,是一种较科学的人才选拔手段,为全国公安队伍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当前的公安联考中存在一考定终身的制度缺陷,只凭一次公安联考成绩无法准确检测出学生的综合素质,特提出将公安专业学生平时表现纳入公安联考成绩的想法。

一、关于提出完善公安联考制度的基本思路

为了全面客观分析公安联考成绩与学生综合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本次分析采取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式。首先,对公安专业毕业学生的公安联考成绩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出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公安联考成绩排名之间的相关性,如果他们之间密切关联,说明当前公安联考制度能较好的检测学生综合素养,当前公安联考制度能很好的促进公安队伍专业化、正规化、职业化建设;如果不相关,说明公安联考制度有待完善,须通过加分方式提高优秀学生的就业优势。其次,对学生和教师开展问卷调查进行定性分析,调查自执行公安联考制度后对学生的学习、纪律、思想方面产生的影响,如果是产生了积极正面影响,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变得更加积极主动,纪律意识更加牢固,政治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说明当前公安联考制度是科学完善的;如果是产生消极负面的效果,学生在学习、纪律、思想面的态度变得懒散松懈,说明公安联考制度应改进完善,应将学生的平时成绩、纪律学分、素质拓展学分按一定的权重折合计入联考总成绩。

图1 公安联考成绩与学生综合素质相关性分析

二、学生综合素养与公安联考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一)学生党员公安联考成绩分析

公安民警政治思想建设工作具有特定的规律性。从一名普通大学生成长为一名人民警察,需要数年如一日的“忠诚铸警魂”理想信念教育。公安院校的育人宗旨就是育警铸魂。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公安院校始终坚持以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思想建设为先导,并全方位贯穿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但招警考试中,没有设置政治理论素养的考查科目,也并无相关的材料佐证学生在校政治素质养成情况。下面以四川警察学院2016、2017年参加公安联考的学生为分析对象,查看两年联考共产党员成绩分布情况。2016、2017年正式党员、预备党员总计分别为45人和65人,占参考人数的14.8%和13.2%。将两年的公安联考成绩分别进行排名,在前100名学生中,2016年、2017年共产党员(含预备党员)人数分别为19人和20人,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9%和20%。在最后的100名学生中,2016年、2017年共产党员(含预备党员)人数分别为12人、8人,所占比例分别为12%和8%。

图2 2016-2017年学生党员公安联考成绩分布情况

这些共产党员和预备党员都是经过老师、学生处党总支严格筛选重点培养出来的品学兼优的学生,是学生群体中的模范代表,是学生学习宣传的榜样,然而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共产党员学生在公安联考上表现得并不理想,联考成绩分布情况与普通学生没有多大区别,这势必会在学生中产生消极影响,导致学生们在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中积极性下降,在参加各种工作和集体活动中的积极性呈现减弱的趋势。

(二)学生干部的公安联考成绩分析

学生干部是经学生民主选举,通过老师的权衡考量最终确定的优秀学生代表。学生干部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辅助力量,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核心,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影响力、向心力,学生干部的表现将深刻影响、感染周围的同学。如果学生干部在公安联考中成绩平平,那么以成绩为标准的人才选拔机制将不利于公安机关选拔到优秀学生,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正确学业观的养成,学生们会质疑学生干部的价值,他们会宁愿将精力投入到公安联考准备中,也不会主动去当学生干部服务师生;如果学生干部公安联考成绩优秀,学生们会积极效仿,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能量,表现出关心集体,乐于奉献,追求进步的积极心态。现在将公安专业区队中的区队长、团支部书记、学习委员、学生会主席、协会会长这些主要干部公安联考成绩为分析对象,分析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公安联考成绩排名分布情况。

图3 学生党员公安联考成绩分布情况

从统计图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干部分布于公安联考成绩的各个梯度,前100名的学生干部只占21名,在最后一百中学生干部占到了29名。可看出,学生干部的公安联考成绩和普通学生没有多大区别,甚至于不如他们。这样的考试结果一方面不利于公安机关选拔出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另一方面严重挫伤了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公安联考制度应该增加对学生干部的照顾政策。

(三)公安联考成绩与学生成绩绩点、素质拓展学分、纪律学分相关性分析

公安机关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招录公务员,首先会选拔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而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素质拓展、纪律养成、学习成绩三个方面。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对学生四年的表现进行了详细跟踪记录。为了检测公安联考成绩与学生在校表现之间的内在相关性,特对学生的公安联考成绩、纪律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绩点四个方面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1.分析对象。分析对象为四川警察学院2016年、2017年参加全国公安机关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招录公务员考试的学生,其中2012级公安专业毕业生320人,放弃15人,2013级公安专业毕业生492人,放弃4人。2016年、2017年参考学生总计793人。

2.分析方法。分别统计出2016年、2017年公安专业毕业学生的公安联考成绩、素质拓展学分、纪律学分、绩点。其中素质拓展学分和纪律学分为学生四年总评分,绩点为学生四年所学学科绩点的平均值。将所有数据导入IBM SPSS Statistics系统,并进行所有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分析结果。

表1 公安联考成绩与学生综合素质相关性分析模型

一般地认为|r|>0.95为存在显著相关性;|r|>0.8为高度相关性;0.5<|r|<0.8为中度相关性;0.3<|r|<0.5为低度相关性;|r|<0.3时相关性极弱,认为不相关。从分析结果1、2中可以看出,绩点、素质拓展学分、纪律学分与公安联考笔试成绩的R方值只有0.098,|r|=0.313,说明绩点、素质拓展学分、纪律学分与公安联考笔试成绩为低度相关性。

表2 公安联考成绩与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相关性越强: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或-1,相关度越强,相关系数越接近于0,相关度越弱。通常情况下通过以下取值范围判断变量的相关强度:相关系数0.8-1.0极强相关,0.6-0.8强相关,0.4-0.6中等程度相关,0.2-0.4弱相关,0.0-0.2极弱相关或无相关。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笔试总成绩与素质拓展学分、纪律学分、绩点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都在0.2-0.4之间,为弱相关性。

通过对笔试总成绩与素质拓展学分、纪律学分、绩点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他们之间为微弱相关的关系,说明了公安联考成绩不能全面真实体现出学生的具体素质能力。为了能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价学生,应将学生在校的现实表现评分折合后按一定比例纳入公安联考总成绩。

三、关于执行公安联考制度后学生学习、思想、纪律表现情况调查

自2015年12月出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后,为公安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保障,就业上的优越感,将对学生的学习、思想、纪律造成深刻的影响。如果是积极的影响,公安院校将培育出越来越优秀的公安专业毕业生;如果是消极的,就应该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为了能全面真实的了解学生情况,我们对学生和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从学生的角度和老师的角度观察学生在执行公安联考制度后的学习态度、政治思想、纪律变化。

(一)关于学生的问卷调查的结果

本次学生调查对象为学院2015级的公安专业学生,随机从每个区队中抽选出1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200份,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达100%。问卷按学生纪律、学习、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共设10个小问题,每个问题有5个选项。问卷统计结果如下:

表3 学生学习、思想、纪律表现情况调查(学生)

图4 学生学习、思想、纪律表现情况调查(学生)

从统计结果可以分析出以下结论:

1.公安联考制度为公安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充分的保障,78%的学生认同自己就业压力降低,74%的同学认同自己在专业上有自我优越感。就业上的保障可能导致学生自我约束上的松懈、思想上的麻痹,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态度、纪律养成,甚至于思想动态。

2.执行公安联考制度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下降,64%的同学选择了学习兴趣下降和平时成绩下降,63.5%的同学选择了平时作业完成质量较差。因为公安联考制度实行的是一考定终身,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重心放到了公务员考试准备上,而对与公安联考关系不大的基础性课程和专业课程兴趣降低。学习上的功利性选择培养出的可能是考试机器,而不是公安队伍中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3.执行公安联考制度后,学生的自我要求的标准下降。70.5%的学生纪律学分扣分情况增加,81%的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80%的学生对素质拓展学分加分兴趣降低。公安专业学生普遍都认为平时表现好不如公安联考成绩好,将时间用在参加集体活动上还不如用在公务员考试复习上。因为学生的平时表现没有折合计入联考总成绩,所以学生并不在意平时纪律上的扣分和素质拓展上的加分,以及平时成绩的好坏。

4.自执行公安联考制度后,45%的学生追求思想进步热情降低。学生在追求政治思想进步的积极性降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安联考制度的执行,学生的联考成绩是职位选择的唯一依据,具备共产党员的身份带不来任何就业优势。二是学生在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准入制度上的严格性,加上学生在学习上较强的功利性,导致很多学生达不到加入共产党员的选拔标准。三是自执行公安联考制度后,学生的优越感让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上容易变得懒散松懈。

(二)关于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

表4 学生学习、思想、纪律表现情况调查(教师)

图5 学生学习、思想、纪律表现情况调查(教师)

教师问卷调查对象为全院公安专业的主要教师,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问卷为100%。对教师的问卷内容主要涉及教师对学生课堂纪律、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三个方面的评价。下面就对教师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1.在课堂纪律方面,84.6%的教师认为学生课堂纪律与以前相比变得更糟,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公安专业学生的课堂纪律根本就没有好过,无从判断是否变得更坏,也有73.08%的教师认为学生不愿听从管教。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纪律评价,说明公安专业学生在纪律上的自我约束有所放松。公安联考制度的执行,影响到教师在专业知识上的权威,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那份敬畏,导致课程纪律秩序变差。

2.在学习态度方面,65.39%的教师认为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降,65.38%的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复习公务员考试资料,73.08%的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性降低。随着公安联考制度的执行,学生之间的竞争变成了公务员考试成绩之间的比拼,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是努力争取考出优秀的公务员考试成绩,而不是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所以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

3.在学习效果方面,80.77%的教师认为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降低,80.76%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平时考试成绩在下降,73.08%的教师认为学生的论文质量较差,有69.23%的教师认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所下降。

四、关于改进公安联考制度的建议

综上分析,公安联考成绩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甚至在学生的思想、行为上都造成了消极影响。为确保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精神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铸造忠诚警魂、锤炼警务技能、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在动力,建议将在校期间综合素质积分纳入毕业生入警考试总成绩,权重比例如下:

(一)参加全国公安院校公安专业联考成绩占60%,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积分占40%。

(二)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积分中,学习成绩得分占60%,素质拓展得分占20%,纪律养成得分占20%,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和纪律学分必须达到学院所规定的成绩才能参与折合计算,否则按零分计算。

(三)荣立个人一等功,在其笔试成绩折合后加2分;荣立个人二等功,在其笔试成绩折合后加1分;荣立个人三等功,在其笔试成绩折合后加0.5分。在抢险救灾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受到县(市、区)、市(州)党委、政府和市(州)机关、省级机关表彰的,在笔试成绩折合后加1分,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部委及以上表彰的,在笔试成绩折合后加1.5分。

同时符合上述抢险救灾表彰加分规定的,不累加,按最高加分规定加分。考生折合后加分总分值不超过5分。

学院将在学生毕业时三个必须同时达标条件即学习成绩学分、素质拓展学分和纪律作风养成学分的基础上,针对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修订完善相关管理规定,科学合理地建立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为将在校综合素质积分纳入毕业生入警考试总成绩做好相应准备。

五、结语

通过对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联考成绩分析,发现具备优秀综合素质的学生在联考中并未体现出任何优势;经对学生的公安联考成绩与纪律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绩点三个方面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他们之间的弱相关性结论;在对学生和教师就学生的纪律、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思想动态方面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公安联考制度对公安专业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公安教育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源头,为加强公安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特提出将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积分和学生立功受奖加分纳入毕业生入警考试总成绩的设想。确保培养出具有忠诚担当意识、警务技能精湛、知识结构全面、综合素质优秀的公安专业毕业生,为建设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队伍提供重要的基础性保障。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学分公安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学分美食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公安报道要有度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