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的理论价值

2018-05-31 09:20邵雍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年5期
关键词:理论价值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

邵雍

[摘 要]《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它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趋势,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原则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制定了共产党的策略原则。它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8)05-0001-03

2018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共产党宣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理想,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纲领,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国际主义精神。”本文试对《共产党宣言》文本进行解读,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原原本本学,熟读精思、学深悟透,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一、《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是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1847年12月—1848年1月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1848年2月第一次以单行本在伦敦出版,原文为德文,共23页,但没有署名。直到1850年11月英国宪章派的机关刊物《红色共和党人》在刊载《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英译文时,编辑乔·哈尼在序言中第一次指出作者的名字。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列宁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1]它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2] “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3]斯大林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自己的《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4]它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二、《共产党宣言》的四个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关于党的先进性的阐述,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理论源头

《共产党宣言》全文分四个部分:一、资产者和无产者;二、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第一部分阐明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矛盾,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趋势。第一部分第一句就明确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①“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指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它的历史使命是“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因此“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第二部分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原则,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还没有创造这一术语)的基本思想。《宣言》说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也就是说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②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宣言》还说“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里从理论上最早阐述了党的先进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理论源头。“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恩格斯后来在《国际社会主义和意大利社会主义》一文中说,“阶级斗争”和“夺取政权”是“马克思和我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路线”[5]。

第三部分科学分析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马克思恩格斯把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称作“反动的社会主义”,它们代表着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趋于灭亡的贵族和小生产的利益,妄图把历史拉回宗法制时代。而以蒲鲁东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是“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其实质是“要消除社会的弊病,以便保障资产阶级社会的生存”。至于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既肯定了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抨击以及对共产主义社会某些原则的预见,肯定它对启发工人觉悟的积极作用,也指出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宣言》用明确的语言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其他各种社会主义的界限,对于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的纯洁性、坚定理论自信,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四部分制定了共产党的策略原则。这就是“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但是,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也就是原则性和灵活性高度统一,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反对主要的敌人,同时在联合中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原则。在论及共产党人关于德国的策略时说,“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无产阶级“在推翻德国的反动阶级之后立即开始反對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第一次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也就是不断革命论与革命阶段论的高度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1872年版序言中说:《宣言》本身就是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两位作者在《宣言》最后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最后一句话表明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基本原则。

1883年恩格斯在《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总结道:“《宣言》中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也就是后来毛泽东所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我们认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综上所述,《共产党宣言》四个部分是个有机整体,其中阶级斗争是贯穿全篇的红线(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夺取政权是共产党的初步目标(终极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科学原理(同时也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策略原则是党的生命(其中包括暴力革命、国际主义等)。四个部分紧密相关、层层递进,从理论到实践,有着彻底的逻辑性。

三、《共产党宣言》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经典,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并不等于说它就不需要继续发展了,事实上1872年德文版、1882年俄文版、1883年德文版、1888年英文版、1890年德文版、1892年波兰文版、1893年意大利文版等七篇序言已经对《宣言》作了补充与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1872年版写的序言中所说:“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个别地方本来可以作某些修改。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列宁后来也说过:“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共产党宣言》理论价值,创立伊始就把它作为全党的必修课,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建党之初就把陈望道首译的《共产党宣言》全本列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全书》的一种。1934年2月中央苏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出版了《共产党宣言》附《雇佣劳动与资本》。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明确提出要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阅读《共产党宣言》等五本马列主义的书,并认为“如果有五千人到一万人读过了,并且有大体的了解,那就很好,很有益处”[6]。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全党学习理论的计划,将《共产党宣言》等十二本书列为“干部必读的书”。毛泽东说:“如果在今后三年内,有三万人读完这十二本书,有三千人读通了这十二本书,那就很好。”[7] 1964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组织高级干部学习马、恩、列、斯著作的批示》,列了《干部选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目录》共三十本,《共产党宣言》是其中之一。1970年11月,中共中央在九届二中全会(庐山会议)后发出《关于高级干部学习问题的通知》,要求学习六本马列著作,其中《共产党宣言》中心议题是讲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另外,人民出版社1966年、1972年、1995年以及以后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尽管篇目有所调整,但《共产党宣言》始终在必收之列。可以说《共产党宣言》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

关注和回答时代与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1959年毛泽东提出:“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加以解决。俄国的问题只能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8]同理,毛泽东、邓小平生前也不能把新时代出现的所有问题都看到并加以解决。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永远没有止境。作为《共产党宣言》科学精神的忠实传人,中国共产党人正站在时代的前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续写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注释

①本文引用的宣言译文都引自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共产党宣言》。

②“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在1888年英文版中是“最先进的和最坚决的”。

参考文献

[1]列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M].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1.

[2]列宁.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M].列宁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37

[3]列宁.卡尔.马克思[M].列宁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8.

[4]斯大林.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M].斯大林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32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60.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17.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61.

[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责任编辑:晏蔚青

猜你喜欢
理论价值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论王阳明民族观的当代启示
施行“少教多学”,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双赢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