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养成“四学”营造快乐课堂

2018-06-01 11:40王明辉
速读·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四学善学会学

王明辉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能力,而创新只有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方可获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愿学、会学、乐学与善学,成为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关键词:愿学;会学;乐学;善学

兴趣有赖于成功,这是心理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事实证明:不断获得成功,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兴趣也在不断提升;而屡遭失败,经常受批评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就会日渐衰减,直至完全丧失。所以,这要求教师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自主学习呢?我认为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主学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看作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启发、点拨、质疑、解惑、激发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愿望,使他们的智力、能力在自主参与过程中得发展和提高。

(一)激励评价,增强勇气

数学评价是对学生通过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达到的水平做出的评价,同时对学生改进学习和完善自我进行导向;又是实施教学反馈,评估和决策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有了自由发表个人见解和疑难的机会,他们思维活跃,又存在着认知的差异性,所以大大增加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偶然性。因此,老师要适时地评价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如计算如图的表面积(单位;cm):有学生列式:(5×5+5×10+5×10)×2,5×10×4+5×2等,教师都给予积极地肯定。如果有学生列式是5×5×10时,教师应说:这个列式有新意!你能把想法和大家说说吗?让学生分享解题的思路。如果学生的确是想错了,或讲不清理由时,老师应及时引导,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哦,原来是将长方体分成两个正方体求表面积,多有创意!激励学生的评价需要教师“蹲下身来”,以儿童的眼光欣赏数学,接纳学生各种不同意见。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用“你的进步太大了!”,“你的思路很对”,“老师相信你能回答出来”“我和你的意见相同”……这种激励性语言及时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二)让学生自己跳起来“摘果子”

赞可夫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应该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这告诉我们,要让学生自己挑起来摘取智慧的果实,学生能自己探索出来的决不包办代替,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因此,我在数学课堂中常常让学生先预习,然后再请学生来大胆的给同学讲解,我只是适当的加以引导、点拨。故在整个课堂中,我都只是一个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跳起来摘取累累硕果的表演者。而在跳的过程中,他们也在无形中重塑自己头脑中的知识。

二、交流互评,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创新有时是一种群体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应当让学生集体学习,充分交流、相互合作。交流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老师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如:“这位同学的回答符合要求吗?”“这些答案中谁的答案最合理呢?”……通过互相评价和反馈,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更学会了评价自己。因为,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必须自己先作出判断,发现它不符合在哪里,或错在哪里,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6+6+6+6+4相加时,要求把它该写成乘法算式,大部分学生作出①6×4+4;②6×5-2,出乎我意料的一个同学却是7×4。我立即表扬了他,部分同学马上反对。于是,我马上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这样许多同学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了评论之中。此时,课堂气氛高涨,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打开思维的大门,相互交流合作共进,同时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

三、启而不发,诱思导学,让学生乐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设置问题情境。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创造情景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感,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如我在讲解图形中的三角形和圆形时,就先启发学生思考这两个问题: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用到了三角形?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四、分层指导,灵活训练,使学生善学

在学生获取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维加工,才能将认识由具体、简单上升为抽象、复杂。应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对中等生,指导他们巩固所学新知识以后,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对于学困生,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优等生,应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层各自练习,全班学生各自获得不同层次上的平衡,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产生了强烈的愉悦感,这样就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心理循环过程。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的自主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为核心,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质,从而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猜你喜欢
四学善学会学
中国长安:坚持“四学”联动 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陕西麟游:远程教育“四学”力促“两学一做”见实效
如何利用“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会学
探究
太极拳之“善学”
江西省直机关:以“四学”提高学习质量
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