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阶煤固定流化床热解及半焦气化实验研究

2018-06-05 11:04王鹏飞吴治国王卫平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8年6期
关键词:半焦焦油合成气

邹 亮,王鹏飞,吴治国,王卫平,王 蕴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

根据2017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统计,2016年我国煤炭开采量和消费量分别占全球的46.1%和50.6%[1]。煤炭的大量使用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水资源消耗大、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2]。针对这些问题,我国近年来先后发布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布局方案》等发展纲领性文件,要求产品单一的传统煤化工向“煤-电-化-热”系统合理耦合的现代煤化工发展。其中煤热解-气化耦合生产高附加值的煤焦油及合成气是主要途径之一。

Chen等[3]发明了一种复合流化床,通过稀相输送床热解和密相流化床气化耦合的方式,煤在气化之前先进行部分或全部热解,实现热解气、焦油和合成气的联产过程。采用该工艺研究了一种内蒙古次烟煤在不同气氛下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高于600 ℃时合成气气氛下焦油产率显著提高,而水蒸气气氛下焦油产率明显下降。在适宜的条件下富含合成气的水蒸气气氛有助于提高煤焦油及CH4的产率。由于该工艺是将稀相输送床和密相流化床一体制造,导致合成气与热解产物一起进入后处理系统,加大了分离系统的操作难度,产物分离与净化费用较高。王俊琪等[4-5]采用循环流化床将产气与发电过程进行耦合,探究了煤的部分气化与半焦燃烧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密相区温度升高,煤气中有效气含量提高;空气/水蒸气部分气化过程中提高风煤比,煤气产量增加;提高汽煤比,煤气品质得到显著改善。但空气部分气化与半焦燃烧耦合得到的煤气热值较低;再循环煤气热解及半焦燃烧工艺虽然生产的煤气热值较高,但气化炉碳转化率及煤气产率均较低。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的总利用效率,同时降低气体分离系统的操作成本,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发明了一种循环流化床热解-气化耦合与气流床气化联用工艺,以相对较大粒度煤(小于120目)为原料,通过循环流化床热解-气化耦合工艺,分别获得煤焦油、热解气以及合成气;小粒度煤(大于120目)则通过气流床气化获得高品质合成气。本研究采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研究3种低阶煤的常压热解及其热解半焦的气化特性,探究样品粒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流化气中O2含量对上述过程的影响。

1 实 验

1.1 实验装置

固定流化床反应系统流程示意见图1。N2及O2经过气体预热器、水经汽化器汽化后,由流化床底部加入;样品经料仓,由顶部加入流化床反应器;热解产物依次经空气冷凝器、水冷凝器以及低温冷凝器后收集热解水及焦油,最终经碱洗后通过湿式流量计计量热解气体积;气化产物依次经空气冷凝器和水冷凝器后收集废液,最终经碱洗后通过湿式流量计计量合成气体积。

图1 固定流化床反应系统流程示意1—N2瓶;2—O2瓶;3—气体预热器;4—水槽;5—计量泵;6—汽化器;7—料仓;8—流化床反应器;9—空气冷凝器;10—水冷凝器;11—低温冷凝器;12—液体收集器;13—碱液洗槽;14—湿式流量计

1.2 分析仪器及方法

样品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灰熔融性分别采用Leco-TGA701工业分析仪、Vario MACHO Cube元素分析仪和Carbolite CAF-G5灰熔融性测定仪进行分析;热解气体采用Agilent 7890b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焦油及水混合物采用ASTM D95-05e1(2005)标准进行分水,以得到焦油产量。

1.3 实验样品

选择内蒙古鄂尔多斯的补连塔煤(BLT)、内蒙古呼伦贝尔的东明煤(DM)和内蒙古锡林郭勒的胜利煤(SL)为实验样品,原煤破碎后筛分为不同粒度的样品,真空80 ℃干燥后备用。3种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灰熔融性分析结果见表2。煤的工业分析以空气干燥基为基准,元素分析以干燥无灰基为基准。为保证实验过程中无结渣,反应温度均维持在1 000 ℃以下。

表1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结果 w,%

表2 煤的灰熔融性分析结果

1.4 实验过程

1.4.1热解过程实验前以N2置换系统中的气体,升温过程中通入0.5 L/min的N2作为保护气并开启冷凝水,待流化床温度升至设定温度后将N2切换为水蒸气,开启低温循环系统,温度设定为-2 ℃,系统稳定后加入约400 g干燥的煤开始实验,热解30 min后结束实验,将水蒸气切换为0.5 L/min的N2并关闭加热炉,记录此时热解气的体积;液体收集器温度为80 ℃左右时收集生成的液体产物,经分水后获得焦油和水;流化床温度降至100 ℃以下后收集半焦并称量。为了便于比较,半焦产率以干燥基为基准,焦油及热解气产率以干燥无灰基为基准,按下式计算:

式中:Y焦油、Y半焦分别为焦油和半焦的产率,%;Y热解气为热解气产率,mL/g;m焦油,m半焦,m煤分别为焦油、半焦和原煤的质量,g;V热解气为热解气体积,mL;M空气干燥基为以空气干燥基为基准条件下样品的水分,%;A空气干燥基为以空气干燥基为基准条件下样品的灰分,%。

热解过程的碳转化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R为煤热解过程中的碳转化率,%;C煤、C半焦分别为煤和半焦的碳质量分数,%。

1.4.2气化过程实验开始前以N2置换设备中的气体,升温过程中通0.5 L/min的N2作为保护气并开启冷凝水,流化床温度升至设定温度后将N2切换为水蒸气;待系统稳定后,加入约360 g干燥的原煤或半焦,并通入O2开始试验,反应20 min后结束实验,停止通入O2并将水蒸气切换为0.5 L/min的N2,关闭加热炉,记录此时合成气的体积,收集废液;待反应炉温度降至100 ℃以下后收集气化剩余物。合成气产率及碳转化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y合成气为合成气产率,mL/g;V合成气为合成气体积,mL;M空气干燥基为以空气干燥基为基准下半焦的水分,%;A空气干燥基为以空气干燥基为基准下半焦的灰分,%;r为气化过程中的碳转化率,%;C半焦为半焦的碳质量分数,%;C剩余物为气化剩余物的碳质量分数,%;m半焦和m剩余物分别为半焦及其气化剩余物的质量,g。

气化过程中无焦油产生,因此气化过程中有效碳转化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r转化率为煤气化过程中的有效碳转化率,%;yx为合成气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其中x为CH4、CO或CO2。

2 结果与讨论

2.1 固定流化床热解

2.1.1粒度的影响以20~40,40~80,80~120目的BLT、DM为例,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上进行600 ℃、水蒸气气氛下的热解实验,不同粒度时煤固定流化床热解的半焦及热解气产率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煤粒度的减小,半焦产率基本保持不变,BLT和DM的半焦产率平均值分别为64.34%和60.73%;热解气产率略有增加,其中BLT的热解气产率由20~40目时的154.76 mL/g增加到80~120目时的165.43 mL/g;DM的热解气产率由20~40目时的197.15 mL/g增加到80~120目时的205.03 mL/g。但随着粒度减小,实验所需的流化气速也降低,有利于节省H2O的用量。可见粒度变化对产物产率影响不大,主要影响固定流化床反应器的操作气速。考虑到不同粒度样品的破碎性能不同,选择40~80目样品为宜。

表3 不同粒度时煤固定流化床热解的半焦及热解气产率

2.1.2温度的影响不同温度下煤固定流化床热解半焦、焦油及热解气产率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半焦产率逐渐降低,其中SL的半焦产率降幅最大,由500 ℃时的68.67%降至650 ℃时的54.43%,BLT在600 ℃热解时的半焦产率为66.25%;热解气产率逐渐升高,其中SL的热解气产率由500 ℃时的100 mL/g升至650 ℃时的380 mL/g;焦油产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BLT和DM在600 ℃时焦油产率最高,分别为7.83%和5.76%;SL在550 ℃时焦油产率产率最高,为15.51%,但与600 ℃时焦油产率差别不大。

图2 不同温度下煤固定流化床热解半焦、焦油及气体产率■—SL; ●—BLT;

以热解气产率较高的SL为原料,固定流化床热解气各组分产率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500 ℃时H2,CH4,CO的产率较低,均低于25 mL/g,此时这几种气体主要来自煤中的富氢基质以及部分羰基的分解[6-7];升高温度,H2产率迅速增加,是因为煤中的芳烃发生剧烈缩合反应造成的[8];CO和CH4产率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600 ℃时最高;相对其它气体,低于600 ℃时CO2产率相对较高,主要来自煤中羧基的大量分解,650 ℃时CO2产率明显升高,归因于煤中复杂含氧官能团开始分解[9]。这一方面降低了煤中碳的有效利用率,另一方面增加了气体分离系统的操作成本。综合考虑,固定流化床热解反应温度以600 ℃为宜。

图3 SL的固定流化床热解气各组分产率■—H2; ●—CH4; ▲—CO;

2.1.3反应时间的影响以DM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600 ℃的条件下,不同反应时间固定流化床热解气产率及气体生成速率见图4。从图4可以看出:延长热解时间,热解气产率逐渐升高,10 min时热解气产率为115 mL/g,20 min时热解气产率为172 mL/g,30 min时仅为210 mL/g;延长热解时间,热解气生成速率逐渐降低,10 min时热解气生成速率由开始的15.27 mL/(g·min)降至6.97 mL/(g·min),反应20 min后仅为4.79 mL/(g·min),继续延长反应时间对提高热解气产率作用不大,因此在循环流化床热解-气化耦合工艺中,固定流化床热解反应时间以20 min为宜。

图4 DM在不同反应时间下的固定流化床热解气产率及气体生成速率■—热解气产率; ●—热解气体积生成速率

2.2 固定流化床气化

2.2.1原煤与半焦气化对比以原煤及其600 ℃时的热解半焦为原料,在n(H2O)∶n(O2)=4∶1、气化时间为20 min、气化温度为900 ℃的条件下进行固定流化床气化实验,DM,BLT,SL所产半焦(分别记为DMC,BLTC,SLC)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结果见表4。

以BLT及BLTC为原料,原煤与半焦气化过程的碳转化率及合成气组分产率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BLT气化过程中的碳转化率高于BLTC气化过程的碳转化率,是由于煤中较易发生反应的挥发分在600 ℃时已发生热解所致;在选定的气化条件下,BLT采用循环流化床热解-气化工艺的碳转化率为47.68%,高于原煤单独气化的碳转化率。从表5还可以看出:BLT气化过程H2和CO产率分别为284.79 mL/g和124.21 mL/g,均明显低于BLTC的316.92 mL/g和169.08 mL/g;BLT直接气化过程中的CO2和CH4产率较高。综合上述讨论,采用循环流化床热解-气化耦合工艺比原煤直接气化过程碳的有效利用率高。

表4 600 ℃热解半焦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结果 w,%

表5 原煤与半焦气化过程的碳转化率及合成气组分产率

2.2.2温度的影响以DMC为原料,在n(H2O)∶n(O2)=4∶1、气化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不同温度下固定流化床气化过程碳转化率及合成气产率见图5。从图5可以看出:提高气化温度,碳转化率和合成气产率均逐渐升高,低于900 ℃时二者的增加幅度较大;由900 ℃提高到950 ℃,碳转化率仅提高了0.77百分点;合成气产率仅提高17.98 mL/g。

图5 不同温度下固定流化床气化过程碳转化率及合成气产率■—碳转化率; ●—合成气产率

进一步对合成气组分产率进行分析,不同温度下固定流化床气化合成气组分产率见图6。从图6可以看出:合成气中的主要组分为H2和CO,提高气化温度,H2和CO产率均不断升高,高于900 ℃时增幅降低;CH4产率基本不变;CO2产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850 ℃时达到最大值,这也是气化温度由900 ℃提高至950 ℃时合成气产率增加幅度不大的主要原因。

图6 不同温度下固定流化床气化合成气组分产率■—H2; ●—CH4; ▲—CO; ◆—有效碳转化率

气化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包括部分燃烧反应、燃烧反应、碳与水蒸气反应、Boudouard反应、加氢反应、H2燃烧反应、CO燃烧反应、水煤气反应和甲烷化反应[10]。随着温度升高,半焦的气化活性提高,而通入反应系统的O2不足导致燃烧反应、CO燃烧及水煤气反应减弱,Boudouard反应增强,导致CO2产率降低。H2O的不足不利于碳与水蒸气反应的进行,也是高温下有效气体生成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保证流化床反应器稳定操作的前提下,提高气速有利于气化反应的进行。

2.2.3O2含量的影响以DMC为原料,在气化温度为900 ℃、反应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在反应气氛中加入不同含量的O2,研究O2含量对气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见表6。从表6可以看出:O2体积分数由15%提高到20%,碳转化率增加4.41百分点,而O2体积分数进一步提高至25%时,碳转化率仅增加0.71百分点,增幅明显减小;随O2含量的提高,合成气产率有所升高,当O2体积分数由15%提高到20%时,合成气产率由908.15 mL/g提高到932.36 mL/g,而O2体积分数进一步提高到25%时,合成气产率仅提高到946.66 mL/g,增幅明显减小;随O2含量的提高,H2产率逐渐降低,CO产率逐渐增高,当O2体积分数从15%提高到20%时,有效气(H2+CO)总量从752.01 mL/g提高剩774.98 mL/g,而O2体积分数进一步提高到25%时,有效气(H2+CO)总量仅提高到779.02 mL/g,增幅明显减小;随O2含量的提高,CH4和CO2产率基本保持不变,与O2含量偏低有关。相对于温度,选定范围的O2含量对气化反应的影响较小,但根据这一变化规律,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所需产物来调节气化气氛。综合考虑,气化过程的O2体积分数选择20%为宜。

表6 O2含量对气化过程的影响

2.2.4气化时间的影响可以预见,延长气化时间,合成气产率逐渐升高,但有必要研究合成气的生成速率,以选择合适的单次气化时间。以SLC和DMC为样品,在气化温度为900 ℃、O2体积分数为25%的条件下进行气化实验,不同气化时间固定流化床气化合成气产率见图7,气化产物各组分产率见图8。从图7可以看出:延长气化时间,2种样品的合成气产率均逐渐升高;合成气生成速率逐渐降低,气化15 min后,DMC合成气生成速率变化不明显,约为37 mL/(g·min),气化20 min后、SLC合成气生成速率略有升高,可能为实验误差所致。

图7 不同气化时间固定流化床气化合成气产率■—SLC合成气产率; ●—DMC合成气产率; □—SLC合成气生成速率; ○—DMC合成气生成速率

从图8可以看出:延长反应时间,合成气中的各组分产率均有所增加,其中H2和CO产率增幅较大,CH4增幅最小,特别是SLC气化过程中,5 min后基本不再有CH4生成;有效碳转化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略有降低,从5 min延长到20 min,DMC和SLC的有效碳转化率分别降低1.41百分点和5.02百分点。结合图7分析,流化床内单次气化15 min即可以获得较理想的合成气产率和有效碳转化率。

图8 不同反应时间DMC和SLC固定流化床气化产物各组分产率■—H2; ●—CH4; ▲—CO; ◆—有效碳转化率

3 结 论

(1)煤炭的粒度基本不会影响热解产物的产率,只影响固定流化床的操作条件,粒度越小,对水资源的消耗越低;水蒸气气氛下,温度越高,半焦产率越低,热解气产率越高;煤种不同,最高焦油产率温度不同,BLT和DM在600 ℃时焦油产率最高,SL煤550 ℃焦油产率最高,但与600 ℃时相差不大;高于600 ℃时,热解过程CO2产率迅速增加,不利于煤中碳的有效利用;延长热解时间,热解气产率逐渐增加,但其生成速率迅速降低;综合考虑,热解温度600 ℃、热解时间20 min为循环流化床热解-气化耦合工艺中热解床合适的反应条件。

(2)循环流化床热解-气化耦合工艺碳转化率高于原煤流化床气化,同时能副产煤焦油;原煤直接气化CO2产率较高,不利于煤中碳的有效利用;提高气化温度,碳转化率逐渐升高,合成气中H2和CO产率均不断升高,CH4产率基本不变,CO2产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对于气化温度,O2含量对气化反应的影响较小,随着O2含量的提高,合成气产率略有升高,有效气(H2+CO)产率基本不变,但可以调节H2和CO的相对含量,O2体积分数高于20%时气体组分产率变化量明显降低;延长气化时间,合成气产率提高,但合成气生成速率迅速降低,气化15 min后合成气生成速率基本不变;综合考虑,气化温度900 ℃、O2体积分数20%、气化时间15 min为耦合工艺中气化床合适的反应条件。

参 考 文 献

[1] BP集团公司.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36-39

[2] 张素君,张海兰,田润芙.关于发展煤炭工业循环经济的几点对策[J].煤炭技术,2013,32(7):7-9

[3] Chen Zhaohui,Shi Yong,Lai Dengguo,et al.Coal rapid pyrolysis in a transport bed under steam-containing syngas atmosphere relevant to the integrated fluidized bed gasification [J].Fuel,2016,176(7):200-208

[4] 王俊琪,方梦祥,刘耀鑫,等.煤的部分空气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特性研究 [J].能源工程,2004(3):1-4

[5] 王俊琪,方梦祥,骆仲泱,等.煤的空气、水蒸气部分气化特性研究 [J].热力发电,2008,37(1):21-25

[6] Van Heek K,Hodek W.Structure and pyrolysis behaviour of different coals and relevant model substances [J].Fuel,1994,73(6):886-896

[7] Dorrestijn E,Laarhoven L J,Arends I W,et al.The occurrence and reactivity of phenoxyl linkages in lignin and low rank coal [J].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2000,54(1):153-192

[8] 刘全润,胡浩权.大同煤热解和加氢热解过程中产物生成规律的研究 [J].河南化工,2009,26(12):28-30

[9] Mráziková J,Sindler S,Veverka L,et al.Evolution of organic oxygen bonds during pyrolysis of coal [J].Fuel,1986,65(3):342-345

[10] 张文星.低劣煤热解半焦流化床气化及反应过程强化研究 [D].马鞍山:安徽工业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半焦焦油合成气
焦油渣干化处理的应用与实践
BiZrOx/ZSM-5催化合成气直接芳构化的研究
大同石炭系煤高灰半焦浮选脱灰研究
勘 误
合成气回用气氛下RDF与粉煤灰掺混气化特性研究
沉降炉中半焦与煤燃烧特性对比研究
合成气余热回收器泄漏原因分析及维修方案
鞍钢鲅鱼圈焦油渣回配装置的应用与改进
K-Fe复合催化剂对煤半焦气化速率与产物的影响
重溶剂法TDI焦油残渣的分析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