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骂到对话 一波三折特金会

2018-06-06 21:53
看天下 2018年15期
关键词:美朝会面文在寅

巨大的爆炸声是从地下发出的,随即,气流裹挟着沙子向人们扑来。眼前的山体,有一部分随之倒塌。过了15秒,人们还没完全反应过来,更大的爆炸声传来,同样是来自地下,地面上的一座木屋,随之被掀翻。

这是5月24日,朝鲜东北部咸镜北道深山的一处地点,外界很少有人能到这里来,但全世界都知道这个地方:朝鲜最重要的一处核设施,丰溪里核电站就在此处,朝鲜迄今6次地下核试验都在这里完成。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此前曾表示,为了换取安全保障,解除对朝鲜的制裁,同时获得来自美国的其他支持,朝鲜愿意放弃核武器。于是,中、俄、美、韩、英五国记者受到邀请,赶到丰溪里,见证朝鲜拆除、炸毁核试验基地的过程。

“尘埃落定后,一名朝鲜官员问我们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英国天空电视台记者汤姆·切西尔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场的记者们不知道怎么回答,那名朝鲜官员又说道,“接下来就看唐纳德·特朗普怎么做了。”

在此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和金正恩已经订好了会晤计划,这不但意味着两国领导人的第一次历史性会谈,也给解决朝核问题带来很大的希望。但就在朝鲜拆除丰溪里核电站约12个小时后,特朗普的决定传出,他给金正恩写了一封信,决定取消这场会晤。

这是近期全球政坛非常戏剧性的一刻。特朗普在这件重大外交事件上,充分展示了他的不可预料性。在中国、韩国以及美朝双方的努力下,会晤时间、地点等都已经敲定,他却忽然放弃,令地区各国措手不及。

“我们注意到美朝双方围绕领导人会晤的最新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朝鲜半岛近来出现的对话缓和势头来之不易,政治解决进程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有关各方包括朝美双方都显示了通过对话协商推动半岛无核化进程的积极意愿,并为此作出了积极努力。

好在,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更戏剧性的是,只过了一天,特朗普又改口,表示会谈仍有进行的可能。再过了七天,特朗普彻底改了主意,表示与金正恩的会晤,仍然会在6月12日举行。

这八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不按套路出牌的特朗普,改变了心意?美朝领导人史无前例的第一次会谈,又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现实的?

主动的金正恩

5月25日下午,“特金会”破裂一天后,金正恩做了个决定,他通过朝鲜与韩国国家情报院院长的联络渠道,发去消息,希望能同韩国总统文在寅会谈。5月26日,两个人就在朝韩边境板门店,笑着拥抱在一起。

这非常不寻常。一国领导人的出行会涉及到复杂的准备工作,比如同时兼任三军统帅的领导人,离开首都时,要妥善安排出现的权力空白;军方领导和国家安全保障部门,要积极待命,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确定双方会谈的议题,以及会谈结束该如何通报相关国家等等……这次会谈邀请,显然没有给这些安排留下充足的空间。

由此可见金正恩对与文在寅会谈的急迫。两人见面时,金正恩除了感谢文在寅对美朝会谈沟通做的努力之外,还表明坚定的意志,希望能挽救这场会谈。

5月25日,韓国首尔的民众聚集在美国大使馆附近集会示威,抗议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取消美朝会晤的决定

事实上,美朝会谈能够成为一个议题,也是金正恩主动提出的。3月5日,韩国总统府国家安保室室长郑义溶受到金正恩接见,金正恩请他向特朗普转达,自己愿意与特朗普会面。

美国政府认为,金正恩之所以如此主动,重要原因在于美国和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参考消息》刊登的一篇文章写道,据美国政府估算,这些制裁措施令朝鲜的海外收入减少了一半。朝鲜政府表示出愿意会谈的样子,本身就说明制裁正在发生作用。

虽然这只是美国方面的分析,但无论如何,金正恩确实决定走出会谈这一步。3天后,郑义溶带着这个消息赶到美国,向特朗普当面转达。

几乎没有犹豫,特朗普就答应了。这令陪同特朗普出席会面的美国官员大吃一惊,美国国防部长和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还劝说应该慎重考虑,特朗普的回应却是:“就这么定了。”事后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此前就已经通过情报系统,得知了金正恩的邀请,只是在此之前,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决定。

据《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在朝鲜问题上,非常依赖情报部门的作用。国务卿蓬佩奥通过中央情报局与朝鲜情报部门建立了一个沟通渠道,而且,蓬佩奥与韩国国家情报院院长也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这场会晤能够成立,情报部门的渠道,显然比外交系统更重要。

5月26日,金正恩和文在寅突然举行会面,地点在板门店统一阁

难以捉摸的特朗普

对金正恩和特朗普来说,做出决定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促成这场会谈。朝鲜与美国之间,不但有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朝鲜战争,而且之后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敌对状态。双方的信任几乎不存在。

在这种缺乏信任中开启的会谈之旅,中间势必充满着试探和疑虑。据《纽约时报》报道,在开心地宣布自己将会与金正恩会面后不久,特朗普就开始忧心忡忡,他不断问助手以及盟友,是否应该冒险继续推进草率同意的历史性会晤,他担心这场会晤会变成一场政治尴尬。他的助手们也很担心,这场仓促的会谈能否取得实质进展。

金正恩显然也对这场会谈充满疑虑。5月11日,美韩在半岛地区联合实施了“2018超级雷霆”的军事演习。这期间,美国B-52战略轰炸机更是飞临半岛南部,在此前的报道和演习中,B-52轰炸机一直被视为对朝实施先发制人打击的杀手锏。

在朝美关系缓和的当口举行这场演习,显然引发了朝鲜不满。5月16日,朝鲜方面宣布取消原定当天举行的朝韩高级别会谈,同时还要求美国考虑两国领导人会晤的前景。几个小时后,朝鲜外务省第一副相金桂冠又公开警告,如果美国迫使朝鲜单方面弃核,朝方将重新考虑是否参加美朝领导人会晤。

当时,各方也对朝美前景忧虑重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呼吁,有关各方应珍惜半岛来之不易的缓和局面,互相释放善意和诚意,共同为领导人会晤创造良好条件和氛围。

这段时间里,特朗普并没有当即给出明确回应。白宫发言人回复这一问题时仍然强调,会继续推进这场会谈,甚至否认美韩的演习是在挑衅朝鲜,“金正恩之前曾说过他理解展开这些联合演习对美国的重要性,演习将会继续进行下去”。

没想到,5月24日,就在朝鲜销毁丰溪里核电站之后十多个小时,特朗普忽然发出一封信,表示要取消会谈。

“司机”文在寅

消息传到韩国总统府青瓦台,文在寅有点措手不及。当天深夜,他赶紧召集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常任委员举行会议,讨论该如何应对,又该如何表态。之后,青瓦台向外发布信息称,文在寅对特朗普取消会谈的决定表示遗憾。

事实上,文在寅一直在推动特朗普和金正恩会谈的实现。2017年,文在寅竞选总统时,曾承诺自己要在实现半岛无核化过程中,充当“司机”的角色。《参考消息》引述外媒分析,这也是5月26日文在寅与金正恩能闪电会面的原因所在。

韩国前外交通商部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朝鲜和美国之间,文在寅扮演的角色,不在于处理技术上的细节,而是要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实现美朝会晤。在他看来,在美朝之间传达双方立场,并鼓励双方直接对话方面,文在寅扮演着关键角色。

而且,与美朝会晤相比,文在寅还有更大的计划。4月27日,他和金正恩第一次在板门店会晤时,就曾与金正恩讨论过美朝韩三方会谈的构想。5月26日,两人第二次闪电会晤后,文在寅再一次提出,“如果美朝峰会成功举行,我希望通过韩美朝三边峰会,推动终战宣言通过。”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文在寅此前一直在考虑要加入特朗普与金正恩的会谈,这也是朝韩双方希望的。但是,特朗普可能并不希望这样。

"特朗普陶醉在一种幻觉里,觉得自己将成为解决朝鲜问题的那个人。”韩国釜山国立大学教授罗伯特·凯利也如是认为,但现实中,要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消除美朝间的巨大鸿沟,“完全没有可能”。

三条线路

6月1日,一辆黑色的雪佛兰汽车驶进白宫的西门。车子停下后,车上迅速下来一群精壮的朝鲜安保人员,他们有些紧张,以至于有个人还没下车,同事已经把车门关上了。最后下来的是一个年纪比较大的朝鲜人,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统一战线部部长金英哲。

这是18年来进入白宫的最高级别的朝鲜官员。白宫办公厅主任凯利在现场迎接他,陪同他穿过白宫长廊,来到椭圆形办公室,与特朗普会面,并把金正恩的一封亲笔信转交给特朗普。

那封信装在一个能盖住特朗普肚子的硕大信封里。据韩国媒体报道,金正恩在信中提到,愿与特朗普多次会晤,“即使不能在美朝首脑会谈上解决所有重大问题,只要解决其中一两个,也可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5月24日,公开取消了与金正恩的会晤后,特朗普很快就改了主意。有分析指出,特朗普的取消声明,只是一种博弈策略。美国西北大学朝鲜专家卡特琳·卡茨说,双方似乎正在利用“谁更不想会面”作为博弈的筹码。但朝鲜接到这个信息后,仍然温和表示,愿意随时以任何形式与美国进行谈判,“随时以任何形式解决问题”。这可能让特朗普意识到,金正恩确实有会晤的诚意。

之后,美朝之间开始了最密集的高层交流。“我们为与朝鲜会晤,建立了一支优秀的团队。”5月29日,特朗普在推特上称,“目前正在召开关于这次峰会的一些会议,接下来还有更多会议。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金英哲正在赶往纽约途中。这是对我信件的切实回应。”

作为金正恩的特使,金英哲先是在纽约会见了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外界分析,这场纽约会晤的目的,是为美朝会谈规划两国关系的路线图。

就在两人纽约会谈时,美国驻菲律宾大使金成也带领着一大群美国官员,跨越韩朝分界線进入板门店朝方一侧的统一阁,与朝鲜副外相崔善姬会面磋商。金成是韩裔美国人,前美国驻韩大使、前美朝核谈判代表,虽然已经到菲律宾上任,但特朗普仍然将他召回。显然,特朗普也希望能用更专业的人员,处理相关问题。

截止到6月5日,10天内,双方已经在朝韩非军事区,进行了四轮会谈。他们要做的是敲定特金会的议程,以及就会谈时的议题,达成共识。

在新加坡,特金会的举办地,朝鲜国务委员会秘书处主任金昌善、白宫副幕僚长乔·哈金各自带领一个代表团,也于5月28日开始,就特金会的会务组织工作,展开磋商。从会议举行地点、哪位领导人坐在哪个位置、与会人员、餐饮、休息时间安排,到两国领导人之间以何种方式敬酒(特朗普不喝酒)、交换何种礼物,以及谁将为此次历史性会议“埋单”,这些细节都是这两个团队精心安排的。

“可验证和不可逆”

金英哲结束了美国之行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对这趟行程表态称,目前,在朝韩关系改善和朝美接触对话方面都取得积极进展。希望朝韩双方继续加强对话,改善关系,为推动半岛无核化和政治解决半岛问题进程发挥积极作用。

在实现特朗普与金正恩的会谈问题上,中国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韩国总统特使、国家安保室长郑义溶时,对方就认为,“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积极变化,中方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金正恩与特朗普会面前,曾两次与习近平会面。第二次会面后,习近平就应约跟特朗普通了电话,电话里,习近平明确表示中方支持美朝领导人会晤,希望美朝双方相向而行,建立互信,分阶段行动,通过会晤协商解决各自关切,考虑朝方合理安全关切,共同推进朝鲜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

谈到中国在美朝问题上的作用,澳大利亚媒体发文认为,朝鲜半岛的最终和平,离不开中国的作用,“倾听中国对如何结束朝鲜战争的意见,将增加建立稳定而持久的和平的可能性”。

美朝确实也在朝着持久和平的方向努力,只是,对实现目标的顺序,有些分歧。美国方面一直坚持,朝鲜要在无核化方向采取了“可验证和不可逆”的步骤后,才会缓解对朝鲜的制裁。

6月1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金英哲前往白宫,与特朗普进行会面,并带来一封金正恩的亲笔信

此前,朝鮮曾在解除制裁和换取援助之后,继续进行核试验。以至于很多外交官员并不相信朝鲜这次真的愿意弃核。一位欧洲外交官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指出,表面上各国都声称支持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但是很多人都知道“现实中无法实现” 。一位匿名美国官员也对NBC表示,“大家都知道他们不打算交出核武器。”

而朝鲜,则一直对美国副总统彭斯提到参考利比亚弃核模式耿耿于怀。

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曾经放弃了自己的核武器,以换取解除制裁,以及与美国建交,但是2011年,美国和北约国家仍然通过武装干涉,颠覆了卡扎菲政权。

文在寅与金正恩第二次会面之后,也曾表示,金正恩不确定自己是否能相信美国的说法,即美国将结束与朝鲜的敌对关系,并在朝鲜去核化后保证其政权的安全。

也就是说,美国要求朝鲜先要“可验证和不可逆”的弃核,朝鲜则先要一个“可验证和不可逆”的安全保障。这成为双方之间的最大分歧。信任,仍然是双方最稀缺的核心内容。

6月4日,就在距离“特金会”还有一周多的时候,白宫新闻发言人终于对外公布了更详细的安排:“特金会”将于当地时间6月12日上午9点在新加坡举行。不过,她同时又补充了一句,“但仍有可能作出调整”。

显然,在板门店的磋商,虽然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但分歧仍在。特朗普本人也对这场会谈的预期持保留态度,在他看来,让朝鲜最终完全弃核,还是需要“一个过程”。

● 资料来源:《参考消息》、央视网、中新社等

猜你喜欢
美朝会面文在寅
“文在寅手表”在韩国抢手
今夏去哪儿?进军香港迪士尼 会面星战英雄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