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芯”的事儿何时能够不“操心”

2018-06-10 15:38
世纪人物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兴国产化核心技术

我国芯片行业发展中一直有句话被经常讲,那就是“缺芯少魂”,芯是指芯片,魂是指的操作系统,前者代表的是硬件,后者代表的是软件,二者一起成为我国芯片行业和信息产业发展的“痛点”,不仅暴露出核心技术缺失的“心痛”,更凸显产业生态建设的缺失和不力,难怪自从信息产业成为我国支柱产业以来,有关“操芯”的事儿就一直让行业从业者“操心”,甚至让整个国家和全民都一起“操心”,而此次爆发的“中兴事件”无疑让“操芯”之痛再次刺痛国人神经。

就在“中兴事件”引爆舆论之际,致力于发展国产芯片和软件的中科院院士倪光南前助手梁宁的一篇万字长文《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也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刷屏。通过这段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国家对“操芯”的重视以及在国家863项目支持下的努力和尝试;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操芯”至今还在奋斗路上并非努力不够,而是事出有因。换言之,要想“操芯”的事儿不再让人“操心”并不容易,它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与奋斗。

有人说,危机就是转机。确实,此次爆发的“中兴事件”再次让国产“操芯”缺失的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使得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中兴事件”必定成为我国集成电路,甚至整个半导体行业里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认识到差距和不足才有追赶的动力,有激情和热情才有成功所需的坚持与坚守,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兴事件”确实能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转折,事件发生后已经引来国内知名的BAT开始布局芯片行业或许就是最好的佐证,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操芯”的国产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面临诸多的挑战与困难。

核心技术的突破,困难首先就源于技术层面,“操芯”国产化同样如此。从PC(个人电脑)时代开始,由微软和英特尔公司组成的“Winter”阵营就牢牢把控了全球“操芯”产业的话语权,到了移动互联和智能手机时代,谷歌的安卓和高通芯片则成为新的霸主,如果按照他们构建的技术路线,“操芯”的国产化一方面需要面临大量的技术攻关——对于“操芯”这种事关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西方一直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比如芯片的制造方面,我国就在技术层面存在明显差距;另一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产权瓶颈,正如梁宁在“往事”中所提及的那样,“做CPU最难的不是开发,而是你打不起官司”。如果绕开他们设计的技术路线,就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案,本来技术的转换是最好的契机,比如PC时代向移动互联时代的转换,可惜代替微软和英特尔的是谷歌和高通,而非中国的企业。

除了技术上的突破之外,应用的问题是“操芯”国产化需要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难题,业内将其称之为“生态”。此次“中兴事件”发生后,很多网友留言“两弹一星都能造出来何况小小的芯片”,不过很多专家和业内人士都强调,“操芯”和“两弹一星”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发展之路,后者无需面临市场竞争,只需要解決“有无”问题,前者则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竞争性产品,除了“有无”之外,还要解决“好坏”问题,也就是说“操芯”不仅要有而且质量还要好,否则就没有市场竞争力,没有市场竞争力就没有发展前景和生存空间,从而就是恶性循环最终被市场踢“出局”,何况芯片产业的发展还遵循著名的“摩尔定律”,让市场的竞争更加残酷和激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曾经国产“操芯”失败的“往事”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教训,核心技术不能依靠别人,“中兴事件”是警示更是起点,遵从产业发展规律,“操芯”的事儿要想不再让人“操心”,就必须按照市场发展规律办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新模式,政府引导,有利于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市场主导,遵从“操芯”产业发展“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自身规律,避免“研发”与“市场应用”脱节和两张皮,让国产“操芯”产品既能进实验室,更能进企业、进市场,方能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有了国家和政府的强力支撑、产业和行业的用心有力,“操芯”的事儿不再让人“操心”总有一天会让“梦想照进现实”。

猜你喜欢
中兴国产化核心技术
特大型桥梁供电系统国产化改造探讨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习近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ASM-600油站换热器的国产化改进
基于国产化ITCS的卫星导航仿真研究
中兴微量元素水溶肥在秋洋梨上的应用试验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
北京爱华中兴纸业:夹缝中求生存
西古光通中兴而立:下一个30年使命万类互联
欣锐特:掌控新能源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