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量”的积累 达到“质”的表达

2018-06-11 10:02孙美娟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5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语感文本

孙美娟

【摘 要】

语文学习应当十分重视孩子的语言积累,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从积累语言到内化再到语言表达的过程。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积累 表达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慢”的过程,之所以说“慢”,这是因为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从积累语言到内化再到语言表达的过程。语言积累的渠道很多,可以依托文本,借助课外阅读,通过活动开展以及观看影视资料等。我想就在语文课堂上如何依托文本来丰富孩子的语言积累,促进语言的表达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一、积累语言,语言表达使得生动

丰富的语言积累,对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孩子的审美情趣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孩子脑子处于空白,没有词、句、段等基本的语言材料,孩子的表达怎么能达到用词确切,语言生动呢?课堂是孩子语言积累和运用的主阵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更要注重语言的积累、运用。教材本身就是孩子习作的典型范例,如果孩子能对学过的课文内的词语进行积累,这无疑是一笔很丰厚的财富。

1.文本语言示例引导

入选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比如:文章的巧妙構思、精彩细节描写或者优美的景物描写等,作者匠心独运的材料安排等都值得孩子学习借鉴、运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进行诵读,达到记忆从而积累的目的。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孔子游春》这篇课文,由写景入手,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泗水边绚丽灿烂的春景图,仿佛让读者也身临其境,和孔子及他的弟子们在泗水河畔游赏,聆听孔子对弟子的教诲。课文第二小节描写了泗水河畔美丽的景色,这段景色的描写是孩子积累的一个很好的范例。

出示课件: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语……

生:自由朗读。

师:喜欢这段文字吗?能把你的阅读感受拿出来一块分享吗?

生:春天生机勃勃,你们看,金色的阳光,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柔柳,青青的小草,泗水的绿波,构成了色彩绚丽的的画面,多迷人啊!

师:再读,边读边想,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生:景色美,语言美。

师:愿意把这么美的文字记在自己的脑海中吗?

……

这一部分泗水之滨的景色描写的教学,我在引领孩子体会句子特点、感受自然美丽的基础上积累背诵,这样就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就不需要让课后的背诵成为学生课外的沉重负担。我们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引领学生积累词语,掌握句型的特点,以化解背诵的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背诵积累。

2.教师语言潜移默化

其实,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的语言的引导和熏陶也对孩子的语言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教师要进一步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精妙的语言才能使教学自然流畅,能使我们的孩子兴趣盎然,给孩子的语言积累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槐乡五月》这篇课文时,在教学“清香”“醇香”“浓香”这三个词语时,让学生反复朗读,说说感受到了什么?有的孩子能感受到香味的浓烈而且香味越来越浓了,越来越香了。但是,还有一些孩子却不能够很好地体味这三个词语。于是,我这样引导:“五月,洋槐开花了。孩子们,来深深地吸一口气。一树花开,那是——清香(生),满林花开,那是——醇香(生),漫山花开,那是——浓香(生)。”孩子们在这样的引导下,很快就体味到槐花之香,真是越来越浓烈。

二、积累语感,语言表达显得流畅

叶圣陶先生说:“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语言的核心则是语感,培养和积累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任务。语感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语文老师要怎样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和积累孩子的语感呢?看下列两个教学片断。

1.句式训练自得语感

在执教绘本课《小猪变形记》,我先带着孩子一起学了小猪变成长颈鹿的过程,从这段话里提炼如下板书:想 做 说 结果。孩子们在后面的小猪变成斑马、大象、袋鼠、鹦鹉这几个情节中表现很精彩。因为孩子在“变长颈鹿”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语感,所以孩子在后面小猪变形的过程中,孩子的语言也能和本作品的作家的语言相媲美。此时此刻,孩子俨然就是一个个小作家。

2.方法指导习得语感

中国的古典诗词具有“三美”,即意境美、语言美、形式美。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定要读出古诗的语言美。在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中,我先让孩子概括以往学习的七言律诗的停顿规律一般是二二三的节奏,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然后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却是同中求异,让孩子在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的基础上得知这首诗在吟诵的节奏上可以作细致的处理: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种诵读方法的指导,有利于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诵读感悟从而习得诵读古诗的语感。

三、积累资料,语言表达变得丰富

对于教材中的课文,我找准拓展点,新课之前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把所搜集到的资料记录到“采蜜集”中。课上,让学生交流所搜集的有关资料,为更好地进行课内阅读打下基础。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搜集与霍金有相同命运的杰出人物及其事迹。孩子们找到了海伦·凯勒、张海迪……的故事,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了能量,还为学生树立学习霍金这样的杰出人物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敢于向残酷命运挑战的精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积累练笔,语言表达懂得内化

小练笔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让孩子练习说话,使孩子把学到的語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阅读教学要读写结合,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有一双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的慧眼,及时发现读写训练结合点,紧扣文本引导学生练笔,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那么,如何确定这个练笔点呢?

1.练在想象中

语文教师要以敏锐的悟性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引导学生捕捉文本中“言虽尽而意无穷”之处进行练笔,让学生思维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悄然进入了角色,融入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和主人公的感情融为一体,这样的练笔带动的是学生真实的感悟和思考,学生就会言之有物,言之动情,在与文本自由对话的过程中达到以读写一起提高互利效果。

2.练在插图中

插图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特写镜头”,有的再现课文主要内容,有的呈现故事高潮,有的塑造主人公的形象……因而,插图犹如架设在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间的桥梁,促进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紧密配合,运用插图进行练笔,学生以文本内容为练笔的源泉,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通过阅读插图,学生容易展开想象和联想,在图文间进行创造性思维。

3.练在留白中

高明的作家写文章往往不会和盘托出,不留余地。他们写到高潮处,可能会戛然而止,留下一个空白,给读者去想象。我在小古文《小狼》的教学时,下发《小狼》的课文讲义,巧妙地把文章的最后一句“但见幼狼子牙瞠目,向讨莱菔。”艺术地删除了。当学生读到“一日见子忽奔逐兔,大喜”。

师:其母为什么而大喜呢?

生:见子忽奔追兔。

师:小狼为什么逐兔呢?

生1:小狼学会了追逐兔子的本领。

生2:小狼终于不再吃素食了,这下其母该高兴啦!

……

师:真是如此吗?请看下一句——但见幼狼子牙瞠目,向讨莱菔。“莱菔”指萝卜。

孩子们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真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原来小狼是去问小兔讨萝卜的!我们教学时可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这些艺术的“留白”。可见,艺术留白,可以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给孩子留下更广阔的“再造”空间,让孩子进一步地充分感受小古文。

凭借以上途径,孩子的语言运用频率不断加大。孩子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其他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在课内和课外实现语言“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文字的精华,得到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使孩子的语言达到“质”的表达。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语感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