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运动员悬吊训练介绍

2018-06-11 06:30李海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具体措施

李海

摘 要:从体能训练的视角来看,运动员是否具备游泳运动必需的核心力量,其在根本上决定着游泳训练能够达到的真实水准。悬吊训练法的宗旨在于防控运动损伤、提升运动员现有的核心力量并且强化了控制肌肉的能力。因此,悬吊训练法并不会伤害到运动员自身的肌肉,此项训练体现为低负荷、稳定性与平衡性的独特训练优势。在目前的现状下,游泳运动员针对自身开展的悬吊训练应当给予更多关注,确保能够密切结合自身当前的真实状况来选择悬吊训练的适当方式。

关键词:游泳运动员 悬吊训练 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a)-0020-02

从基本特征来讲,悬吊训练法指的是借助悬吊训练来帮助游泳运动员熟悉正确体态,对于运动员具备的核心力量予以全面强化,同时也有助于保障关节具备的灵活性以及稳定性。近年来,悬吊训练日益受到了较多的关注,而与之相应的训练措施以及训练模式也获得了显著的优化与改进。与此同时,悬吊训练并不会伤害到运动员自身的肌肉,因此有助于保障运动员自身的稳定性以及身体平衡性。具体在涉及到悬吊训练时,游泳运动员应当能够全面明晰悬吊训练有关的各项细节,在此前提下体现了悬吊训练具备的价值与意义。

1 悬吊训练的基本训练原理

对于游泳运动员来讲,悬吊训练本身构成了不可或缺的日常游泳训练项目。具体而言,悬吊训练建立于力学的根本原理前提下,借助变换绳子角度的措施来实现训练强度与训练负荷的灵活调整。相比于最大的稳定运动负荷,悬吊训练整体上能够达到更优的游泳训练实效性。

与此同时,悬吊训练还可以适用于稳定性较差的支撑状态,游泳运动员在此状态下有必要凭借动作稳定性或者身体平衡性来控制整个训练流程。针对悬吊训练如果要实现最优化的训练效果,那么必须关注于肌肉紧张度与其他各感官具备的参与度。从肌肉支配力的视角来看,运用悬吊训练有助于调节肌肉紧张程度,在此基础上显著增强了肌肉本身具备的控制力。

因此,悬吊训练侧重于躯干控制能力以及运动平衡性的全面提升,其能够借助侧肢体或者躯干肌肉来实现全方位的运动员躯体调控,因此,体现为优良的实效性特征。通过运用悬吊训练的手段与方式,还可以实现针对运动链的有效力量传导。因此在涉及到快速动作时,游泳运动员针对自身具备的核心肌肉群就能显著予以强化,其中包含小型的深层肌肉群。运动员如果拥有了相对较高的核心力量,那么有助于迅速收缩肌肉并且显著增强了四肢力量,此项举措有助于突显肢体末端在整个运动中具备的重要价值,防控突发性的运动损伤产生。

2 悬吊训练现有的种类

在当前各种各样的新兴运动中,悬吊训练属于其中关键性的运动训练类型。对于游泳运动员来讲,开展悬吊训练在客观上能够显著增强肌肉控制力,同时也能防控某些潜在性的游泳运动损伤。近年来,悬吊训练正在日益受到游泳运动员的更多认同,这是由于其能够从源头入手来防控运动损伤,针对人体现有的协调性、稳定性以及平衡力也可以显著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对于悬吊训练应当可以将其分成如下种类。

从当前现状来看,针对悬吊训练法通常能够将其分成闭链运动以及开链运动的不同类型。在这其中,开链运动重点针对于肌力训练,其能够借助悬吊系统来全面放松肌肉群;在滑轮与外界重量的共同作用下,针对肌力训练就可以显著进行增强。具体而言,对于开链训练应当配备伸缩性与移动性较好的滑轮装置作为辅助。与开链运动相比,闭链运动主要是借助调节杠杆以及悬吊系统来逐层改变现有的系统力矩,以此来实现运动负荷的增强。此外,闭链运动还需借助相应的吊带设施,对于当前现有的绳子长度予以适当改变。

相比于开链运动而言,闭链运动更加侧重于关节训练,因此有助于保障关节稳定性。与此同时,闭链运动还可以针对协同收缩的肌肉群。这主要是因为,闭链运动有助于诱发多感官的协同配合,进而显著增强了运动稳定性、身体平衡性以及肌肉协调性。从游泳运动员自身的视角来看,运动员可以借助悬吊训练来全面控制空中与水中的运动姿态,同时也能提升专项性的运动技能水准。

3 具体训练方法以及训练要点

游泳运动员有必要开展经常性的悬吊训练,这是由于,悬吊训练有助于塑造优良体态、提升躯体具备的核心力量并且塑造灵活性与稳定性更强的关节。相比于其他种类的负重训练,悬吊训练更加有助于调动躯体的各种关节并且实现全方位的肌肉协同运动。具体在涉及到悬吊训练的相关实践中,游泳运动员有必要关注于如下的训练要点。

3.1 悬吊训练方法

从现状来看,针对悬吊训练一般来讲可以选择下肢训练、柔韧性训练、上肢训练与核心训练。对于上述各类训练方法,其中又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套路动作。

依照循序渐进的根本思路来开展游泳悬吊训练,此项举措涉及到划分多层次的训练难度层次,然后运用水平调整的措施来实现全方位的训练难度平衡。具体而言,悬吊训练还应当包含特定的运动范围、运动控制能力、运动频率、身体位置、训练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速度等相关要素。

3.2 必要的训练器材

开展悬吊训练不能缺少与之相应的器材作为保障,从现阶段来看,针对悬吊训练器材一般来讲可以将其划分为较多的器材品牌。例如,在开展悬挂式的全身阻抗训练时,运动员最好选择TRX作为器材品牌。具体而言,TRX训练器材设有组合式的悬吊训练器具,此类器材最初起源于组合式的帆船手柄以及柔韧度较好的腰带。在尼龙带的辅助与支撑下,对于额定性的张力范围就能够予以灵活调整,进而实现了多种多样的地面训练操作。

3.3 其他训练要点

运动员具体在从事悬吊训练时,关键应当落实于循序渐进以及量力而行。这是由于,悬吊训练不能够一蹴而就,而是要将力量训练的基本宗旨融入全过程的日常訓练中。在循序渐进的前提下,游泳运动员还需格外关注于阻力大小,对于难度相对较高的悬吊动作不能轻易予以挑战。

从运动姿态的视角来看,如果没能掌握应有的悬吊训练姿态,则很有可能伤害到运动员自身的韧带或者肌肉。因此见,悬吊训练侧重于均匀性的双臂受力,对于皮肤与绳索应当隔开特定的距离,以免自身的皮肤受到擦伤。此外对于肌肉组织来讲,从事悬吊训练也要注意避开已经受到损伤的身体关节以及身体骨骼部位。在灵活调整训练负荷的同时,应当密切关注全方位的神经支配与体能调整,保持集中注意力。

4 结语

经过综合分析,可以得知悬吊训练本身包含了多层次的训练要点,游泳运动员针对上述各项要点都应当全面予以掌控。截至目前,与悬吊训练有关的训练流程已经逐步达到了优化,此项训练体现为无伤害性、低负荷性与肌肉协调性的显著优势。因此,在游泳训练的具体实践中,游泳运动员针对悬吊训练仍需致力于归纳其中的珍贵经验,进而灵活运用悬吊训练方式来提升自身当前现有的游泳运动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孙洪杨.悬吊训练对游泳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J].辽宁体育科技,2017,39(5):123-125.

[2] 吴迪.S-E-T悬吊训练法在游泳核心力量训练中的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0):13-14.

[3] 王志军,周正荣,陆青.悬吊训练(S-E-T)在江苏省15~17岁年龄组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3):82-86.

[4] 王珂,严蓓.游泳运动员悬吊训练介绍[J].游泳,2011(3):56- 59.

猜你喜欢
具体措施
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
新课改指导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策略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企业行政管理的创新与具体措施分析
中学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探析
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措施
医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措施研究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探讨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