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医结合”处方式的教学模式

2018-06-11 06:30于超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运动处方教学模式

于超

摘 要:近年来,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日渐萧条,学生的专项能力也比较尴尬:相对于运动训练专业来说,在技术方面没有 优势;相对于体育教育来讲,教育教学又处于短板;相对于医疗康复类专业来讲,其核心能力捉襟见肘。那么如何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专项能力,对于就业来讲至关重要。本文仅从提高学生的医疗康复方面的能力入手,从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简称体医结合)的角度进行阐述,希望对该专业的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体医结合 运动处方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a)-0031-02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employment of social sports major is declining day by day, and the special ability of students is also embarrassing. Compared with sports training major, there is no advantage in technical aspects. Compared with sports education, education is in a short board. Compared with medical rehabilitation specialty, its core competence is hard to be stretched. So how to improve the special ability of social sports majors is very important for employment. This article only starts with the ability to improve the medical rehabilitation of the students, and expounds the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edicine (the combination of body medicine for short), hoping to be beneficial to the teaching of the major.

Key Words:Combination of body medicine; exercise prescription; Teaching model

1 研究背景

教學质量是教学的核心,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是评定一个高校好坏的重要依据。随着高考人数的扩招,民营资本的注入,高校数量剧增,加之教育也是一种产业思维的传播——重资本的积累、轻教育的传播,现在很多学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出现了毕业生专业能力不强,就业无门,未曾毕业就已经开启失业之路。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现在的很多教育的真实背景,实属无奈。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健身大众的需求,需要更多的健身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有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运动损伤康复学等,辅以体育保健学,人体测量与评价等课程,构成了该专业一大就业方向。但这方面的知识掌握起来有难度,因为它们更多属于属于医学知识。经体育学院深思熟虑后,决定培养新型的人才:既懂得运动技能知识,同时又对医学、康复治疗、体育保健知识有所掌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减轻老龄化社会的看病难、医疗费高昂、看不起病的社会现象,本文就是以“以体为主,体医结合”的思路,提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学生的专项技能,拓宽就业的渠道。

2 构建教学模式

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往往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增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专项能力至关重要,有效改善体育生专项意识和医疗体育素养;“体医结合”处方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又能符合当前学院特点的教学体系。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专项能力包括运动技术、医疗康复等方面的知识,若是将两者完美结合,才能更好的健身与服务大众。要做好这项工作,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具体细节有全面而细致的掌握,从而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这种形式被称之为体医结合教学。这是针对性很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结合实地的医疗器械进行操作,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操能力。这与常规的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不同,是一种可以切实培养锻炼身体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

2.1 教学目标

“以体为主,体医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医学、健身知识,充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重新修订了体育系教学大纲

传统的教学大纲偏重于理论部分教学,比较适用于培养研究型的人才。结合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总体要求,体育系新大纲在课程的设置上,更注重于实用技能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尤其是相关基础科学的学习,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

2.3 设置联合办学基地

体育学院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依托兴城市医院、313海军医院,与其骨伤、针灸推拿等科室联系定点,体育学院“以体为主、体医结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办学思路为指导思想,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实施“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的特色教育方式。

2.4 教学条件

葫芦岛兴城市是一个旅游城市,尤其是疗养院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这里的温泉久负盛名。这里有兴城市医院、810核医院、164医院、武警医院等,几乎都有推拿按摩科室,有在推拿按摩方面很有造诣的医生。体育学院采用“以体为主,体医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2.5 教學内容

体育学院开设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损伤康复学、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等,其中,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由专业对口的教师讲解,做到术业有专攻。

2.6 教学方法

在教师培训中普及体医结合知识;定期外出进行学习。根据近年来就业的形势,采用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如问题式、讨论式、启发式等实验教学方法。例如,在运动损伤康复学的课程上,可以就学生的半月板扭伤、脱臼等,让学生先说出关节的构成,然后判断可能是什么损伤,人体处于哪种状态最易出现关节的损伤,如何预防和急救等问题,这样就会极大地调了动同学们思考的积极性,使其在掌握了相关运动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运动损伤急救和防治的基本技能,对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7 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加直观,体育学院采用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搬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教学领域。同时,挂图、骨骼模型、现场按摩等,也搬入课堂,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2.8 设置互动平台

校园网络设置专门的互动平台,建立体医结合项目导师制,搭建网络信息化平台,定期安排网上答疑互动交流,设计总结出一套针对性强、效果突出、师生都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体验运动处方实施过程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培养复合型体医人才。

3 结语

体育教学模式对学校现有的教师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利用和整合,为其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该模式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热情,同时也使同学们所学的体医结合的知识更加巩固,养成了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专项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医疗体育素养有着积极的影响。拓展了医学教育的空间、深度和广度,有利于探索“体医结合”复合型体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和特色化发展途径。

4 建议

学院给出积极的政策,加大投入,向重点项目倾斜。体育教师的知识体系向体医结合的方向发展。定期召开由校领导、体育教师、医学教师参加的座谈会,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培训方面,加大体医结合的内容。

高校是造就人才的摇篮,如何因时因事利导,使学生既有高校的文化气息,有具备专项的技术知识,笔者认为这是我们当代教师需要深思之处。

参考文献

[1] 王志华,熊云新,谢翔,等.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S1):397-399.

[2] 朱宁波.高校体育保健班处方式教学模式建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0):79-80.

[3] 宋保华,王会勤.“以体为主,体医结合”——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交际,2009(12):131.

[4] 李积录.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医结合”[J].医学与社会,2008(7):61-62.

猜你喜欢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运动处方的研究与应用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
在体育课中实施运动处方教学的思考
高校教师中“A型行为”者的运动处方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