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体育课及其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2018-06-11 06:30史鹏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智力素质教育

史鹏

摘 要:进入21世纪,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体育课在当前在学校工作中仍然是处于不重要的地位。本研究结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情况,找出学校体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借鉴零点体育课的思路解决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希望有助于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零点体育课 推广路径 素质教育 智力 学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a)-0041-02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迎来了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标准》毫无疑问对与学生体质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变化,健康意识增强,将对于我国体育与健康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传统思维和习惯的影响,不利于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无论是高中还是初中,历来学校都会以自己的升学率为主要目标。学校尽可能地提高升学率,是为了塑造一个好名声。而往往学生家长会选择这些所谓的名校。学校升学率越高,学生家长越喜欢把孩子送往这个学校,如此循环。大多数这种学校的学生往往是“死读书,读死书”,不会活学活用,这与体育锻炼过少分不开。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升学率,学校会相应地减少体育锻炼的时间,给予考试科目更多的时间,导致学校体育开展状况不是很理想,学生体育锻炼机会减少,体质下降。

所以,为了改变学校和家长區别对待体育课的观念,本研究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借鉴美国“零点体育课”的先进理念,尝试将其引入中小学,让学校和学生家长明白体育运动可以开发智力,或许可以改变他们的传统思维,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促进学生体质的提高。

1 研究目的

本研究希望引进零点体育课的先进教学理念,同时结合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消除“体育耽搁学习”的错误观念,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2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对象为零点体育课,对零点体育课起源以及所取得的成效进行研究分析。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主要探讨零点体育课在我国的推广路径,通过搜集一些有关零点体育课的文献资料进行通读,对“零点体育课”有一个初步了解。

3.2 对比分析法

将零点体育课与当前我国体育课程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吸取零点体育课的优点,摒弃“零点体育课”的不足。

3.3 实地考察法

对山东省滨州市6所中学进行实地考察,主要对体育课的占比情况、体育课的设置情况、体育课的内容和运动强度进行实地考察,以结合实际情况推广零点体育课。

4 零点体育课综述

4.1 零点体育课的起源

内帕维尔高中因为零点体育课而享誉全世界,这里的体育教师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在第一节文化课之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一堂课下来孩子们的运动强度要明显比上标准体育课的运动强度大,若用心率来测定运动负荷,要求在最大心率的80%~90%,也就是说在160~180次/min。

实验发现,参加零点体育课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17%,而参加标准体育课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10.7%,二者相差6.3%,说明零点体育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4.2 零点体育课的定义

零点体育课主要通过体育运动让学生大脑做好准备,为一天之中的学习做准备的新型体育课,这节课通常安排在一天中的第一节文化课之前,所以称之为零点体育课,又叫作学习准备型体育课。

4.3 零点体育课的效果

4.3.1 发展学生身体,提高学生体质

零点体育课要求学生一节课下来的心率要维持在160~180次/min。而要想维持这个强度,需要学生不能间歇时间太久,经常以这种强度进行体育锻炼将有助于学生有氧耐力的提高,提高学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促进肺活量和心输出量的提高,提高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3.2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有这样一种现象:在课堂上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去听讲的学生能集中精力玩游戏2~3h。说这些孩子缺乏注意力吗?当然不是,只是他们注意力的驱动不同。这种驱动与多巴胺有关。研究发现,长时期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体内多巴胺的分泌,将兴奋的信号传送至大脑前额叶皮层,促进注意力的提高。零点体育课安排在第一节文化课之前,通过40多分钟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的多巴胺的分泌,提高注意力。

4.3.3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前文讲过内帕维尔高中参加零点体育课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参加标准体育课的学生高出6.3%。零点体育课通过让孩子们积极参加各种喜欢的体育运动,促进BDNF增多,进而促进大脑中神经细胞的增生,突触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达到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5 零点体育课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5.1 当前我国中学体育课程开展现状

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一周不少于三节课,高中一周不少于两节课。但目前大部分学校是没有做到这一点的,大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学生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要求学校增加文化课的课时数,造成了学校体育课的减少,尤其是到初三和高三的下半学期直接没有体育课,严重违背了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对滨州市6所中学的课程表进行调查分析,得到:(1)初一、初二体育课程课时数为3节,初三课时数为1节甚至没有;高一、高二体育课程课时数为2节,高三没有体育课程。(2)体育课程通常安排在上午或下午的第四节或者下午第一节课,“运动健脑”的理念并没有在中学体育课程中体现出来。

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学体育课内容不外乎以下几种:(1)教授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这种形式的体育课能够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但单纯的运动技术课并不能使学生的心率达到160~180次/min,并不能大脑做好充足的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文化课的学习。(2)放羊式管理教学。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运动,但是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地锻炼。(3)把安全放第一位。这将不会使得到有效地锻炼,更不必说“运动健脑”了。

研究发现,运动强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运动强度过高,使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一种高度持续的兴奋状态,会导致大脑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下降,逐步走向疲劳。运动强度过低,与学习有关的激素,比如:血清素、BDNF分泌较少,突触间的联系降低。

5.2 零点体育课推广建议

5.2.1 坚持“先试点后推广”的策略

“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取得任何一项改革成功的重要方法。任何一项改革,都要先在基层、在局部地区进行试点,收集经验再进行科学规划,进而推广到全国。零点体育课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可以尝试在某個地区的中学进行推广,取得经验,修改不足之后,再面向全国进行推广。

5.2.2 对“运动健脑”的理念进行宣传

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当前仍然有不少家长和学校领导认为文化课比体育课重要,他们不了解运动促进学生智力提高的作用,觉得一张录取通知书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政府和体育界人士应该对“运动健脑”理念进行宣传,尝试消除大部分人所认为的“体育对于学习无用论”。

5.2.3 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开展情况合理设置零点体育课

(1)零点体育课交给学生最多的不是运动技术,而是传授给他们进行运动健身的方法,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提高运动锻炼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所以,中学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可以提供多种运动器材供学生进行选择,也可以引进非传统体育项目,比如:定向运动,可以增加运动的趣味性。

(2)零点体育课要求运动强度控制在最大心率的80%~90%,也就是说一节课按40min来算的话,去掉准备活动5min,剩余35min都要一直处于运动之中。体育教师要兼顾技巧训练与有氧训练,技巧训练能够是突触间联系增多,有氧训练可以巩固突触间的联系,有利于学习通路的打开,能够尽快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零点体育课以安排在一天第一节课之前而得名,“一天之计在于晨”,零点体育课的这种安排能够激发上午的思想意识,提高学习能力,但是到下午效果会明显降低。我们认为在清晨背书最有效的,能够消除前摄抑制的影响,所以体育课安排在第一节课之前是不妥的。但是零点体育课的确能够提高学生在下节课的注意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可以把体育课安排在最难的科目之前。通过体育运动让大脑做好学习的准备,促进大脑供氧,为接下来科目的学习提供充足的脑细胞。

6 结语

当前往校园里一看,有太多小眼镜和小胖墩,这间接反应了当前体育课程存在的不足。零点体育课强调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智力,两全其美,是值得所有体育界人士和教育界专家去推广的。面对升学压力和繁重学业,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来承担,学校可以借鉴零点体育课先进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健身之道,促进智力的进一步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瑞迪,埃里克·哈格曼.运动改造大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2-26.

[2] 李少林. “零点体育课”在我国小学阶段实施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教学,2017(7):22-24.

[3] 陈爱国,颜军,殷恒婵.让孩子赢在体育课:脑科学研究对体育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1(2):93-99.

[4] 谢翔.体育对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发的功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6):286-288.

[5] 宋小凤.体育运动对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塑造[J].语言艺术与体育研究,2015(10):343-344.

[6]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51-65.

[7] 王甡,王喆.论体育与智力开发[J].创新教育,2014,11(6):88.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智力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欢乐智力谷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