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2018-06-11 06:30吴俊婷姜晓珍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专业素养

吴俊婷 姜晓珍

摘 要: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探讨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构成因素分别是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学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中学体育教师训练能力,中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存在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需完善训练及科研能力的相关问题;并从体育教师自身以及学校部门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提高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 专业素养 构成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a)-0124-02

自1985—2010年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卫生部、科技部、国家民委等五部委(局)所组织了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几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中显示近二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仍持续下降,不容乐观,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省中考体育分值逐年提升,体育将纳入高考成为升学选拔的重要标准。有关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研究也随之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构成,以及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为提高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供参考资料和建议。

1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构成

1.1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1.1.1 体育基础学科知识

体育基础学科性知识是体育教师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也决定着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高低。体育基础学科主要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和体育专项理论与实践等。中学体育教师只有掌握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才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的需要。

1.1.2 教育科学知识

中学体育教师应具有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体育教师掌握基础学科知识和一专多能的运动技能是否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老师?当然是不够的。在我国有部分专业运动员退役到学校当体育教师,他们的运动成绩、技术是一流,但是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来讲他们是不合格的。他们的本专项绝对一流,身体素质也高于一般体育教师,但是他们未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对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教法学法掌握的并不是很理想,较专门接受过这方面毕业的专业体育师范畢业生有待提高

1.1.3 其他文化知识

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科学与人文知识。科学与人文知识是人类共同享有的知识,是教师科学世界观形成的理论基础。体育教师掌握必要的科学与人文知识, 不仅对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 它也是教师职业所必需。

1.2 中学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教育能力主要指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一般包括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能力一般是指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是体育教师首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它包括运用理解和教材能力、语言示范能力、运动能力、保护帮助纠错能力、反馈评价教学效果的能力等。做好一名合格且具有较好素养的体育教师不是一气呵成的,是经年累月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提高的过程,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素养的提高。

1.3 中学体育教师训练能力

中学体育教师具有课余训练能力是体育教师职业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标志。课余训练能力一般是指,体育教师善于发现有运动才能的学生,并能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计划、取得良好成绩。笔者调研时发现,体育教师将积累的训练经验可以直接或间接应用到教学上。训练的成果会使很多学生产生钦佩、崇敬甚至崇拜的情感,从而增强体育教师的权威。

1.4 中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

体育科研能力,指的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注重理论学习,善于发现学校体育中有规律的东西,提出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越高,科研成果越丰富,充实到体育教学内容中去的科研成果越多,培养人才的质量就越高。

2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2.1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我国体育教师主要来源专门的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所开设的体育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各个级别运动退役的专业运动员和非体育专业的人员,因此文化基础层次不齐,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致。此外,中学体育教师文化基础较为薄弱,自主成长意识不强。在实际工作中,体育教师看书阅读的时间很少,自我提升的空间较低,更多的体育教师只是把体育课上完,而更多的忽略了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各方面的文化知识。

2.2 中学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中学体育教师首要的工作职责是一课两操,分别是体育课和早操、课间操;体育课要求体育教师备课,备学生,教材,场地,器材,只有课前需要考虑到的问题考虑周全,体育课才能很好地开展,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应着运动装运动鞋教授体育课,目前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并没有着运动服上体育课,而且上课迟到现象也很常见,这一举止严重降低体育教师形象以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问题。两操也是体育教师的主要工作职责范围,而往往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一项工作,一部分体育教师存在第二职业,上完体育课直奔校外,对校内的工作不以为然,导致工作懈怠,逐渐丢失了体育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

2.3 中学体育教师需完善训练及科研能力

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有部分体育教师不担任学校训练队的工作,因而觉得自己不需要掌握有关训练方面的知识,对于训练方面的知识积累的少之又少,因而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对于不同素质的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挖掘以及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

此外,体育教师科研能力较欠缺,一是体育教师不擅长文字性的书写,对于写作兴趣一般,二来体育教师没有养成很好的读书笔记习惯以及课后反思之类的工作,等待提笔写作之时,无内容可写,导致中学体育教师这一能力比较欠缺。

3 提高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措施

3.1 中学体育教师自身

体育教师需加强自身文化知识修养的同时,不断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才能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做到厚积薄发。体育教师也需注重教学反思,发展教育科研能力;教学反思与教育科研在促进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地反思、高质量地反思,才能快速成长进步;

3.2 学校部门

首先,学校建立和完善职后培训。笔者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有很多学校在招聘新教师后直接上岗,并没有做入职后的专业培训,这就导致没有经验的新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存在其他问题;而一些较好学校在新教师入职后的两周内进行一次岗前培训,其中包括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教师职业素养、教学常规管理以及教师角色转换等。

其次,学校为体育教师构建职后培训的立交桥。通过岗前培训,教师们建立一定的联系,为日后的相互学习提供基础。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学校为新入职的教师提供职后培训,有利用新教师们快速上岗,完成教学任务,学校为教师提供立交桥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最后,学校开展多样的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方法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在实际调研中发现一些好的学校比较重视体育学科,会定期派体育教师去外地学习和观摩,通过走出去的教师将学习收获分享并展示,其他体育教师借鉴和学习,这样为体育课堂学习增加了更大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王发昌.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内容体系与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8):35-37.

[2] 周登嵩,张惊涛.论体育名师的标准[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9-16.

[3] 鄢彬华,胡建鸿,吴华,等.新时期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与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2006(6):57-58.

猜你喜欢
专业素养
中国梦视域下青年教师构筑育才梦实现途径
浅谈如何构建开放而有序的高中语文课程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议国开教师专业素养
搭建修炼平台,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提高专业知识和素养
音乐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