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大众武术的发展

2018-06-11 06:30刘金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休闲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健康中国

刘金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健康中国2030”战略与大众武术的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健康中国2030”为大众武术的发展提供了新市场,为大众武术健康发展开辟了新渠道;大众武术与休闲体育的结合是大众武术发展的重点;大众武术吸引市场关注是大众武术新发展的难点。建议:政府做好顶层设计与引导,从政策上加强对大众武术建设的扶持;充分利用休闲体育的市场价值,恰到其分地将大众武术与之结合,为大众武术发展搭建新平台。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大众武术 健康中国 休闲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a)-0157-03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y China 2030" strate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martial arts is analyzed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The main conclusion: "health China 2030"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for the masses to provide new markets opened up new channels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Wushu; combining popular Wushu and leisure sports is to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martial arts for the masses is difficult to attract market attention for the new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for the masse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top-level design and guidance, strengthen the support for Mass Wushu construction from policy, make full use of the market value of leisure sports, and combine the Mass Wushu with the other parts to build a new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Wushu.

Key Words: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Volkswagen Wushu; Healthy China; Leisure sports

自1995年實施全民健身计划以来,我国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积极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青少年体育工作不断推进,体育活动意识明显增强;全国人均体育场馆面积达1.57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比例为33.9%[1]。健康中国的建设推进的提出由来已久,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志2016年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中明确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2020年前建成全面攻坚脱贫的大任务下,优先发展人民健康、“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无疑是重中之重。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这一主体的身心健康,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求,全民健康更是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全面脱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以”全民健康”为中心,落实健康中国的建设。

“健康中国2030”在8月26日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认定为国家推动在未来15年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目的是促进中国的健康发展。它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们的健康。在分析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刘青教授认为这是要求和必由之路:在中国建立健康的概念,把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结合起来[2]。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审议通过,使得“全民健康”的战略布局更加明确,同时也为我国健康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为顺利完成全民健康的重要政策。在我国,体育的目的是“加强健康,改善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文明发展”[3]。因此,体育运动的发展将会迎来全新的机遇期。作为民众体育之一的大众武术,具有入门容易、以普及等特点,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大众武术是否能够迅速发展是本文着重考虑的问题。

1 大众武术的发展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顺利实施的地位与意义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然而“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健康中国的推进和实现。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更加关注的问题之一,且其发展也应不仅停留在有关职能部门的计划中。“健康中国”实际上是提高人民健康素质的内涵。它涵盖了社会,环境,人口,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各方面的健康,成为人们参与体育和消费的首选[2]。自中国提出“健康中国”倡议10年来,我国的卫生事业以及我国人民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

正在这一时期,“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得到提出,寄希望其推动“健康中国”,就必须大力发展群众体育,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体育之根本目的,发展体育运动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有重大意义。体育作为一种绿色产业,其发展是人类健康的终极目标。它不仅可以增强身体和锤炼意志,而且可以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说,体育的发展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运动能为中国提供体育健康处方。

大众武术作为群众体育的主战场之一,不仅丰富了人民的健身文化生活和专门的体育技能,还提供了健身休闲娱乐圈、助力国民身心健康发展。大众武术是集中国特色与大众普适性于一身的一项体育运动,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地位极大。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大众武术与竞技武术及多数竞技类类体育项目追求攻防实用的特点不同,其向观赏、娱乐(自娱)、健身、修性、交际等方面的特点,使得大众武术不只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国粹,它的大众化、普及化,突出了当代大众文化的特点,而动作、练习形式、练习服装更加随意,更适合大众的需要,易于为大众所接受,满足大众的多种需求,是大众健康的重要助推力[3]。

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项目,大众武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实用性强,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成为助推“健康中国”的主力军,在拉动全民健康的同时成为全民运动健康运动项目,弘扬民族文化,真正实现民族复兴。另一方面,大众武术又是一种生态休闲文化,它关注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精神生态;大众武术是一种流行文化,它深受人们喜欢,促进武术的传播推广;大众武术是一种大众文化,它实现了参与者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使普通大众真正成为武术的参与者[4]。

2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大众武术发展的机遇

“健康中国2030”提出了促进体育协会和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改革的改革方案,加快体育资源开放、创新健身休闲体育项目的推广模式,并进一步完善政府購买体育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构建综合性的健身休闲、服务主体[5]。这无疑为我国大众参与度较高的健身休闲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重庆大学马得平讲师指出:“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多民族的国家,应充分利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大力开展武术、龙舟、健身气功、舞龙舞狮等少数民族传统特色的健身休闲项目[6]。可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源源不断地为健身休闲业的发展提供“素材”,而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中不可或缺地一部分,武术运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更具普适性的大众武术在中国新的春天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同时指出:“要覆盖全生命周期,针对生命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确定若干优先领域,强化干预,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全面维护人民健康。”首先,大众武术作为大众体育运动项目的一部分,其覆盖的生命周期很长,如今,太极拳运动项目已遍及全国各地甚至是全球,已成为健康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强调的无疑是对终身体育的倡议,就像西方教育家黑塞说的:“真正地读书就如丛林跑步一样,永远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大众运动项目适应于各种这里所说的体育是大众体育,大众武术作为大众体育的一种,不同于竞技体育,其对人的作用是覆盖了整个生命周期,体育参与者可以根据自身体育需要选择和完成不同体育任务, 因此,“健康中国2030”实施的大背景将为大众武术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还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要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中国武术中的太极拳是老少皆宜的全民健身、强体的主要运动项目。“健康中国2030”纲要的提出给中国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大众太极拳甚至大众武术的全面普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大众武术在今后的发展将迎来春天。

3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大众武术发展面临着挑战

3.1 国际各国同类体育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国的文化日益渗透入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竞技跆拳道、竞技柔道成为奥运会项目之后,此类项目地大众化发展得速度进一步提高。目前,跆拳道的道馆、俱乐部已经遍布我国3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7]。这对我国大众武术在国内地发展无疑造成了竞争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大众武术的学习过程单一,缺乏吸引力,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因此大众武术成为推动“健康中国2030”顺利实施的中流砥柱略显乏力。顺应时代的潮流,大众武术抓住健身休闲运动蓬勃发展的契机迅猛发展,并非易事。

3.2 大众武术自身的负面因素牵绊住了其发展的步伐

“健康中国2030”纲要的实施建设,虽然为大众武术乃至整个体育事业发展构筑了良好平台,为大众武术深入人民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但是由于自身的一些负面因素,阻碍了大众武术在大众大地遍地开花的伟大远景。

首先,大众武术的门类众多,且其作为武术的一种,大众武术的内涵博大精深,拥有动、静、起、落等十二种运动方式和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等八个较高的练习要求,这就使得武术练习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晋升自己的武术修养。其次,大众武术的传播难度不仅仅是其自身内涵丰富、难以掌握,更在于对于现在的社会人群,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长时间的坚持一项健身运动并不是大多数的锻炼方式,人们渐渐地会去寻求运动方式地多样化,在选择休闲健身锻炼方式地时候,武术渐渐偏向于老年人。另外,大众武术的神化、造假现象严重,所谓的“武术名师大家”作假的现象早已不是偶然现象,“徐晓东打雷公”事件的恶劣影响更是臭名远扬,这给大众武术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伤害和负面影响。

4 “健康中国2030”战略下大众武术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4.1 政府引导,从政策上加强对大众武术发展的扶持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和传播都与国家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国家政策的制定决定了体育运动传播的动力源是否有力。在郭玉成看来,国家的重视和积极扶持对跆拳道、空手道、柔道等项目的发展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韩国决定把跆拳道拳道向国际化传播时,国家就制定一系列计划并加大对跆拳道的扶持力度,大众跆拳道和大众柔道两项与大众武术相似的项目得以在全世界遍地开花,道馆林立,只用了几十年[8]。跆拳道等传播成功的案例充分说明,大众武术要想快速发展绝对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支持。

在“健康中国2030”建设中,应加大对大众武术发展的引导,鼓励大众武术产业在国内外的发展,并给予各方面积极的扶植政策;重视培养大众武术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建立武术传播的人才库;加大对大众武术发展的财政扶植力度,实现大众武术有步骤、成规模地有序发展。

4.2 充分利用休闲体育的市场价值,恰到其分地将大众武术与之结合,为大众武术发展搭建新平台

“健康中国2030”提出的四大发展原则之一:改革创新。坚持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加快改革步伐,突破思想观念约束,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人民健康的体系。

大众武术应该完善自身,在“健康中国2030”的思想指引下,改革自身负面因素的同时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寻求自我创新,在新的时代把握住机遇,恰当地与休闲体育相结合,建设新的发展平台,提高自身的实用性、趣味性,更加深入地融入大众生活,为大众健康添砖加瓦。“武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一直是武术引以自豪的一大特点,对于武术的广泛适应性认识,人们至少已达成这样的共识:即拳种的多样性和适应人群的广泛性两方面[9]城市发展进入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民健身蓬勃开展及顶层设计全而发力为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带来契机[10]。体闲体育作为时代产物,是“健康中国2030”第十九章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的产业,是健康中国今后15年来顺利实施的重要建设工程。休闲体育,是追求身体自我解脱的体育种类,不仅仅表现在身体表现形式的放松和更在于内心的豁然;对社会而言具有和谐、健康、发展之功效,创造了一种城市闲暇生活模式,为城市转型发展注入了活力,对健康中国的实现有极强的推动作用。

在城市体闲体育发展的起步阶段,如何将大众武术迅速融入其中,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保留自身特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程,彰显传统体育的优势,是大众武术的重点发展问题。只有充分利用休闲体育产业告诉发展的资源,同时弘扬民族传统武术中合理的,有益的成分,并与现代人类的生活因素相结合,才能在提高大众武术竞争力的同时,避免我们宝贵的民族传统武术文化流失和消亡[11]。

参考文献

[1] 《全民健身指南》解读 [N].中国体育报,2017.

[2] 刘青,赵元吉,刘智丽,等.体育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及走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1):1.

[3] 杨文轩,陈琦.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 王国志,邱不相.多维文化视角下的大众武术[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65.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N].新华社2016-10-25.

[6] 马得平.“健康中国”视阂下我国体育健身休闲业发展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6(9):19-24.

[7] 宁叶涵.我国大众跆拳道发展迅速[N].中国体育报,2017.

[8] 范铜钢,郭玉成.武术散打与奥运会同类项目技术标准化水平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5):64.

[9] 王崗.从“武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说起”[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2):43.

[10]单凤霞,郭修金,陈德旭.“五大发展理念”语境下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机遇、困境与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 (11):53.

[11]张旭.论传统武术的体闲化[J].搏击·武术科学,2008 (3):14.

猜你喜欢
休闲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健康中国
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咸宁市休闲体育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高职生休闲体育参与行为特征和优化管理结构体系的研究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