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以来香港精英体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

2018-06-11 06:30郭健平张昊陈靖国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一国两制城市发展措施

郭健平 张昊 陈靖国

摘 要:运用文献、数理等方法研究“一国两制”制度下香港特别行政区精英体育事业发展状况;回归以来香港精英体育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主要措施有:竞赛项目分类对待,重点突破,为精英项目运动员提供支援、逐步推进职业化全职运动员;重金支持参加重大比赛,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重;实施“优才计划”,引进部分优秀运动员;与内地体育学院合作,提升体育专业水平;制定运动员退役计划,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等。香港的精英体育发展经验对我国城市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一国两制 精英体育 城市发展 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a)-0180-02

回归以来香港精英体育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完全归功于回归后香港特区政府制定的有效政策措施,其主要措施如下。

1 竞赛项目分类对待,重点突破

2005年体育委员会向港府建议制定精英项目遴选机制,以集中优势资源发展香港竞技体育,实现重点突破。遴选机制主要是将港内在国际体坛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体育项目进行划分,并依据发展实时调整,竞赛项目主要分为精英项目、潜质项目和一般项目并分别给与不同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精英项目以4年为一资助周期。

2005—2009年为第一个资助周期,2009—2013年为第二个资助周期,第二周期有16个精英项目获得香港体育学院精英培训计划的A级支援。这16个竞赛项目分别是体操、乒乓球、壁球、赛艇、田径、羽毛球、台球、桌球、空手道、游泳、击剑、保龄球、三项铁人、自行车、滑浪风帆和武术,其中羽毛球、乒乓球、滑浪风帆及自行车4个项目定为“重点精英项目”[1]。还有10个“B”级潜质体育项目得到香港体育学院的支持(包括体育舞蹈、马术、柔道、草地滚球、攀山、野外定向、滚轴运动、帆船、滑冰和网球),同时其他个别运动员成绩也达到标准的的体育項目。虽未被纳入为精英体育项目,如射箭和射击等也会得到适当考虑和支持。

2 为精英项目运动员提供支援、逐步推进职业化全职运动员

为精英项目运动员提供支援、逐步推进职业化全职运动员。香港体育学院对运动员进行分类支援,分类包括;精英项目奖学金运动员(全职、兼职、潜质)、其他精英运动员(IASS个别精英运动员资助计划运动员和 SAG体育训练资助运动员)、残疾运动员(精英、潜质)。支援内容包括财政资助、训练与比赛支援、运动员服务三方面;其中,精英项目奖学金全职运动员得到的支援力度最大,如:(财政资助:精英训练资助、教育资助、东亚运教育基金、青年运动员奖学金计划、优秀运动员奖励计划;训练与比赛支援:配教练、本地、海外比赛或训练补助、训练用具和装备、保险、训练设施、运动医学和科学、体适能训练;运动员服务:运动员宿舍、精英教练工作体验计划,教育津贴、学习支援、个人发展辅导、运动员发展计划、社交福利活动、膳食、体院停车场)。

在财政资助的精英训练资助方面,依据运动员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赛、亚运会、亚锦赛、全运会等不同级别运动会上取得的不同成绩,将运动员分为精英甲+、精英甲、精英乙+、精英乙、精英丙、成年队、青少年甲、青少年乙、青少年队等多级别,给于不同金额的训练资助[2],如,在奥运会或世锦赛上获得奖牌的精英甲+运动员可以获得每月(标准30960港元、额外36400港元)资助;在奥运会或世锦赛上获得4~8名以及名列前1~3名次的全职精英甲运动员每月资助为(标准24600港元、额外29080港元)。

3 重金支持参加重大比赛,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重

重金支持参加重大比赛,以伦敦奥运会为例,2012年进入伦敦奥运会决赛阶段的香港运动员达13个项目42人,创历史新高,为备战伦敦奥运会,政府从“艺术及体育发展基金”拨出2135万港元,以资助特区代表团成员和运动员参与奥运的开支。也就是说港府为每人为备战奥运花了近51万港元[3]。

特区政府推出“优秀运动员奖励计划”,对在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表现杰出的运动员颁发奖金。在奥运会上获得个人项目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分别奖励:金牌300万港元,银牌110万港元和铜牌70万港币。团体项目明显增加,分别是金牌420万、银牌210万和铜牌105万。2012年伦敦奥运夺得铜牌的香港运动员李慧诗,赛后人还未回到香港,就已获得75万港元的奖励。政府还另外拨款100万元,奖励其他名次运动员。同时,凡是参加奥运会的香港运动员,每人获“港制金牌”一面。从奖励制度建立以来,有近350名运动员获得近3000万港元的奖励[4]。

从2000年开始香港奥委会接管由商业机构从1986年创办的香港年度杰出运动员评选活动,并将其逐步扩大知名度和规模,每年分别评选出当年最杰出运动员、杰出青少年运动员、最佳运动队伍、最佳运动组合、最具潜质运动员和最具体育精神运动员,旨在鼓励运动员在比赛中争取佳绩、鼓励香港年轻人以运动员为榜样。

4 施“优才计划”,引进部分优秀运动员

特区政府于2006年2月23日公布“优才计划”,目的是改善香港人口人才供需矛盾[5]。港府以优厚的待遇和条件吸引来自国外或内地优秀人才来香港定居,以此提升香港的竞争力。“优才计划”出台后,一些现役或退役著名运动员和教练员纷纷前往香港发展,比较出名的有,“跳水皇后”伏明霞、羽毛球运动员的王晨、周密,乒乓球运动员帖雅娜、柳絮飞、李静、高礼泽等。对香港竞技体育文化建设,改善运动员精神面貌,提升香港竞技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5 与内地体育学院合作,提升体育专业水平

从2009年5月开始,香港体育学院与内地体育科研院所加强交流和学习、合作。其中与内地五所著名体育学院、研究所签署多方位全面合作备忘录,这五所内地院校分别是成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以及国际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开展合作的内容主要是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营养、运动医学、体育教学、体育科研、水上项目、运动医学和民族传统体育等。

除了传统的体育学科建设交流、运动训练、医务监督、创伤会诊治疗,以及教育等方面以外。香港与内地的体育交流合作项目还有互访和交流的机制建设、香港退役运动员到内地接受学习教育的机会、共同开展科研课题、邀请优秀的内地医务监督人员到港协助、商讨香港运动员前往内地进行竞赛伤病医疗会诊的机制、研究合作课题以解决训练问题等。

6 制定运动员退役计划,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

特区政府从学业进修、就业出路两方面帮助退役运动员。在学业进修方面,帮助香港运动员到内地进行学习深造,1999年北京体育大学和香港体育学院联合办学,香港运动员可以到北体学习“运动训练教育学士学位课程”,学习通过后,学历得到在广泛认可;香港体育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8所香港大学达成协议,香港体院推荐的精英运动员可以申请入学这8所高等院校,这些获得录取的运动员在大学期间,实现弹性学制,既可以由于比赛、训练或其它重要发展需要延缓入学或暂时休学,学校积极配合他们完成大学课程[6]。

协助处理运动员退役后的发展问题。港府专门拨款并先后制定多项计划:为了帮助退役运动员就业或获得就业辅导及介绍工作,2007年制定的“辅导计划”,旨在帮助运动员发挥特长,确定择业取向;“教育及职业发展计划”是2008年香港体院制定的一项为退役运动员提供更多职业教育机会及职业选择的项目,包括许多内容:学业辅导,就业指导、专业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更进一步的个人能力提升,还有设计个人发展培训课程,公开演讲能力培训、如何与媒体交流合作、时间和财务管理、组织能力与和管理、沟通技巧等方面知识。2012年制定的“学校体育计划推广主任”先导计划,是一个双赢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一方面帮助退役运动员解决就业问题,同时,这些运动员参与到中小学的体育发展中来,进一步推动了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更多学生参与运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厚明.香港体育管理的新架构及其运行机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34-37.

[2] 马宣建.香港体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体育科学,1997(3):11-15.

[3] 李荣芝.市民社会特征下的香港体育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41-43.

[4] 伍家驹.西方影响下的香港体育[J].体育科学,1997(6):11 -15.

[5] 李荣芝.香港体育节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J].体育科研,2013(3):41-43.

[6] 陈雁楊.香港体育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体育学刊,2000(5):9-13.

猜你喜欢
一国两制城市发展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浅谈机场净空管理与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探究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
习主席:确保“一国两制”在港实践不走样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