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项目的生物学特征及未来发展探究

2018-06-11 06:30石晓苏苑玲伟赵玮琳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未来发展

石晓苏 苑玲伟 赵玮琳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日趋完善,各行各业为了谋取长足的发展,积极地进行优化调整,现均已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体育行业,亦是如此。我国的体育健儿们通过不懈的刻苦训练,各个项目均在国际体坛上屡获佳绩。因此,本文以乒乓球项目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析其具备的生物学特征,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成果,以期由此来推动我国乒乓球项目的稳步发展,从而实现我国体育事业的“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乒乓球项目 生物学特征 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a)-0224-02

如今,我国的运动健儿在国际体坛上频频“斩金夺银”,屡获佳绩,为我国争夺了越来越多的荣誉。这一切的背后,都浸润了全体运动健儿的汗水与泪水,饱含了所有幕后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为此,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探索各类运动项目其自身的特质,并以此为出发点,积极探寻优化方案,以期在保障运动员身体素质健康、良好的基础之上,来实现某项体育运动成绩、成果的再次突破。

1 乒乓球项目的实际锻炼意义

第一,乒乓球项目能够有效地增强人的基本身体素质。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乒乓球运动,除了能够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外,还有诸多好处。不仅能够使自身的速度素质、身体的协调性、灵活度等方面有所加强,而且,还能使自身的肌肉更加结实,关节部位也更加健康。

第二,乒乓球项目能够优化人体其神经系统的灵活性。通过进行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练习,能够有效地强化中枢神经系统的统领能力,以及其对人体器官等方面的调节能力,对提高自身的反应速度也有着实质性的帮助。在进行乒乓球运动的过程中,乒乓球经由球拍的击打作用会在空中旋转、飞行,且其运行速度是非常快的。通常而言,一般性的“正手攻球”往往只需要0.15s的时间就可以到达、触及对方的台面。如此短暂的运行时间,便对运动员以及乒乓球项目爱好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辨别出高速运转而来的乒乓球的实际方向,分析乒乓球的旋转状态、具体力量,并迅速地判断出乒乓球可能的落点位置,从而能够及时地做出反应、制定应对方案,迅速地调整自身的步法、选择合适的发力角度与力量,给予有力的还击。由于上述过程都是需要在大脑内构思,并在大脑的正确指挥下圆满完成的,所以,经常地进行乒乓球项目的运动练习,有利于充分提升人体神经系统的实际反应速度。

2 乒乓球项目的生物学特征研究

2.1 乒乓球项目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通常而言,研究乒乓球項目的生物力学特征主要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即人体运动方面和器材运动方面。对于乒乓球项目其人体运动方面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国内主要致力于人体上肢力量的特征研究、地面支撑力的分析,以及上、下肢和球拍等方面的运动学特征研究。对于乒乓球器材方面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乒乓球的旋转、击打乒乓球,以及乒乓球的实际运转轨迹等多个方面。而国外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包括:乒乓球球体的实际尺寸是否对比赛特征构成影响、球拍的质量与挥拍的频率是否会影响到乒乓球的实际旋转效果,以及上肢的旋转是否会对球拍的速度构成影响等等。因此,仅就乒乓球项目其生物力学特征的研究而言,尚存有很多的空白,亟待人们的填补。

2.2 乒乓球项目的生理学特征

乒乓球项目具备的比赛特征以及其实际运动动作包含的发力特征等因素,均彰显了其自身的生理学特征。在进行乒乓球项目的比赛时,其比赛时长虽然会大于10min,但是,其实际用于“对打”的时间也仅占到总时长的20%~30%。所以,乒乓球项目的单次“对打”回合所用的时间也仅仅大约需要3~5s。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乒乓球项目虽然也是一项需要全身性投入的体育运动,但是,其运动动作的主动发力对象却仅依靠上肢部位,由此导致人体肌肉的参与量比较小,从而也不会过多地要求能量的供应。

3 乒乓球项目生物学特征的未来研究展望

乒乓球项目的生物学特征比较复杂、广泛,由此,导致其实际的试验研究会比较繁琐,要求也更加细致。由此一来,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会更加的多元化、系统化。

3.1 加大关于乒乓球项目生物学特征的实验性研究

一直以来,我国在乒乓球运动领域内,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出成就,且我国的该项体育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透彻地了解到乒乓球项目的全部生物学特征。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例如: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诸多方面开始入手,对乒乓球项目进行各类型的实验性研究,以实现对其生物学特征探索的重大突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乒乓球项目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战略性优势,并以此来捍卫我国“乒乓球大国、乒乓球强国”的地位。

3.2 优化乒乓球运动员的伤病预防工作

作为体育运动员,必然要经历长时间的重复性训练,以达到专业技能与身体素质两方面的全面提升。为了实现为国争光的目的,我国的体育健儿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与努力。在赢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伤痛也一直“如影随形”。在训练过程中,乒乓球运动员需要反复练习发球、准备姿势,以及单侧发力等,其肩部、腕关节、腰部、膝关节,以及踝骨处极易受到损伤,以至于导致伤病。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致力于乒乓球运动员的伤病预防工作。例如:通过改善训练动作,调整乒乓球运动员的“准备姿势”,以减少身体某一部位的受损程度。

3.3 推动乒乓球项目的全面普及

一般来说,乒乓球运动对生理学方面的强度要求相对比较低,因此,几乎所有人都可以进行乒乓球项目的学习与训练。这对普及乒乓球这一运动项目而言,可以称之为一项独特的优势,但在另一方面而言,却可以认为是劣势所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缺乏一定的体育锻炼,同时,又存在有能量过剩的基本现象。因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消耗掉更多的能量,已然成为现阶段大众健身领域内的一个关键性话题。所以,在未来的研究活动中,不仅可以探索乒乓球项目的实际能量消耗效果,而且,也可以致力于创新化地改善乒乓球项目的具体练习方案,从而切实提高乒乓球运动其生理学方面的具体强度要求。

4 结语

如今,各类体育运动项目在我国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尤其是乒乓球项目,如此一来,导致人们对乒乓球项目的关注度也愈发高涨。随着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国际体坛上的卓越表现与屡获佳绩,也格外地激发了国民的运动热情。因此,通过深入地分析、系统地研究乒乓球项目的生物学特征,整合其基本的数据信息,有利于发现乒乓球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助于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水准与专业技能水平,从而实现我国乒乓球项目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黎涌明,吴贻刚,任杰,等.乒乓球项目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未来研究展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5):80-86.

[2] 王猛.分析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175.

[3] 王立端,曲峰,杨辰.鞋与场地表面间的摩擦系数对乒乓球运动员跨步动作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6):54-59.

猜你喜欢
未来发展
医院营销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研究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探究
浅谈“大书城”未来发展之路
基于安全角度对网络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探讨
高校微课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工业集中与废弃物排放的关系
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传播及发展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