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田径发展思路初探

2018-06-11 06:30李雪梅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8期
关键词:发展思路以人为本

李雪梅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课程标改革对高校田径发展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根据当前高校田径发展现状,找出了高校田径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以人为本理念提出了高校田径发展的新思路,以期有效促进高校田径运动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校田径 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c)-0075-0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化,教育模式不断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往往就忽略了学生的本体感受。特别是对于高校田径教学来说,在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训练的结果,而忽略了对学生田径兴趣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对于参与田径运动失去了兴趣,其主观能动性不断减弱,时间长了有的学生还会产生逃课、厌学等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以人为本”的田径体育教学的教学理念就显得十分重要。那如何去改变现有的高校田径体育运动教学的现状呢?怎么样去更好地将“以人为本”这一体育教学理念深入到高校田径体育运动教学的课堂之上呢?这些问题是当前高校田径教学领域发展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1 高校田径发展现状

1.1 高校田径运动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

田径运动作为竞技体育的代表项目,更是学校体育运动的代表。但是,有不少高校的田径教学的内容呆板、陈旧,教学的方式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枯燥泛味,没有灵活性。这种情况的教学发展,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田径体育的兴趣,也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田径意识与田径技术能力。还有的高校田径教学场地比较定式化,田径教学器材设施的建设,不能跟上学校发展的速度。在这样的发展形式下,可能会导致学生对田径体育运动失去热情与兴趣。因为田径体育教学大多数都在教室外进行活动,所以也就特别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有的学校因为资金不足,田径场地仍然是传统的煤渣跑道,尤其是到有风的季节,田径体育场上就会尘土飞扬,这样的教学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田径课的参与热情。

1.2 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思想认识不足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竞技体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眼光放到运动员田径赛场上的表现,作为各类体育运动项目基础的田径运动,它不仅仅对运动者的身体健康有益,而且还会帮助人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田徑运动,在高校的体育发展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经过一定的调查与研究我们却发现,许多高校的学生都对田径运动认识不足,认为田径运动只是单纯跑、跳、投等简单运动。认为田径体育运动可能会对身体的要求比较高,并且会认为田径体育教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并不是很多,没有正确地认识到田径运动的重要作用。有的学生因为自身的身体条件比较薄弱,并不是十分适合和擅长田径体育运动。对田径体育运动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会导致学生认为田径运动技术对自己以后的生活与处事没有很大的帮助,没有深刻地了解田径运动的价值。对田径运动感到苦、累、枯燥,提不起兴趣,在思想上和心理上也对田径体育运动不够重视。还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等各方面的问题,导致懒惰情绪增加,锻炼身体和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最后,导致身体素质直线下降。

1.3 教师的专业水平、敬业精神不够,缺乏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体育教师大多数都是因为文化课较差所以转学体育专业的,导致某些教师对自己本专业的专业知识涉猎不深,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充分。在体育课堂上的教学形式过于呆板、乏味,对学生的主体性认识不够充足,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够激发学生对田径体育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忽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还有一类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在教学中主要讲究技术学习,过分强调田径体育的重点与难点,对学生们进行“注入式”的教学,在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上缺少创新的思想,导致学生感觉到上体育课没有意思、没有趣味,甚至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厌弃学习田径体育的态度与想法。还有就是,教师的仪容仪表在教学活动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体育教师每天要面对的学生人数很多,课堂上,教师是所有人的注意焦点,所以说,教师的行为举止和仪容仪表都要符合“教师”的身份。教师要具有充分的敬业精神,要做学生的表率与榜样,起到对学生表率与激励的作用。总体来说,会促进学校的校风和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

2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田径发展思路

2.1 健全高校体育管理体系

目前,在我国来说,近几年来在田径竞技体育方面所贯彻的都是一些所谓的“金牌战略”。在短时间之内,虽然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我国田径体育的快速发展,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所以,对于高校田径体育的教学训练来说,不仅要不断地去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还要不断地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体素质,重视“以人为本”的田径体育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田径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所以,高校教师要在提高学生田径运动技术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深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更新教学内容

高校教师是培养社会人才的最终执行者,所以说,高校的教师一定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一定要树立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一个好的榜样,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相对扎实稳定的专业知识,还要详细了解现代社会中不断更新的知识、技能、技术等。要不断地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学会去转变教育教学的观点,学会摒弃过去陈旧过时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不断地去研究教学方法,做到推陈出新,努力改变曾经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学会去了解学生的心理与需求,充分发挥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教学的技术,以推动教学的发展。

3 结语

针对当前高校田径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改进当前的高校田径教学。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要学会适应社会的更新、发展与变化,不断地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深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田径的同时,不断形成正确的体育核心价值观,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高校田径运动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崇东.我国高校田径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运动,2017(22):90-91.

[2] 丁凯.“以人为本”教学改革视域下高校田径教学内容研究[J].时代教育,2016(21):210.

[3] 李晶.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田径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3):28,30.

[4] 尹宏林,程晓菊.田径教学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初探[J].皖西学院学报,2009,25(5):148-150.

[5] 麦雪萍.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健身目标改革高校田径教学[A].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8.

[6] 邵林海.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发展的新趋势——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1):74-77.

[7] 谭军.论“以人为本”促进普通高校田径运动的整体发展[A].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

猜你喜欢
发展思路以人为本
浅析丽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