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内容的现状分析研究

2018-06-11 06:30孙云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8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现状分析体育教学

孙云

摘 要:体育是我国大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课程,它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强意志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言简意赅地分析了小学、中学与大学三个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内容现状,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科学制订体育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学 教学目标 大中小学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c)-0076-02

1 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内容现状分析

小学体育教学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掌握体育技能的初级阶段,对学生今后的体育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就目前来看,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主要由学科目标、学段目标、学年目标、课时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五部分组成,它注重学生体育运动能力与体育运动习惯的形成。具体分析如下。

(1)认识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与体育器材。让小学生认识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与相关器材,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础目标。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刚刚入学,接触到了系统的体育教学课程,对于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与器材应当有一定的认识。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教材教学与体育活动实践,让小学生学习体育运动项目与器材知识。

(2)了解体育运动健身价值。该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兴趣与积极性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生理、心理处于初级人体发育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还是柔韧素质或心理素质,都需要体育运动得以提升。对此,体育教师应当明确告诉小学生,体育运动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这样,他们才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体育教学活动。

(3)养成体育运动习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小学生抱怨运动太累,因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锻炼。对此,体育教师应当通过制订阶段性目标的方法,给小学生明确每天、每周、每月以及每年的体育学习目标。这样,小学生就能自觉坚持体育运动,逐渐养成体育运动的好习惯。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特征与心理特征,体育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当体现出一定的基础性与阶段性。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应当以释放孩子的天性为主,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通过一系列的体育游戏、体育教学视频、体育影视剧、体育画展、体育表演等,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参与体育实践的积极性。

2 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内容现状分析

相对于小学阶段,中学生在体育理论学习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与探索能力,并且已经有了自己擅长的体育运动项目。这就为体育教师制订中学体育教学目标提供了依据。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如下。

(1)学习并掌握必要的体育理论与相关学科知识。在中学阶段,体育教师除了教授学生最基础的体育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教授学生掌握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等理论知识,并能积极应用到体育运动实践。这是中学体育教学的基础目标。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他们的生理、心理已经发育基本成熟,他们能够在自主地选择体育运动项目,并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运动锻炼。中学生只有充分掌握上述内容,才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进而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紧张的文化知识学习中去。

(2)熟练掌握一项或多项体育运动技能。体育教师应当让每个学生至少熟练掌握一项或多项体育运动技能,鼓励他们“走出教室”,到操场、体育馆中每天锻炼一定的时间。中学阶段男生与女生在生理、心理、兴趣爱好等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异,对此体育教师在安排教学目标时,应当为男生与女生设定不同的目标,以激发他们学练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需要注意的是,此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他们在体育技能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3)培养体育精神。进入新时代,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人在体育运动中的价值观。体育教师应当让中学生深刻理解体育运动的公正、公开与公平;感悟体育团队之间的凝聚力;体验体育运动竞赛给他们带来的荣誉感与自豪感;懂得尊重对手与裁判。

(4)养成体育运动习惯。中学阶段,学生面临到中考与高考的压力,不愿意将时间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然而,体育教学是增强他们体质,培养他们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此,体育教师应应当用科学研究数据告诉学生每天坚持体育运动对他们体质健康、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积极作用。

中学阶段,学生受到很大的升学压力,因此体育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体育项目选择与锻炼时间,在体现阶段性、差异性的同时还要体现出适中性。教学目标过低,则起不到锻炼身心的效果;教学目标过高,则无形中给学生又添加了一份压力,让他们心力交瘁,影响正常的文化知识学习。

3 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内容现状分析

大学体育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在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教育他们能够在毕业后的社会活动始终坚持体育锻炼,即建立“终身体育”思想。

(1)掌握一定的社会体育知识与技能并灵活应用。体育教师应当让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掌握一定的社会体育知识,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这样,他们就能在毕业后从事一些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技术指导与健身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在当前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若能掌握这些社会体育知识与技能,能够大大提高自己的就业率。

(2)重视“以德树人”。相比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力度,大学体育教学的培养力度更大。高校体育教师应当通过强化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推行新的课程教学模式、课内外体育活动一体化、形成系统的联赛制度等途径,扎实推进“立德树人”体育教学目标。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有必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切入体育教学实践,提高“立德树人”实效。

(3)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大学生即将迈入社会,当他们投入到紧张的社会生活之后,若没有“终身体育”思想便会轻易放弃体育运动,进而逐渐体质降低,影响生活质量。对此,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将“终身体育”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他们在体育运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自我监督意识、自我欣赏意识与自我愉悦意识。高校体育教师具备“终身体育”方面的科学知识与教学方法,以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兴趣爱好为依据,不断研究大学生体育学习中的新问题,从根本上激发他们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终身体育”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终极目标。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紧紧围绕此目标来制订配套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若想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高校领导、体育教师与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大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公众的关注与支持。

4 结语

从总体来看,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是科学合理的,能够体现“以人为本”与“终身体育”的体育教学思想,能够提高绝大多数大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但是,与国外体育强国相比,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依然在很多方面有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国众多大中小学领导者与广大体育教师一起,积极开拓创新,不断优化体育教学目标,使其更加符合大中小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成军.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衔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4):54-55.

[2] 张科峰,乐玉忠.关于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的反思[J].体育师友,2017,40(6):7-9.

[3] 杨维全.大中小学体育教学一体化模式下小学体育教学主导思想探讨[J].内江科技,2016,37(10):158.

[4] 張晓林.深化新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学目标泛化的解构与治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2 (4):158-162.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现状分析体育教学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