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18-06-11 06:30梁浩张颖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8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体育教学信息技术

梁浩 张颖

摘 要:本文结合足球教学实际过程,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掌握信息化对体育教学影响,有步骤地观察、记录,通过实证观察,归纳总结,阐明信息化教学手段对于学前的学情分析和兴趣激发、学中的教学互动与安全保障和学后的教学评价与知识拓展等方面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通过信息化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对比,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运用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体育教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c)-0086-02

1 研究目的

信息技术传递的快速、精确,从根本上改变了体育教学,推动了体育教学结构的变革和体育教学流程重组,实现了教学管理的动态化,同时极大降低了教学的成本,使教学信息沟通更加流畅、精确、及时、直观,加速了教学效果反馈的速度,提高了教师对教学环境的快速反应能力,广泛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进教与学互动,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实现。因此,探讨信息化体育教学的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文章以信息化教学的实践应用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调研法

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信息化对体育教学影响,能了解体育教学信息化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目标。

2.2.2 实证研究法

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有目的、有步骤地观察、记录、测定信息化教学实践效果。

2.2.3 功能分析法

通过实证观察,归纳总结,阐明信息化在体育教学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3 结果与分析

3.1 信息化教学手段更加立体多维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知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大约只能达到15%,从视觉获得知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大约只能达到25%,但这两种方式如果同时使用,获得知识就能够达到65%。而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把听觉信息和视觉信息加以合成,促进学生兴趣的生成,激发学习和探究的欲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足球脚内侧射门”这一技术环节学习过程中,传统教学环节是教师讲解技术要点,示范动作,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纠错或优秀学生示范,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学习兴趣只有得到教师肯定或取得高分数时才会产生学习的喜悦感、成就感。信息化教学则不然,首先在多媒体教室播放“足球脚内侧射门”的相关视频,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技术动作的概念,通过高水平竞技体育的观赏刺激学生的运动实践冲动。利用信息技术动态呈现的特点,帮助学生了解这一技术动作---助跑的线路、支撑脚的位置、摆腿的幅度、触球的部位一目了然。利用信息技术静态呈现特点由教师对动作进行逐一讲解。最后在足球场上通过教师的实战示范和学生的模仿练习,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达到正确掌握射门技术的要领及节奏。在分组练习过程中,运用VR技术让学生体验技术教学情景,使学生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如何去完成以及本次课要达到的预期效果。这种教学形式突破了以前那种教师语言描述技术要领的单调乏味,将相对复杂的技术过程立体呈现,既能节省教学的时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被动接受学习转型成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主动模式,最终实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

3.2 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了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了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往往需要把技术环节拆开、分解,反复多次讲解,自然花费的教学时间也呈几何倍数的增加。信息技术的利用,则能高效、直观解决这一难题。在足球“二过一直传斜插配合”教学时,可把这一配合中的各个技术环节制作制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图文结合、声像并茂的情境更为直接的帮助学生建立技术动作的条件反射定式,把传球时机的选择、接应队员的跑动方向、分球时机的控制等难以使用语言描述教学内容直观体现,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接收程度选择慢放、重复播放、进行定格等手段,加深学生的技术记忆。这样不但使学生对技术动作细节理解得更加透彻,掌握得更加准确,而且给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提升练习的目的性和技术练习的效果的自我评价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3.3 信息化教学手段帮助教师更加准确地了解你的学生,拓宽学生的相关知识面

传统足球教学课时有限,在课堂上难以将足球运动背景知识、竞赛规则及国际重大赛事等知识全面讲解。这无疑是课堂教学的遗憾所在,而信息化的应用则能够最大程度弥补这一缺憾。

课前通过网络问卷公共平台,设计问卷,对学生进行调研,发现学生知识的盲点。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师也可以进行靶向教学,有针对性解决学生的疑惑。课后可以利用慕课、微课等信息化手段将足球项目相关知识碎片化,由浅入深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随时学习和反复学习。高水平的足球比赛,精彩射门集锦都可以通过手机这一现代化工具向学生呈现。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得更清楚,听得更明白,学得更透彻。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而且强化了课后练习拓展了知识面,满足了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4 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了学生自我评价效率及针对性

传统足球教学在评价及学生自我评价的环节中,往往是以教师的评价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或者是以完成技术动作的结果作为评价标准。例如;“過障碍射门”这一最常见的考核环节。评价的标准是完成这一动作的时间以及教师给予的技术主观评定。学生只能通过秒表、教师的技评看到成绩,忽视了在过程中技术动作的优劣。学生只知道成绩,但未必完全了解自己的实际表现,也未必了解高分数与低分数的成因,没有对比,不能直观看到差距,动作技术很难提高。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完全弥补了这一缺憾。通过现场录制学生练习或考试的视频,针对学生难以完成的动作或出色完成的动作,采用录像回放技术,给予学生即时的纠错及评价。在课后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照录像,及时发现问题,达到教学的延伸,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自我评价体系。

3.5 信息化教学手段预防足球教学中的安全隐患

目前,流行的运动手环、数据背心等便携式运动软件终端设备,可以实时的监测到人在运动中的运动距离、活动热区、卡路里消耗和心率变化等数据,并通过网络反馈,为参与锻炼的人量身定制运动方案。

这些便携式运动软件终端设备有在足球教学中同样大有用武之地。课堂教学进行中,设备能够自动完成学生运动实时数据的上传,教师通过电脑设备掌握每个学生的活动热区、运动负荷等基本数据,可根据数据设置峰值报警,做到预防和降低突发意外事故的机率,有效保障学生体育课堂的安全。课后,教师通过整个班级的运动负荷平均值,及时调整下次足球课的教学设计,做到有的放矢,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

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及运动相关数据,通过纵向对比自己数据和横向对比队友数据,及时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差异及课堂练习情况,从数据中找差距,让数据成为体能评判的主宰。期末考试的成绩评价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课堂数据和课下锻炼数据做为体能部分的评价依据,这样既客观又科学。教师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帮助学生私人订制个性化的科学的运动方案,提升个体的运动能力,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4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能更加立体多维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有效地解决体育教学中的技术难点,能更快地帮助学生建立技术动作的条件反射、领会动作要领,同时更有针对性的为学生量身定制运动方案,减少运动伤害,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运动习惯。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信息化教学手段软、硬件的投入,加强对体育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升,是提升体育教學水平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汤志超.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校体育教学与互联网+的模式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6):125-126.

[2] 刘玫瑾,黄黛黛.体育教育信息化需求分析方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4):80-84,89.

[3] 邱旭东.我国体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前景——“互联网+”智慧体育[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

[4] 卓倪,陆春桃.信息化技术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建设[J].高教论坛,2015(1):113-116.

[5] 邱旭东,刘文浩,梁效平,等.我国体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5):134-138,145.

[6] 张秀玲.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信息化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3(18):311,313.

[7] 张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3):84-86.

[8] 于振清.信息化体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3):90-91.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体育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