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校大学生体育休闲价值观及体育休闲行为的研究

2018-06-11 06:30王卉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8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王卉

摘 要: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浙江省四所本科院校的192名大学生体育休闲价值观及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体育休闲教育价值观、体育休闲竞争价值观、体育休闲娱乐价值观、体育休闲经济价值观是构成现阶段大学生体育休闲价值观的主要因素;(2)浙江省高校大部分学生在体育休闲参与频率、参与时间和参与强度方面未能达到我国体育人口标准;(3)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体育休闲行为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不同专业间不存在差异。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体育休闲价值观 体育休闲行为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c)-0200-04

1 体育休闲价值观

体育休闲价值观是个人对体育休闲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支配着人们的体育实践。正确的休闲体育价值观对于高校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休闲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理念具有重要作用。休闲体育行为是指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休闲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在校期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休闲体育行为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而且对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重点在于对浙江省高校大学生体育休闲价值观及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休闲价值观、养成闲暇时间内体育锻炼习惯,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这次研究以浙江省内四所重点高校全日制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男、女生共计192人,其中文科专业98人,理工科专业94人。

2.2 研究方法

研究通过检索、查阅国内外体育休闲价值观和行为的相关文献,部分题项是依据我国著名学者陈琦教授在其论文中提到的“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框架体系上设置完成,并采纳浙江大学体育学系五位专家对框架四要素及其二级指标反馈的删减意见进行修改。本研究随机选取浙江省内四所本科重点院校的全日制本科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回收率为96%。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体育休闲价值观的现状研究

本研究主要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问卷中所反映的体育休闲价值观四要素题项进行效度检验。对数据分析前,需要查看KMO和巴特利特球性检验值。检验结果可知,四要素KMO值为0.947,巴特利特球型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1。

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提取因子的原则为特征值大于1,并删除因素负荷值低于0.40的题项。本研究对体育休闲价值观四要素进行第一次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结果得出4个潜在因子。共28个题项中R8、R9、R25三个题项因其负荷值低于0.40应该予以剔除。研究在剔除这三个题项后进行第二次因子分析。检验结构仍然得出4个潜在因子,4个潜在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58.02%。体育休闲价值观的第一个潜在因子包含8个条目,主要为体育休闲教育因子,第二个潜在因子包含7个条目,主要为体育休闲竞争因子,第三个潜在因子包含5个条目,主要为体育休闲娱乐因子,第四个潜在因子包含4个条目,主要为体育休闲经济因子(见表1)。

紧接着,研究需要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来评价体育休闲价值观四要素部门问卷的信度,其通常采用克伦巴赫系数表示。其系数在0.80以上表示问卷具有很高的信度,0.70以上是可接受的最小信度值。四个潜在因子Cronbach α系数都达到0.70以上,内部一致性均达到要求(见表2)。

3.2 大学生体育休闲行为参与现状研究

以上數据显示,大学生参与体育休闲频率在每周1~2次的人数为98人,超过总调查人数一半,百分比为51.1%。每周参与3~4次的学生人数位列第二,为23.1%。完全不参加体育休闲活动与每周参加5~6次比例分别为10.9%和7.8%。每周参加体育休闲活动7次或7次以上的只占总人数的5.2%。由此可知,大学生参与体育休闲活动次数比较低,大部分学生还未达到我国体育人口划分标准(见表3)。

由以上数据得知,大学生体育休闲参与时间在15~30min的人数最多,百分比为32.4%。其次是31~45min,比例为28.4%。每次活动时间为46~60min占到21.6%,0或15min和61min或以上的人数最少,百分比为10%和7.6%。由此可知,大部分学生每次参与锻炼时间还是偏少,未能达到我国体育人口划分标准,即每次参与时间30min及以上(见表4)。

以上数据显示,大学生参与体育休闲运动选择轻度强度的人数最多,百分比为42.7%。其次是中等运动强度,百分比为31.6%。而大运动强度、无运动强度、超大运动强度的人数偏少,分别为16.7%、6.4%、2.7%(见表5)。

为了比较大学生体育休闲参与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参与强度在不同性别间的显著性水平,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数据分析表明:调查样本中98位男生与94位女生在体育休闲活动参与频率、持续时间和参与活动的强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如表6所示)。

为了比较专业为文科类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在体育休闲活动参与中的差异,本研究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其中,文科类学生共计94人,理工科学生共计98人。研究结果(见表7),不管在体育休闲活动参与频率、持续时间和参与强度三项指标上,文科类学生与理工科类学生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 建议

4.1 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

校园体育环境是培养大学生形成体育休闲价值观、体育兴趣爱好的沃土。因此,各高校应积极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休闲活动,鼓励和支持业余训练队建设,利用校园体育明星效应,吸引广大学生踊跃参加,对于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具有重要的意义。

4.2 加大场地设施建设,满足不同体育需求

学校领导及体育管理者、组织者应积极转变观念,支持各高校体育休闲活动开展,在一定能力范围内,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场地、场馆改造以及多样化的体育路径建设,并合理利用现有的场馆设施,加强人员组织管理,有效提高场馆使用率,以满足更多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体育休闲需求。

4.3 加大宣传工作,强化学生体育意识

各高校要加强高校体育社团建设,以体育社团为中心,带动日常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部门联合各级团组织与校内学生管理部门,针对校内体育社团的组织情况,定期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体育课程学生评价的方法,与新的课程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指标,并加大其权重,把课外体育锻炼与课堂体育学习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 曲建英.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J].求实,2005(1):3-4.

[2] 陈琦,杨文轩,刘海元,等.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8):3.

[3] 李红群.论大学生审美的性别差异与体育教学的正诱导[J].福建体育科技,2001,20(5):33.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