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航空兵的增程变身

2018-06-12 01:30邓涛
航空知识 2018年6期
关键词:大黄蜂加油机航母

邓涛

在退役了KA-6D这后,美国航母再也没有加油机可用。F/A-18只能用伙伴加油的方式解燃眉之急。

面对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国家必须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军事战略的调整尤为如此。冷战中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作战使命是获取世界大洋的制海权,保证美国及其盟友海上交通线的畅通。但冷战结束后,失去了苏联红海军这个强大的对手,在沿海地区参加低强度局部武装冲突,一度成为了美国海军战略转型的核心内容。这不仅仅表现为自1999年以来,美国海军不断缩减的舰艇建造订单,也表现为“航母打击群”越来越多地取代了“航母战斗群”,成为美国海军舰队的战斗编组形式,并将空优战斗机F-14提前退役,用更全能的F/A-18E/F取而代之。然而随着中国作为一个主要海军国家的崛起,及其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迅速提升,美国海军的步伐明显被打乱了,一场深刻的再转型随之而来,其表现之一就是海基空中力量的重塑。

近十余年来,基于对解放军武器装备体系最新发展的研判,美国的学者和军政官员普遍得出了这样一种结论: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一旦完全形成,不仅将具备以武力改变台海现状的条件,还会将这种能力不断运用到同周边国家的各种争端中,而美国将对此失去干预的能力——在中国反舰弹道导弹射程扩大到2000千米以上,且火力已成梯次配系的情况下,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将因舰载机航程的“短板”而处于危险中。

将舰载机航程不足称为目前美国海基空中力量的“短板”,绝非危言耸听的说法。F/A-18E/F“超级大黄蜂”因用途广泛,几乎被视作“全能战机”,但在典型作战配置状态下,作战距离只有大约830千米,这远远低于潜在对手已经拥有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火力射程。F-35B/C联合攻击战斗机上舰后,美国海军主力舰载机机群的航程问题非但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在典型作战配置状态下,F-35C在距离航母740千米的战区只可滞空71分钟。如何弥补这块“短板”,寻求将整个舰队与战区之间“拉开距离”的手段,也就成了现阶段重塑美国海基空中力量的关键。

以DF-21D为代表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武器主要针对美国航母战斗群的威胁。由于其射程大于美国舰载机作战半径,直接导致美国航母战斗群丧失了传统优势。

“黄貂鱼”舰载无人加油机

舰载加油机是航母舰载机联队整体战斗力构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美国航母上目前没有专用的加油机,战斗机之间的伙伴加油的燃油输送量有限,不利于维持大量飞机的高强度出击,更削减了本已有限的作战资源——目前美国航母舰载机联队中,有20%~30%的F/A-18E/F“超级大黄蜂”被用于执行为其他战斗机进行伙伴式空中加油。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是美国海军肮母舰载机联队首次深入如此大纵深的内陆地区执行作战任务。当时的美国海军舰载机的作战半径一般在800~1000千米,每次战斗出航,为保证在阿富汗上空的有效滞空时间,都需要从空军基地起飞加油机为其提供2~3次空中加油,这极大地限制了舰载机作战效能的发挥。虽然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海军多艘航母部署在波斯湾、红海、地中海海域,其舰载机作战半径足以覆盖整个战场,舰载加油机缺乏的问题被暂时搁置起来了。但未来和潜在对手的武装冲突中,美军未必会拥有像阿富汗和伊拉克那样的周边陆上基地网络,而航母舰载机深入内陆执行任务的情形却仍有可能发生。正因为如此,基于“舰载无人空中侦察和打击系统(UCLASS)”计划已取得的技术成果,研制一种专用的无人舰载加油机便成了美国海军权衡利弊下的现实性选择。

UCLASS计划于2017年2月被暂时“冻结”,但该项目的前期研制工作卓有成效,很多关键技术已经成熟,将其转型成为加油机不失为投资少、见效快的好方法。另一方面,由于无人加油机省去了很多有人战斗机的必备设施,机体尺寸可以相对缩小,但载油系数更高,续航时间更长,可以显著提升航母舰载机联队的空中加油能力。2017年10月,美国海军发布了名为MQ-25A“黄貂鱼”的项目招标书,其目标是使无人加油机能够将大约6.8吨燃油送到距航母平台900千米的地方,使F/A-18E/F与F-35C的作战半径再延伸560~740千米。随后,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参与了招标,纷纷提交了竞标方案。目前,波音公司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臭鼬”工厂,已经先后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各自的竞标原型产品——前者是以X-45C为基础的MQ-25A“黄貂鱼”方案,后者的MQ-25A“黃貂鱼”原型机则同样是以UCLASS计划中的“深海幽灵”为基础,两家都计划在2019年正式具备上舰操作的能力。

波音公司的MQ-25原型机

MQ-25A若研制成功,可以将大量原本用来承担伙伴加油任务的“超级大董蜂”战斗机解放出来,改善美国航母舰载机联队缺乏专业舰载加油机的现状,大幅提升舰载机联队的作战效能、生存力和使用灵活性。其本身更可能直接成为美国海军航空兵进攻能力的一部分。事实上,尽管MQ-25A“黄貂鱼”被定位为舰载无人加油机,但美国海军已明确要求它还将执行情报、侦察和监视任务,并在将来还具有进一步拓展任务范畴的潜力。这一点其实从MQ-25A“黄貂鱼”的命名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根据美军军用飞机型号命名规则,首个字母“M”代表“多用途”,“R”代表“侦察”。所以MQ-25A可能会遵循大名鼎鼎的“捕食者”无人机从RQ-1到MQ-1的技术发展路线,最终衍生出可执行打击任务的型号。

“超级大黄蜂”的保形油箱

除了有些科幻色彩的“黄貂鱼”,为现有的F/A-18E/F机队安装保形油箱,似乎是美国海军的另一个选择——F/A-18E/F BolckⅢ的升级套件方案是现成的,并且在F-35上舰后仍然为美国海军所重视。不过,这其中的原因多少有些复杂。首先需要再次强调的是,F/A-18E/F与F-35B/C并非是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比如美国海军部长肖恩·斯塔克里就表示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竞争关系。相反,他们是优势互补的存在。事实上,在高烈度、高科技水平和高端战争形态中,美国海军为F/A-18E/F和F-35都找到了各自的定位。

在未来的20年時间里,美国航母舰载机联队将会混编F-35和F/A-18E/F,最初会是以1:3的比例,随后将长期稳定在1:1的比例上。这一连串数字显然意味着,最大限度的压榨F/A-18E/F机队的潜能,实施包括装加装保型油箱在内的现代化升级项目,会是一笔十分划算的、理由充份的投资:增加保型油箱,将使“超级大黄蜂”的作战半径增加到1300千米以上,并也将在隐身性能上受益。当然即便如此,有人仍会对这种选择抱有疑虑:“黄貂鱼”难道不能为“超级大黄蜂”补给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问题在于,这是一种基于技术而非战术的典型思维,但脱离了战术的技术是没有意义的。由于拥有一支强大的电子战机部队,美国海军向来对美国空军隐身突防的做法十分不屑(至少公开表现出的态度是如此)。所以对于舰载无人机项目,时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乔纳森.格林纳特曾表示:“隐身可能是被高估了,我们必须要正确审视,飞行器快速飞过大气,会扰动空气分子,从而加热空气,我不关心喷口气流温度可以做到多低,飞行器总是可以被发现的。”然而,当波音与洛马的MQ-25A原型机露面后,低可探测性能力仍然是“黄貂鱼”强调的关键——他们都是对机身进行了有限修改的UCLASS简化版本。这就令事情变得有意思起来。要知道,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的关键,在于开战之初的“临门一脚”,这意味着“黄貂鱼”的低可探测性设计是为F-35B/C量身定制的,用来搭配不够隐身的“超级大黄蜂”则意义不大,后者现实性的选择只有保形油箱。

当然,由于缺乏F-22那样的高端的“踹门”和保驾,即便有了“黄貂鱼”来补充燃料,但单靠F-35C是否能够完成“临门一脚”还很难说。但需要看到的是,如果说美国空军属于技术流的话,那美国海军航空兵就属于技能流,这和海军航空兵的特殊性有关。在技术条件大体相当的情况下,陆基作战飞机总是比舰载作战飞机更容易首先获得尖端航空科技,舰载飞机有时必须因为上舰要求而被迫保守。正因为如此,对于崇尚技能流的美国海军来说,一边用“黄貂鱼”为长途奔袭去“踹门”的“闪电”Ⅱ延续航程,一边用加装了保型油箱的“超级大黄蜂”来保卫“拉开了距离”的舰队,其后才作为“炸弹卡车”对纵深目标狂轰乱炸,这似乎合情合理。

责任编辑:陈肖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MQ-25原型机X-44AF-35C并非完全取代F/A-18,日后两者在美国海军航空兵中将扮演各自角色。MQ-25可能将更多的为

F-35C服务,使其具有更长的续航时间。

看图说事儿

艾菲在一堆老资料中翻到了一张照片,是从一架双翼机上拍摄的另一架飞机。飞机本身并不特别,倒是背景中的山峰有些眼熟,像是有什么故事。你知道这张照片背后发生了什么吗?

如果你知道答案,请告诉艾菲。请写信寄至: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柏彦大厦2106航空知识杂志社编辑部陈肖收,邮编100191。也可以发送Email到cx1004@vip.qq.com。回答正确的读者有机会获得主编奖(来信或Email中务必注明您的姓名、地址与联系电话)。

猜你喜欢
大黄蜂加油机航母
美军FA-18E超级大黄蜂
航母召唤,舰载机返航
日本首架KC-46A加油机完成首次空中测试
燃油加油机检测中的事故防范
运-20加油机能载多少油
少年儿郎时,谁是你身边的大黄蜂
航母爱出糗
我爱航母
在航母上起飞
加油机检定期计量超差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