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修辞手法和文化负载词分析的铁凝小说英译本研究
——以《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为例

2018-06-15 06:05王立欣罗慧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长江丛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英译本铁凝异化

■王立欣 罗慧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一、前言

铁凝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既受大众文化欢迎,又得到主流意识形态支持,其创作抵达了时代精神和文学殿堂的顶峰,“铁凝现象”影响着新时期文学。

在现当代文学中,修辞手法是语言风格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决定译文是否成功再现原文语言风格的决定性因素。老舍说过:倘若文学译文仅顾及原著内容的传达,而忽略表达思想内容修辞手法的运用,读起来便索然无味。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只翻译原著的内容远远不够,因为原著的文学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文的语言风格。因此为了体现原著的文学价值,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铁凝小说英译本具有实际意义。

再者,铁凝作品作为现当代文学经典,植根于时代,使用多种文化负载词来揭示渊博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这些文化负载词的传播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显然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中西方思维差异,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成了一大难题。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既要保留中国特色,也要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因此从文化负载词的角度分析铁凝小说英译本,探讨使用何种翻译策略也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检索到国内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文学作品英译本的相关研究文献共有207篇,其中分析《红楼梦》英译本的文献所占比例最高,共有13篇。这207篇研究文献主要以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和格特提出的关联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各文学作品英译本中修辞格的翻译。至今未见基于修辞手法分析的铁凝小说英译本研究。

国内从文化负载词角度分析文学作品英译本的相关研究文献共有344篇,主要在多元系统理论,关联理论,目的论和功能主义的基础上,探讨各文学作品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其中从目的论和关联理论角度探讨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研究文献所占比例最高,分别有37篇和24篇。尚未见基于文化负载词分析的铁凝小说英译本研究。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包含文化信息的词语称为文化负载词。在对其进行翻译策略研究之前,必须先进行分类。根据奈达划分文化的五个范畴,即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即可将文化负载词分为生态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和语言文化负载词。生态文化负载词主要包括动物、植物、气候和地理词汇;物质文化负载词涉及人类文明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部分;社会文化负载词涉及习俗、组织、活动等文化中的非物质层面;语言文化负载词涉及特殊的语言形式,如方言、歌谣等;宗教文化负载词涉及信仰、巫术等层面的词汇。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外文出版社出版的《Haystacks And Other Selected Writings》中收录的铁凝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英译本,比较原文与译文,分别从修辞手法和文化负载词这两个角度,探讨该译文使用的恰当的翻译策略并分析存在的明显不足,为铁凝作品后续英译提出有价值的借鉴。

四、译文文本分析

(一)《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中修辞手法的翻译

小说多处运用明喻、暗喻和矛盾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原文可读性更高。因此,在其译文中,需要十分重视修辞手法的翻译,尽可能再现原著语言风格,再塑其文学价值。由于各民族思维存在共性,导致英文和中文中存在相同或相似的修辞手法和对等形象,例如明喻和矛盾修辞法。这时译者在翻译时可以采用异化法,向原文作者靠拢。但又由于不同民族之间在思维方式和形象喻义上的差异,原文中有些修辞手法与译入语的修辞手法不能一一对应,比如暗喻手法。译者如果仍采用异化法,则会弄巧成拙,大大降低译文的可读性。这时译者就需要采用归化法,向目标语读者靠拢,使译文不拘泥于原文修辞形式,正确传达作者意图,以免造成误解。

1、明喻的翻译

实例1:

原文:“在安然胖乎乎的、光洁的圆脸上,紧靠右边的耳朵,有两颗并排的黑痦子,就像排在铅字里的冒号“:”,仿佛安然爱说话都是它的缘故。”

译文:“On Anran’s plump, smooth round face there were just two small,black moles near her right ear that looked like a printed colon “:” and perhaps accounted for her love of talking.”

在这个句子中译者采用了异化法,在不影响译入语读者的理解下,保留原文意义内涵与写作风格。

2、矛盾修辞法的翻译

实例2:

原文:“她害怕评选,刚才在街上那一阵阵欢乐,是忧郁的欢乐吗?”

译 文:“She was afraid of the selections. Was that gaiety of hers on the street just now a heavy-hearted gaiety?”

矛盾修辞法在英文的使用中,常用形容词加名词的结构,比如cruel kindness, a deafening silence。所以译者把“忧郁的欢乐”异化为“a heavyhearted gaiety”,不仅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表现,还与原文结构对等。

实例3:

原文:“加上老店、新店都挂起清一色的葱绿绸窗帘,叫人觉得又热闹,又单调。”

译 文:“Adding the fact that all shop windows, old and new, are hung with identical pale-green silk curtains,the overall effect is one of bustling monotony.”

在翻译时,译者同样采用异化法,使用矛盾修辞法在英文中常用的形容词加名词结构,把“又热闹,又单调”翻译为“bustling monotony”,使商店内繁忙而单调的特征更容易被译入语读者理解并接受。

(二)《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本文主要讨论生态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和社会文化负载词。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时,若使用异化法,虽然能保留中国特色,但目标语读者并非能够理解并接受。翻译家朱虹在其从事中译英文学翻译实践中对此深有感悟:“我们中国作家的作品,固然必须有中国的特色才能吸引国外的读者,可是另一方面,译品同时也是商品,向国外推荐时也必须考虑到国外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接受能力。”因此译者不得不作一些必要的调整,灵活运用取代、音译加注、异化加注、改写等翻译策略。

1、物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实例4:

原文:“我买膨香酥!”我妹妹望着路边一个戴迈克镜的青年农民说。

译 文:”I want some popcorn,” my sister said, gazing at a young peasant in sunglasses at the side of the road.

译者在该句使用了取代法。“膨香酥”是一种以玉米为原料,经过加热膨胀的小食品。而与之类似的英文食物叫做“popcorn”,朗文词典将其定义为:a kind of corn that swells and bursts open when heated, and is usually eaten warm with salt or sugar as a snack。对于这种由于语言任意性而造成的同一事物指代名称不一现象,译者取译入语相应名称来代替源语所指事物,使译文表达更加地道,易于英语读者理解。

2、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实例5:

原文:“在三九寒天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发酵面粉的香甜。”

译 文:“Then with these steaming sacks tied to their bicycle carriers they race through the streets filling the frosty air with the sweet fragrance of fermented dough.”

中国有“数九寒天”的说法,从冬至开始数“九”以计算时令。具体计算方法是从冬至日算起(冬至日叫“交九”,意味着数九寒天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便是“出九”(数九结束,出了数九寒天)。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其中“三九”常常代指我国最寒冷的日子。“三九寒天”被译者归化为“the frosty air”,并没有体现我国特色。而直接音译并增加注释,译为“the air of the SanJiu days(the coldest days in China)”不仅保留我国文化特色,吸引读者,还不阻碍目标语读者理解。

五、结语

从修辞手法和文化负载词这两个角度,本论文对《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两个结论:其一,就修辞手法的翻译而言,因大多数修辞手法在中英文中皆相同或类似,而有些许修辞手法在中英文中不能互相对应,译者应以异化法为主,以归化法为辅。其二,就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而言,在考虑目标语读者阅读心理和接受能力的前提下,译者尽量保留原文文化特色,灵活运用取代、音译加注、异化加注、改写等翻译策略。

[1]闵西鸿.《匆匆》两译本修辞翻译风格对比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4):113~115.

[2]朱虹.文学翻译:中译英琐谈[J].读书,1997(4):130.

[3]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综合教程[M].第二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英译本铁凝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时代呼唤,使命担当——史诗《格萨尔》科恩曼英译本的语境阐释与翻译倾向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铁凝三谢张守仁
异化理论的继承与变革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一声姥姥
孙犁与黄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