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01”杂交泡桐埋根育苗及丰产技术

2018-06-21 09:16夏四清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泡桐育苗

夏四清

摘 要:“9501”作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期间选育出的泡桐新品种,以其主干通直、材质优良、生长迅速、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效益凸显而闻名,成为林农致富的首选用材树种。该文以“9501”泡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特性及生长习性,提出泡桐育苗的较佳方案及营林丰产技术。

关键词:泡桐 ;育苗;丰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2-0071-02

泡桐是铜陵栽培历史最悠久的树种之一(北宋时期铜陵人陈翥曾著《桐普》一书),也是营造丰产林的首选乡土树种。“9501”杂交泡桐新品种,是国家林业局泡桐及经济林研究中心“九五”科技攻关的成果。铜陵始于2000年引种栽培,该品种属玄参科泡桐属,除具有白花泡桐等一般特性外(木材纹理通直、结构均匀、不挠不裂、易于加工;气干容重轻、隔潮性好、不易变形;声学性好,共鸣性强;不易燃烧,油漆染色度好。可供建筑、家具、人造板和乐器等用材),还具有质地亮如白纸、髓心空隙小如牙签、胸径年生长达5cm以上,是山区、平原最具开发潜力的优良用材树种。

1 “9501”杂交泡桐的概述

1.1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0m,树冠卵形,冠幅中等,树皮灰褐色、浅裂。侧枝较粗,小枝初有毛,后渐落。叶宽卵形.,长20~30cm,宽20~25cm,先端渐夹,全缘,稀浅裂,基部心形。花蕾倒卵状椭圆形;花冠漏斗状,乳白色带紫色。蒴果椭圆形,花期3—4月,果期9—10月。

1.2 生物学特点 “9501”杂交泡桐为强阳性树种,不耐庇荫,喜温暖气候,不耐水湿。对土壤适应性强,在黏土、沙地、干旱瘠薄、弱碱性地及含石砾的山场上均能生长,根系肉质,怕水耐旱,适宜土壤深厚、肥沃、湿润、疏松环境,最能发挥其速生特性。pH值以6~7.5较好。根深系,主根发达,须根少,萌蘖性、抗病性强,具有吸收有毒气体及吸滞粉尘能力。“9501”为连续接干型树种,自然接干能力强,辅助人工,主干形数达0.82,通直度为1级。该品种树冠透光率高、极宜林苗间种。

1.3 分布 “9501”泡桐属种间杂交种,其亲本分别来自我国南、北两个泡桐分布区的不同种类,因此,该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目前,分布于河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在南方山地,泡桐可分布到海拨2000m左右。

2 埋根育苗

2.1 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肥力中等以上,土层深厚,地下水位在1.5m以下,排灌方便的轻沙壤做育苗基地,同时圃地周围无大树、建筑物,阳光充足,避免重茬地及风口地。

2.2 整地筑床 上冻前,对选好圃地进行深翻,深度达50cm以上,土垡不敲碎,利于土壤风化。春季气候回暖后,1hm2施入腐熟的土杂肥2.25万~3万kg、菜籽饼1500kg、过磷酸钙375kg作为基肥,同时、加入375kg/hm2硫酸亚铁,然后浅耕细耙筑床。采用高垄式,按1m行距,做成底宽70cm,面宽40cm,高30cm,步道30cm的土垄。种根按株距60cm插在垄背中央。

2.3 种根处理 选择1年生苗木出圃后余留在圃地或从苗木上修剪下来的根。2年生苗根因生根能力下降,尽量不用。一般1株3m以上的1年生苗木,可采集10~20种根,要求粗度为1.2~4cm、无机械损伤及病虫害的种根,剪成长12~15cm小段。为避免倒插,剪口应上平,下斜。剪好后晾晒1~2d,按粗细分级放置。

2.4 温室催芽 在埋根育苗20d前,择一块背风向阳的地方(如水泥场地等),用空心砖垒成宽1.2m,长视种根数量而定的长方形砂床。床内外壁用塑料薄膜遮严保温。床底铺5cm的湿砂,将泡桐种根大头向上竖排在床内,种根间洒入湿砂,上面盖湿砂2~3cm厚,尔后撑起竹弓,覆盖厚度4丝薄膜,晚上增加麻袋或草帘保温。15d左右种根裂皮露出白色芽点,即可取出种植,对尚未露白芽点的,继续留床催芽。

2.5 地膜增温 埋根一周前,对土壤细碎、床面平整的高垄及步道间喷一次乙草胺,覆盖地膜,以利保墒控草。地膜一定要拉紧铺平,包垄嵌膜。在地膜上按60cm株距用尖棒打穴,种根插入穴内,上切口与地面平齐,填土埋紧,开口处封成直径10cm的小土丘,防止热气从开口逸出,灼伤植株,同时保护地膜不被风吹撕破。

2.6 苗期管理 根据泡桐埋根苗的生长特性,进行适时合理的抚育管理,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9501”泡桐苗年生长过程大致分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及生长后期4个阶段。

2.6.1 出苗期 自埋根后到全部出苗,历时40d左右,3个月中旬至4月下旬。此阶段为泡桐的“自养期”,温度是影响出苗的关键因素,地温高,出苗早。在土壤不十分干旱的情况下,不要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对同一根上发出的数个萌蘖,约长15cm时,择一健壮苗,余下去除。第一片真叶出现后,晴天每隔10d喷1次1%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及75%多菌灵800倍液,保护剂及杀菌剂交错使用。

2.6.2 生长初期 历时50d左右,由嫩苗到开始速生为止。长江流域约在5-6月,此时苗木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故亦称“缓慢期”,日平均高生长量为1~2cm。期间,根据天气,适时灌水、叶面追肥。同时,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防治泡桐炭疽病及泡桐黑痘病。

2.6.3 速生期 历时80d左右,从苗木显著生长到生长变缓,约7月至9月,其中8月中旬至9月初生长最快,日平均高生长为5~6cm,达到生长高峰阶段。此阶段是培养优质壮苗的关键,更是肥水管理的重点,每隔10~15d追肥1次尿素,第一次150kg/hm2,后依次增加30~60kg。同时,及时抹去苗干腋芽,促进高生长。

2.6.4 生长后期 9月下旬,苗木高生长显著下降,至落叶后才完全停止生长。为促进苗木木质化,安全越冬,入秋停止追肥浇水,防止越冬灼苗。

除上述管理措施外,还应注意排水降渍及食叶虫害防治(使用聚脂类农药)工作。

3 丰产技术

3.1 细致整地,施足基肥 丘陵山地,上冻前用挖掘机进行全面整地,深度达100cm以上,有利土壤风化、疏松;平原地带穴状整地,规格为80cm×80cm×80cm。造林时要施足基肥,每穴用腐熟的厩肥、堆肥30kg、磷肥1kg、餅肥2~3kg,要与表土地充分混合。

3.2 修剪整形、培育高干 由于泡桐有假二叉分枝习性,主干生长不明显,需要通过人工接干的方法,延伸主干的长度,增加立木蓄积量。

3.2.1 平茬换干 造林后翌年春,树液流动前,在略低于地面处用手锯截干。截面要平整,防止撕裂。待萌芽长至15~20cm时,在主风方向选留生长旺盛的枝条作为主干培养,其余剪除。只要水肥管理得当,1a可长高4~5m。也可造林至翌年2次连续平茬,树高1年生长可达5~6m,干形饱满通直。在主干生长过程中,发现腋芽萌发,应及时早抹去,否则影响主干生长。

3.2.2 抹芽接干 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后,芽萌发至2~3cm前,在苗干梢端顶芽第4~5节处,选留一个夹角小,与迎风方向一致的饱满芽,作为接干对象。用高枝剪将对生的另一个较弱的芽抹去,且剪去其上部的瘦弱的芽枝。注意防止剪裂撕皮和碰伤应保留的芽,接干芽下部保留2~3对侧芽,芽长到20~30cm时及时摘心,抑制侧枝延伸,集中养分供应新干生长,其他芽全部抹除。主干中下部萌发出来的新枝,一般受顶端优势控制较强,基本不会生长过旺,应留下不剪,以增加营养面积。在肥水管理良好的情况下,新梢可延伸3~4m。第3年仍按上年方法处理,只是选留主干延长枝的芽,处于头年的相反方向,促使主干合成上长。并按冠高比要求,逐步疏除主干下部的主枝。以后各年要注意均衡树势,逐步提高枝下高即可。

3.3 除草松土,间作施肥 造林当年冬季翻土1次,深20~30cm。春夏松土除草2~3次(松土后立即喷洒乙草胺)或用百草枯除草剂喷洒1次,再松土1~2次,效果更佳。造林后,在生长旺季追肥1~2次,以氮肥为主。施肥范围依树冠大小而定,一般在主干到树冠边缘距离的2/3处,挖20cm深的弧形沟,开沟时注意不要伤根,然后均匀施肥,覆土封盖。施肥可与松土除草结合进行。期间,可进行林苗、林农间作。由于间种作物需除草、松土和施肥,从而改善了林地生长条件,有利于泡桐生长。

3.4 适时间伐 泡桐林刚进入郁闭,林木生长发育未受到影响时,即应进行间伐。以培育大径材为目的的丰产林一般适宜提早间伐,而且可以进行多次间伐。如初植密度为4m×6m,一般第4~5年郁闭,在第5年必须隔株间伐成8m×6m,到7~8年进行隔行间伐成8m×12m。总体原则是,泡桐枝条已互相密接,树冠拥挤,生长开始受到抑制,这时应该进行间伐。

参考文献

[1]倪善庆.泡桐[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楼炉焕.观赏树木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张涛.园林树木栽培与修剪[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卢希平.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泡桐育苗
劈柴
劈柴
四倍体泡桐育苗高效管理技术综述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四倍体泡桐引种试验研究
一株泡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