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歇性腹膜透析与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幼儿毒蕈中毒合并急性肝、肾损伤的效果比较

2018-06-22 08:24刘清彪罗慧嫦
吉林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间歇病死率腹膜

刘清彪,罗慧嫦

(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广东 东莞 523110)

毒蕈中毒即毒蘑菇中毒,毒蕈的种类较多,我国每年均有较多误食毒蕈中毒的患者,病死率高达50%[1]。幼儿由于机体各项系统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肝、肾代谢毒素的功能差,因此中毒后多合并肝、肾功能损伤,预后较成年患者差[2-3]。血液透析是我国临床治疗毒蕈中毒的常用方法,透析方式包括急性间歇性腹膜透析和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4]。现阶段,我国临床关于上述两种血液透析方法治疗毒蕈中毒的临床疗效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5]。本研究对上述两种方法治疗幼儿毒蕈中毒合并急性肝、肾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医师选择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4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23例毒蕈中毒合并急性肝、肾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患儿均食用过毒蕈,入院时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首次就诊时均错过洗胃治疗的最佳时机,未合并其他中毒,临床资料完整。根据患儿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持续组和间歇组。持续组共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6岁,平均(4.52±0.46)岁。间歇组共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5岁,平均(4.49±0.42)岁。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持续组:给予患儿股静脉注入艾贝尔6.5 F~11 cm双腔管,连接透析机,血流量设置为每分钟3~5 ml/kg,透析设置持续速度为1 000 ml/m2,并使用肝素进行抗凝,剂量为20 U/(kg·h),定期检测患儿凝血功能[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正常值的1.5~2.0倍],根据检测结果对肝素使用剂量进行调整。

1.2.2间歇组:在患儿腹中线脐旁1 cm处做手术切口,将透析装置置入直肠膀胱凹陷,荷包缝合固定。透析液浓度为1.5%,以30~50 ml/kg的用量灌入腹腔,保留1 h,第1天持续24 h,第2天持续16~24 h,逐天递减透析时间。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第3天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变化情况、透析治疗并发症情况、预后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Scr(血肌酐)、BUN(尿素氮)。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后第3天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后第3天检测两组ALT、AST、Scr、BUN水平,结果显示持续组优于间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ALT(IU/L)AST(IU/L)Scr(μmol/L)BUN(mmol/L)持续组41.13±4.0840.44±5.03257.30±35.416.98±0.26间歇组45.48±4.1346.92±5.06264.16±36.029.86±0.31t值4.9145.0229.1838.856P值0.0000.0.000.0000.000

2.2两组透析治疗并发症情况比较:持续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间歇组患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预后情况比较:持续组中1例患儿死亡,病死率为8.3%,间歇组中1例患儿死亡,病死率为9.1%。两组患儿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4;P=0.362)。

表2两组患儿透析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漏液低血压引流障碍发生情况持续组120(0.0)1(8.3)0(0.0)1(8.3)间歇组111(9.1)1(9.1)2(18.2)4(36.4)

注:两组比较,χ2=5.093,P=0.033

3 讨论

现阶段我国临床尚无治疗幼儿毒蕈中毒特效药物,主要治疗方案为催吐、洗胃、导泻、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6]。当患儿合并急性肝、肾损伤后,病情危急,应立即给予患儿血液透析治疗,目的是更加快速、有效地将患儿体内的毒素清除[7-8]。针对患儿的生理特点,目前可选择的血液净化方案包括急性间歇性腹膜透析和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两种。

本研究对上述两种血液透析方法治疗幼儿毒蕈中毒合并急性肝、肾损伤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持续组患儿治疗后第3天的肝肾功能实验室检查指标检测结果优于间歇组患儿,透析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间歇组患儿,两组病死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分析原因两种治疗方法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存在明显差异原因为急性间歇性腹膜透析需要多次重复进行有创操作,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事件较多。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与急性间歇性腹膜透析治疗比较,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幼儿毒蕈中毒合并急性肝、肾损伤的疗效更确切,安全性更高,所具有的临床推广应用优势更明显。

4 参考文献

[1] 何 仟,谢立璟,马沛滨,等.我国有毒动物、有毒植物、毒蕈中毒现况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3,15(1):6.

[2] 许 煊,丁 辉,李丹丹,等.血浆置换治疗四例儿童重度毒蕈中毒的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4):419.

[3] 吴海鹰,杨 凤,王 锦,等.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毒蕈中毒急性肝功能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11):988.

[4] 刘小权,邓阳彬,刘 俐,等.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儿童毒蕈中毒[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4,21(6):381.

[5] 韩东锋,孙芳芳,武艳萍,等.血液滤过抢救毒蕈中毒致多脏器衰竭1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73.

[6] 高 珣,朱保月,王维展,等.急性毒蕈中毒12例临床诊治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6,29(6):22.

[7] 孟庆义.毒蕈中毒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8):5.

[8] 许 煊,祝 彬,余 帮,等.血浆置换救治儿童急性毒蕈中毒[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9(6):491.

猜你喜欢
间歇病死率腹膜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热泵间歇干燥最优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