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分析Lucas2心肺复苏仪对急诊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

2018-06-22 08:25黎美琪林海龙李立国
吉林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徒手心肺指南

朱 永,黎美琪,管 健,林海龙,李立国

(东莞市常平医院急诊科,广东 东莞 523000)

心肺复苏(CPR)为临床救治心搏骤停患者的重点措施,而将CPR患者存活率与ROSC提高的关键在于对其冠脉再灌注予以有效改善,其决定因素为有效胸外按压[1]。目前胸外按压方法有自动心肺复苏仪CPR与传统徒手CPR两种方式,其中徒手CPR应用最广泛,但其效果易受到人力资源、按压位置、程度和频率及操作者熟练度等因素影响。我国大型医院急诊科多数面临着人力资源缺乏明显的现状,长时间徒手CPR无法确保救治效果。近年来急救技术逐渐发展,临床在救治CPR患者时逐渐使用自动机械仪器,相较于徒手CPR其优势在于可将人力解放,减轻医务人员工作负担,持续高效开展胸外按压。近年来我院逐渐引进Lucas2心肺复苏仪器,此为新一代自动机械心肺复苏仪,现选取患者72例,比较其与徒手CPR的实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需行CPR治疗的患者,其中外伤所致失血性心脏呼吸停跳停止为剔除病例,选取72例,均为院前心脏骤停,对照组徒手心肺复苏42例,观察组Lucas2心肺复苏仪机械心肺复苏30例。两组临床资料如表1所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组别例数性别(例)男 女年龄(x±s,岁)心搏骤停原因(例)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神经系统 其他对照组42231952.8±9.672564观察组30161453.4±9.251843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徒手CPR,严格遵照《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相关标准,2~4人轮流按压,胸骨下限≥5 cm,按压频率100~120次/min,每间隔2~3 min交替轮换1次以防止体能降低,每次中断时间在5 s以内。胸外按压不良事件即胸壁胸内塌陷受损、肋骨骨折及气胸等,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即可终止CPR,若行有效心肺复苏时间>0.5 h后自主循环仍未恢复则告知患者家属,家属同意停止抢救提示复苏失败。观察组采用Lucas2心肺复苏仪器,患者停止心跳呼吸后立即先徒手胸外按压,与此同时快速将Lucas2心肺复苏仪器正确安装好,完成安装后结合患者胸廓形状体型选取按压位置并调配合适按压接触平面,频率为(102±2)次/min,按压深度5~6 cm,连续按压模式,其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除颤、抢救用药等积极治疗原发病措施与对照组相一致,均按照2015 年心肺复苏指南进行。

1.3观察指标:①ROSC标准:胸外按压停止后可触及脉搏或测到血压并维持30 s以上,可伴有叹息样呼吸;②CPR成功标准:ROSC维持24 h以上[2];③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心跳、循环、血压及呼吸恢复时间,统计两组ROSC维持超过24 h的几率及存活率。

2 结果

2.1两组复苏效果及观察指标比较:见表2。

表2两组复苏效果及观察指标比较[例(%)]

组别例数ROSCCPR成功存活对照组425(11.9)2(4.8)1(2.4)观察组306(20.0)3(10.0)2(6.7)χ2值0.8860.7430.805P值>0.05>0.05>0.05

2.2两组观察指标比较:见表3。

组别自主心跳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血压恢复时间对照组(n=42)18.8±2.624.1±3.549.3±4.663.8±5.9观察组(n=42)9.2±1.512.6±2.132.7±3.141.7±2.8t值18.157 16.034 17.16119.106 P值<0.05<0.05<0.05<0.05

3 讨论

急诊科主要职责在于抢救患者生命,危急重症患者一般第一时间便被送往急诊抢救室,其中很多患者被救护车送来后呼吸心跳便骤停,需即刻开展心肺复苏,此为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强调呼吸心跳停止后需即刻开展心肺复苏,着重CPR,按压期间要注重幅度与频率并规范上限,确保按压后胸廓有效回弹,尽量将按压中断次数减少避免通气过度[3]。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可加快血流到达重要脏器的速度,对有效灌注予以维持,将自主循环尽快恢复,避免复苏后脏器功能损害。当前临床高度关注地是如何开展持久与有效的按压,传统徒手CPR人为影响因素较多,且至少需要2名人员,按压中断不可避免,且按压深度、频率的持续有效性无法与指南要求相符,即使是受过专业培训的急救人员,其实际操作和心肺复苏指南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按压的频率和深度与理论要求相差甚远[4],且资料称医务人员在CPR期间24%~49%是无效的[5]。近年来诸多自动机械CPR装置涌现,呈现出替代徒手按压趋势,可确保高质量的CPR。

心肺复苏仪即依据胸泵原理应用机械按压方式,对徒手按压不足予以弥补,确保心肺复苏质量高且持续按压,将心输出量提高,对血流动力学予以改善,可将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增加,将缺血性损伤减轻,提升复苏成功率,减少死亡率。且自动机械按压还可将医务人员双手得到解放,使其能够有更多时间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更改抢救措施,为患者提供高级生命支持,增强抢救效果。综合而言,与徒手CPR相比机械CPR的优势如下:①机械胸外按压装置可将标准有效按压提供出来,结合患者胸廓前后径对按压频率、幅度予以调节,将徒手CRP导致的并发症如气胸、肋骨骨折等风险降低;②按压为自动式,不会对医生观察病情产生影响,亦不会对电除颤及心电监护产生影响;③按压具有连续性不会中断,为患者持续提供有效循环支持;④体积小、重量轻,可快速准确安装,一般安装时间为15 s左右,性能稳定且操作简易[6]。本院应用新一代自动机械心肺复苏仪即Lucas2心肺复苏仪,与其他复苏仪相比其优势在于已按最新心肺复苏指南默认设置好参数,操作简易无需重复调试,除保证按压力度、深度、频率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外,回弹时密封的硅胶吸盘还具备吸附力,可将心脏泵出与心回血量增加,更有利于增强心肺复苏效果,并且背包式套装方便携带、附带移动电池(满电可用3 h)、环抱式固定安装设计保证不影响CPR时移动患者等,上述优势为心肺复苏抢救提供保证。

本组结果表明观察组ROSC率为20.0%,CPR成功率为10%,存活率为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心跳、循环、呼吸及血压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Lucas2心肺复苏仪器相较于徒手CPR效果更优。但在CPR期间复苏能否成功主要受到呼吸、心脏停止至开始CPR的时间影响。国内外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报道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在室温下心脏完全停跳10 min内有70%的复苏可能;15 min内有50%的复苏可能;20 min复苏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7]。遗憾的是本研究无论对照组还是观察组仍有大比例的院前心脏骤停复苏抢救未能成功,多因院前心脏骤停未开展CPR或给予规范的CPR,等到医护人员给予抢救时已错失CPR的黄金时间,社会宣传推广培训全民CPR任重而道远[8]。

综上所述,相较于徒手心肺复苏,Lucas2心肺复苏仪器心肺复苏效果更好,成功率更高,可减少死亡现象;自动机械按压还有利于缓解急诊科人力资源紧张局面,尤其是患者数量较多时,可提升抢救效率,值得推广。

4 参考文献

[1] 孙立群,孙伏喜,周 游,等.微型胸外按压机对院内心肺复苏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3):3880.

[2] Idris AH,Becker LB,Ornato JP,et al.Utstein-style guidelines for uniform reporting of laboratory CPR research.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a Task Force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the 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ians,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the European Resuscitation Council,the Heart and StrokeFoundation of Canada,the Institute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the Safar Center for Resuscitation Research,and the Society for 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J]. Resuscitation,1996,33(1):69.

[3] 唐子人,赵 粜,唐万春.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更新的解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1):3.

[4] Hansen C M,Wissenberg M,Weeke P,et al.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 inaccessible to more than half of nearby cardiac arrests in public locations during evening,nighttime,and weekends[J].Circulation,2013,128(20):2224.

[5] 李文升,何树发,唐雄修,等.“萨勃”Thumper-1007型心肺复苏器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4,(z1):76.

[6] 唐从耀,黄 欣,张晓瑜,等.心肺复苏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2):2000.

[7] Robertson C,Holmberg S.Compression techniques and blood flow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 statement for the Advanced Life Support Working Party of the European Resuscitation Council[J].Resuscitation,1992,24(2):123.

[8] 陆远强,潘 建,章复萍.心肺复苏技术社区培训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6(2):67.

猜你喜欢
徒手心肺指南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徒手攀岩
徒手抓飞弹 一点不奇怪
徒手“撕开”原子弹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徒手深蹲,练练你的臀部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