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导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6-22 08:25李海斌
吉林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闭式胸膜胸腔

李海斌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呼吸内科,广西 桂林 541002)

胸腔积液为结核性胸膜炎常见的不良反应,该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常采取传统胸腔穿刺针引流手术治疗,但由于该手术并发症较多,且疗效不佳,因此逐渐被淘汰[2]。研究认为,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导管引流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3]。因此,本文对2011年~2016年收取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客观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胸腔积液患者68例,收取时间为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将68例患者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4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精神疾病、内分泌疾病者。观察组患者男24例,女10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46.52±1.23)岁;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1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6.52±1.23)岁。将两组胸腔积液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各项临床资料实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胸腔积液患者实施传统胸腔穿刺针引流术治疗,主要内容:根据患者身体状况以及病情情况进行治疗,每周2~3次,每次引流量不可>1 000 ml。观察组患者采取胸腔闭式引流导管引流治疗,具体措施:选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及辅助装置,其中包括穿刺针1支(18G 6.35 cm)、中心静脉导管1根(16G 30 cm)、扩张管一根、J导丝一根(0.32号60 cm)。取患者半卧位或反骑坐位,首先给予患者局部通层麻醉,后采用破皮刀破皮,再采用8.5F一次性胸腔引流导管进入胸腔内,有突破感后,将钢芯进行固定,后将导管再缓慢推入胸腔下10 cm处,将钢芯拔除,后对导管进行固定操作,每日引流量应在2 000 ml以内,以缓慢的引流速度为宜[4]。

1.3观察指标:①分析两组胸腔积液患者临床指标:抽液总量、胸腔积液吸收时间、住院天数、退热时间。②分析两组胸腔积液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判断标准:痊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且胸腔积液消失,肺完全复张;好转: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积液大部分均消失;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上述情况均未发生任何改变或加重。③分析两组胸腔积液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气胸、胸膜反应以及包裹性脓胸。

1.4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20.0软件作为评价本次研究结果的方法,对其进行核对与分析后,其中计数资料采用例数与百分比[例(%)]来表示,两组胸腔积液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值表示两组胸腔积液患者临床指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将两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组胸腔积液患者抽液总量(3 325.21±1.02)ml;胸腔积液吸收时间(11.02±1.13)d;住院天数(13.59±1.32)d;退热时间(3.25±1.13)d,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抽液总量(ml)胸腔积液吸收时间(d)住院天数(d)退热时间(d)观察组3 325.21±1.02①11.02±1.13①13.59±1.32①3.25±1.13①对照组2 728.68±1.3518.98±1.3522.98±1.659.85±1.20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胸腔积液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胸腔积液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痊愈(例)好转(例)无效(例)总有效(%)观察组3426①7①1①97.06①对照组341561361.76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3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胸腔积液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胸腔积液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组别例数气胸(例)胸膜反应(例)包裹性脓胸(例)总发生(%)观察组341①0①0①2.94①对照组3471023.53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胸腔积液,主要是以胸膜变态反应为主的炎性反应,急性期可出现大量蛋白及纤维素渗出现象,随着积液在胸腔内的停留时间增长,易导致患者形成胸膜包裹、粘连及分隔等,进而引起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对肺功能造成严重影响[5]。而减少胸腔积液在胸腔停留时间及时引流胸腔积液对降低胸膜腔包裹及粘连具有重要作用[6]。

胸腔闭式引流导管引流与传统胸腔穿刺针引流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①操作简便,无需进行切开、缝合、固定,且适用于年老体弱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受到深呼吸以及咳嗽的影响[7]。②导管是由及氨基甲酸乙酯加工而成,具有组织相容性好、对胸膜刺激小以及尖端柔软等特点,不会造成胸痛感,患者易于接受。③引流速度能够由开关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引流量过多现象所致的复张性肺水肿。④能够减轻胸痛程度,减少胸腔穿刺次数,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胸腔内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⑤能够充分引流胸腔积液,同时还能使胸腔积液在胸腔的停留时间大大缩短,降低胸膜包裹、肥厚以及粘连等发生率[8]。而传统胸腔穿刺针引流术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且加之胸膜粘连包裹及分隔等因素所致胸腔积液无法顺利进行引流,进而导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从本文研究数据来看,胸腔闭式引流导管引流治疗效果显著高于传统胸腔穿刺针引流术[9-10]。

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胸腔积液患者抽液总量(3 325.21±1.02)ml;胸腔积液吸收时间(11.02±1.13)d;住院天数(13.59±1.32)d;退热时间(3.25±1.13)d,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胸腔闭式引流导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疗效较高,且具有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4 参考文献

[1] 施 勇,林 源,雷耀强,等.胸腔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老年胸腔积液[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0(9):1292.

[2] YI Jian-hua,张茂,SHEN Wei-feng等.中心静脉导管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的对照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17(8):859.

[3] 吴万梅,吴 戈,岑 瑶,等.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腔内注药治疗肺癌伴胸腔积液[J].四川医学,2015,26(1):44.

[4] 李兆元,余海英,宁四清等.多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控制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4,17(1):178.

[5] 谢加富,李伟峰.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气胸和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7,23(13):2066.

[6] 陈怿,童华生,苏 磊,等.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危重患者胸腔积液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10(4):234.

[7] 李艳彦,金承远.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癌性胸腔积液[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5,10(1):90.

[8] Yeo CD,Kim JW,Kim KH,et al. Detection and comparison of EGFR mutations in matched tumor tissues,cell blocks,pleural effusions,and sera from patients with NSCLC with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by PNA clamping and direct sequencing[J].Lung cancer: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 Study of Lung Cancer,2013,81(2):207.

[9] 姚菲菲,姜剑松,陈 晨.腹腔引流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69(18):1855.

[10] 施雄文,许晨晖,李碧峰.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8(27):139.

猜你喜欢
闭式胸膜胸腔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液压机闭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