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及实施新生儿足跟采血护理程序对采血效果的临床观察

2018-06-22 08:25林燕芬郑婉文韦枝容
吉林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滤纸成功率筛查

林燕芬,郑婉文,韦枝容

(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3)

母婴保健法规定,新生儿母乳喂养72小时后必须从足跟采血做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CH)和苯丙酮尿症(PKU)筛查。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避免重要器官不可逆的损害,对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至关重要[1]。为此,新生儿足跟血液采集已成为产科重要的常规护理工作之一。由于新生儿末梢血液循环差,足跟血运不畅,常出现采血量不足,采血困难而多次针刺采血等问题,加大了婴儿的痛苦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因此,提高新生儿足跟采血一次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减轻婴儿的痛苦已成为产科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2017年,我科根据新生儿足跟采血的各个工作环节及操作要点,探索足跟采血的最佳工作方法及操作流程,制订了新生儿足跟采血护理程序,通过对临床300例新生儿足跟采血的重复试验,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7年12月出生的6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为足月儿,出生72 h后,正常哺乳6次以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157例,女143例,体重2.7~4.1 kg,平均(3.38±0.42)kg。对照组男152例,女148例,体重2.8~4.3 kg,平均(3.42±0.37)kg。两组新生儿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选新生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新生儿实施传统的足跟采血方法(温水浴后采血法)。观察组新生儿按科室研制的足跟采血护理程序进行采血。新生儿足跟采血护理程序由下述内容组成。

1.2.1制订新生儿足跟采血家属知情同意书:主要内容为告知产妇和家属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方法、意义,产妇和家属须知以及如何配合采血。产妇和家属的配合事项要安排适宜时间进行宣教及培训:①新生儿足跟采血要在出生72小时后,母乳喂养达6次以上;②采血前1~1.5 h进行充分的母乳喂养;③采血前10分钟家属陪同新生儿进入采血室,将婴儿双足置于在家人温暖的手中保暖至采血操作前。

1.2.2采血环境的要求及准备:新生儿足跟采血室每天用紫外线灯管空气消毒1次,采血前室内通风半小时,室温控制在24~26℃,相对湿度50%~70%。

1.2.3采血用物准备:采血操作前检查一次性采血针、采血滤纸及消毒等物品的完好、无菌情况及有效期。

1.2.4采血护理人员的资质要求:安排新生儿足跟采血技能娴熟的护理人员担任采血工作,实习、进修及低年资护士不能进行新生儿足跟采血操作。

1.2.5足跟采血流程:将一直温暖在家属掌心双足的婴儿平放在采血操作台上,采血者握住婴儿右足并暴露足底,采血部位为足跟部足底内侧静脉及足跟外侧小隐静脉分支处,轻轻按摩采血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消毒待干后右手持采血针进针,针刺深度约2 ~3 mm,适当用力挤压,使血液自然流出,弃去第1滴血,再挤3滴血分别滴入血片滤纸上的三个圆圈上,结束后用干棉签轻压采血部位直至不再流血,记录穿刺次数及时间。

1.3观察指标:为了保证观察指标的各数据客观、真实,试验期间,两组新生儿足跟采血由同一资深护士实施操作。对比观察两组采血时间(从针刺开始到形成3个血斑的时间)、采血一次成功率和滤纸血斑质量合格率。滤纸血斑质量判断标准:血液自然渗透滤纸正反两面;血斑浓度均匀一致;血斑直径大于8 mm,不重叠,分隔清楚[2]。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足跟采血指标观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采血时间明显缩短(t=54.01,P<0.01),采血一次成功率明显提高(χ2=35.93,P<0.01)。滤纸血斑质量合格数296例,合格率达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8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8,P<0.01)。见表1。

表1两组新生儿足跟采血指标对比观察

组别例数采血时间(x±s,s)采血一次成功[例(%)]滤纸血斑合格[例(%)]观察组30034.17±6.74288(96.00)296(98.67)对照组30061.08±5.39239(79.67)262(87.33)t/χ2值54.0135.9327.88P值<0.01<0.01<0.01

3 讨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主要采取足跟采血,而足跟血是末梢血,新生儿末梢血液循环差,较难观察到明显的血管,且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体温易随外界温度而改变。与新生儿四肢血流量相比,躯干和内脏的血流量更为集中,若足跟血管收缩,较难采集到足够的血液,若反复用力挤压,新生儿皮肤娇嫩,易造成局部水肿,使得血标本稀释,增加假阳性率,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3]。若一次穿刺采血不成功需反复穿刺,耗时较长,不仅给新生儿带来痛苦,还会浪费医院耗材。采集的滤纸血斑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每个血斑直径必须大于8 mm,并自然通透滤纸正反两面[4]。因此,在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中,如何提高足跟采血一次成功率,提高滤纸血斑标本质量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对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的方法有很多研究及报道,总结起来有足底按摩法、辐射台保暖法、温水泡足法、毛细血管充盈法和热水袋外敷法等。其目的都是使足部温度升高,末梢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5]。但是,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笔者观察到采血前提高足部温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方法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尤其是在二胎政策下,产科分娩量剧增,给产科医护理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且有些提高足部温度如温水泡足法、湿热外敷及热水袋外敷法等,不仅需要频繁更换、调节水温而增加工作量,若水温掌握不好,水温过低效果不好,水温过高有烫伤新生儿的风险。同时笔者还认识到,提高新生儿足跟采血一次成功率、提高滤纸血斑质量合格率还与产妇及家属的配合、护理人员的采血技能有关。如采血前1~1.5 h是否做到了充分的母乳喂养、护理人员采血技能是否娴熟、采血部位是否准确等都会影响采血的标本质量。为此,笔者根据足跟采血的各工作环节,明确及细化了工作流程,确定了采血护士的资质,将其规范及制订成为新生儿足跟采血护理程序,采血护士严格按流程进行操作。特别是争取了家属的配合,将新生儿足跟保暖的措施让家属协助完成,即新生儿采血前10分钟双足跟置于家人温暖的掌心中保暖直至采血前,此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不仅有效保持了新生儿足部的温度,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护士在操作时提高了一次采血成功率及滤纸血斑质量合格率,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还减轻了新生儿痛苦,增进了与产妇和家属的互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效率及工作满意度。

综上所述,建立及实施新生儿足跟采血护理程序,是从足跟采血的各个环节入手,优化工作方法,规范操作行为、形成工作规程,让操作人员按规程有章可循,经过300例临床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黄世荣,翁景文.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6):604.

[2] 孙亚丽,何 秋.足底定位斜刺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136.

[3] 周艳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法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6):217.

[4] 张红梅,杨建平,杨宝珺,等.新生儿疾病筛查滤纸干血片不合格原因分析与管理[J].临床医药实践,2015,(4):290.

[5] 韩菊兰.足底热敷在新生儿疾病筛查足底采血中的应用[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3,19(9):750.

猜你喜欢
滤纸成功率筛查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滤纸上微量化实验的妙用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滤纸改性制备植物羊皮纸的实验研究
浅析滤纸的匀度对滤芯过滤性能的影响